英譯為 "Boy with Thorn"、"Thorn-puller"、"Fedele (Fedelino)" 或者 "Spinario"。著名的古羅馬仿古希臘式雕塑,青銅制,高度在70-80厘米之間(有多種參考數據,各不相同),製作者不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挑刺的少年
- 外文名:Boy with Thorn
- 材質:青銅制
- 高度:70-80厘米之間
作品簡介,傳奇經歷,藝術影響,傳說及闢謠,出版社介紹,
作品簡介
《挑刺的少年》簡介
塑造了一個正在將刺從左腳掌中挑出的男孩的形象。目前珍藏在義大利首都羅馬康舍瓦托利宮博物館(Palace of the Conservators)中。雕像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從造型上看,少年的形象基本處於靜止狀態,但靜中有動。一個少年坐著挑腳刺這樣一個微不足道的生活細節,雕塑家也懷著極大的興趣去表現它,體現了藝術家對現實生活的熱愛。古羅馬大型雕塑多為大理石制的,青銅製而又保存完好的,可謂少之又少,故這尊雕像的具有極大的研究價值。
最近有研究表明,《挑刺的少年》製作於公元一世紀的古羅馬,是公元前三世紀古希臘原作的仿製品,且和眾多古希臘原作的大理石仿製品(大英博物館收藏的保存最為完好)相比,它更具古風古韻。
傳奇經歷
令人稱奇的是,這尊雕像從來沒有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過。十一世紀60年代,來自西班牙納瓦拉(Navarre)的探險家Benjamin of Tudela(也被稱作Rabbi,曾在遊記中詳細描述了亞洲,比馬可·波羅早將近100年)在羅馬的拉特蘭宮(Lateran Palace)外見到了這尊雕像,將它稱作“押沙龍”(Absalom,猶太王大衛的三子,深得其父王寵愛,後因背叛其父被殺。美國小說家福克納就有一部叫《押沙龍,押沙龍!》的長篇小說),並稱讚其“從腳掌到頭部沒有一絲瑕疵”。十四世紀70年代,教皇西斯都四世(Pope Sixtus IV)將其運到到康舍瓦托利宮,並一直保存至今。在文藝復興時期,這尊雕像備受推崇,被許多藝術家複製。十六、十七世紀時,《挑刺的少年》的複製品被紅衣主教們當成珍貴的禮物贈送給弗朗西斯一世(法蘭西國王)、菲利普二世(西班牙國王)及查理一世(英國國王)。
藝術影響
《挑刺的少年》最著名的複製品由美第奇家族(House of Medici,16世紀義大利最有權勢的家族)珍藏。Lorenzo de' Medici(歐洲歷史上最大的藝術贊助者)將這尊雕像安放在他位於佛羅倫斯的花園中,並允許青年藝術家參觀學習。馬薩喬和年輕的米開朗琪羅就深受這尊複製品影響(也有學者認為是馬薩喬摹仿的是原作)。目前這尊複製品藏於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Uffizi Gallery)中。在1401年佛羅倫斯一次以“以撒的祭祀(Sacrifice of Isaac)為主題的銅雕創作競賽中,布魯內萊斯基作品中左下角的人物就是以《挑刺的少年》為原型的(見左圖白圈內)。可惜他敗給了吉伯第(Lorenzo Ghiberti),後者則贏得了為聖喬凡尼洗禮堂(Baptistery of San Giovanni)設計大門的權力。
傳說及闢謠
《挑刺的少年》早先被稱作“忠誠的男孩”(Il Fedele,The faithful boy),源自人們為增加雕像的現實意義和英雄主義色彩而編造的一個故事:“忠誠的牧羊少年擔當起了送信者的重任。他將訊息送到羅馬元老院後,才安頓下來,將腳掌上那根折磨了他一路的刺挑出。後來羅馬元老院為了表彰他的忠心,命人製作了這尊銅雕。”儘管這個故事早在1704年就被證實是虛構的,可至今仍有一部分人對它深信不疑。
《挑刺的少年》與軍國主義教育
“兩扇門之間掛著費爾巴哈的《美狄亞》,柔光閃爍,畫像在黑色鏡框的玻璃後面凝眸遠眺;隨後,經過掛著‘二年級甲班’和‘二年級乙班’牌子的門口,這兩扇門之間掛著《挑刺的少年》,這張精美的照片鑲在棕色的鏡框裡,映出淡紅色的光輝。”
從中可以看出,當時德國的教育是如何誤導青年的:《美狄亞》告訴他們替國雪恥(一戰失利)可以不擇手段;而《挑刺的少年》則告訴他們,德國公民必須忠誠,國家和元首的利益遠重於個人利益(傳說見上文)。
但下文提到:“《挑刺的少年》和雅典娜神廟廟柱中楣已經成了世代相傳的,美好而又古老的學校擺設。”一部分學者因此認為《挑刺的少年》並沒有過多的附加含義,只是一般的藝術教育。而另一些學者指出:雅典娜最早是女戰神,後來又被認為是勝利和智慧女神,在當時的教育中被賦予了“征服”的意義,根本不是“美好而又古老的學校擺設”,只是作者沒有意識到罷了。目前誰對誰錯尚無定論。
出版社介紹
文化生活出版社的標誌
文化生活出版社於1935年5月在上海成立。以繁榮新文學創作為宗旨, 由巴金等文化人合辦。經理吳朗西,總編輯巴金。原名文化生活社, 9月以後改名。出版有《文學叢刊》、《文化生活叢刊》、《譯文叢書》、《現代長篇小說叢書》、《現代生物學叢書》等。而《挑刺的少年》正是文化生活出版社的標誌(相當於今天的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