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控制與通信系統,C3系統是2008年公布的海峽兩岸信息科學技術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指揮控制與通信系統,C3系統
- 外文名: command,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C3 system
- 所屬學科:信息科學技術
- 公布年度: 2008年
指揮控制與通信系統,C3系統是2008年公布的海峽兩岸信息科學技術名詞。
C3系統 指揮控制與通信系統,C3系統是2008年公布的海峽兩岸信息科學技術名詞。 公布時間 2008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審定布的海峽兩岸信息科學技術名詞。出處 《海峽兩岸信息科學技術名詞》。
指揮控制通信 指揮控制通信,亦稱“C3”。軍隊自動化指揮系統的三個基本功能,即對部隊和武器裝備實施有效的指揮與控制,並迅速、準確、可靠的傳遞信息。
60年代以來,在世界許多國家相繼建成的一批防空系統,現代空中交通管制系統,水上交通管制系統,航天測控系統,彈道飛彈預警和指揮系統,指揮、控制和通信系統(或稱[[C3系統]]等,都是由多種電子系統組成的大型複合系統。70年代以來,在...
“C3I”系統就是指揮自動化技術系統,是用電子計算機將指揮、控制、通信和情報各分系統緊密聯在一起的綜合系統。因為指揮(command)、控制(control)、通信(communication)的英文第一個字母都是C和情報(intelligence)的第一個英文字母...
在有些文獻中,曾稱為軍隊自動化指揮系統。美國稱為指揮、控制、通信和情報系統,簡稱C3I。系統組成 其由以下幾部分組成:通信(分)系統:為整個指揮自動化系統的支撐,各分系統之間的通信由通信系統完成。情報(分)系統:處理各種複雜...
的內容,成為C3系統,實現指揮、控制與通信的融合;70年代,正式將C3與情報(intelligence)結合起來,建成戰略C3I系統――美國全球軍事指揮控制系統;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美國在80年代初把計算機(computer)引入C3I,從而產生了C4I系統;...
20世紀60年代,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在系統中加上“通信”,形成 C3(指揮、控制與通信)系統。1977年,美國首次把“ 情報”作為指揮自動化不可缺少的因素,並與 C3系統相結合,形成 C3I(指揮、控制、通信與情報)系統。後來,由於...
這就意味著它必須具備良好的視野、強勁有效的戰場打擊火力和準確的戰鬥地域情報及快速的信息反饋,這一切都由C3系統(指揮、控制和通信系統)、部隊的編制結構和M270系統本身的射程和所用的彈藥解決了。M270系統的C3系統可與其他多種的C3...
為節省投資及儘快研製出能滿足空地一體戰需要的指揮、控制和通信(C3)系統,美國防部長辦公室於1982年5月決定將上述兩個系統合併成一個系統――聯合監視與目標攻擊雷達系統。1985年,美陸、空軍聯合投資15.5億美元,開始合作研製聯合監視...
1.1.7 指揮控制戰——C2(Command and Control) Warfare 47 1.1.7.1 C2(指揮與控制)系統 47 1.1.7.2 C3(指揮、控制與通信)系統 48 1.1.7.3 C3I(指揮、控制、通信與情報)系統 48 1.1.7.4 C4I(指揮、控制、...
20世紀50年代指揮自動化被稱為指揮與控制系統。20世紀60年代,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在系統中加上“通信”,形成(指揮、控制與通信)系統。1977年,美國首次把“情報”作為指揮自動化不可缺少的因素,並與C3系統相結合,形成C31(指揮、...
B型具有A型所有的作戰能力,即對潛通信。B型的改進之處在於加裝了“空中發射控制系統”(ALCS airborne launch control system),能夠控制陸基洲際彈道飛彈發射的指令和通信,從而起到了美國核力量空中指揮所的作用。全機機組人員增至23人,...
第二部分 指揮控制體系 第3章 美軍通信指控戰略規劃 3.1 概述 3.2 美軍通信指控戰略 3.3 借鑑外軍先進經驗的思考 本章小結 課後思考 第4章 全球信息柵格 4.1 概述 4.2 GIG發展的必然性 4.3 GIG分析 4.3.1 GIG的...
機翼區為8人值勤室,C3(指揮、控制和通信)中央操縱台及其它操縱台均位於該區。翼後區為設備艙,內有收發機櫃、發射機、拖曳天線及其收放絞盤、降落傘、設備備件和行李間。“塔卡莫”AN/USC-13系統,為核心部件的機載通信中繼系統,...
亦稱艦艇戰術數據處理系統,簡稱艦艇C2(commandand control)或C3(command,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系統。兼有武器控制功能的,又稱艦艇作戰指揮武器控制系統。功能 用於儲存、提取和處理艦載雷達、聲納、電子偵察設備和通信網路獲得的信息...
指揮控制通信與情報系統 指揮控制通信與情報系統(command)是1993年公布的電子學名詞。公布時間 1993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電子學名詞》第一版。
雷神系統公司。雷神系統公司將由五個主要的業務部門組成:國防系統部;感測和電子系統部;指揮、控制和通信C3系統部;情報、信息和飛機集成系統部;及培訓和技術服務部。這種五個部門的結構是為了將 公司在關鍵產品領域的資源充分結合,並...
於是形成了“指揮控制與通信”(C3)系統;70年代,美國將情報作為指揮自動化不可缺少的因素,形成了“指揮控制通信與情報”(C3I)系統;到了80年代又加上“計算機”一詞,變成了“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與情報”(C4I)系統;海灣戰爭後...
a.建立我軍自己的網路安全防護體系,確保受到計算機病毒侵襲時空間防禦BM/C3系統的安全。b.提高我國網路控制和自主開發能力,開發我軍專用的網路、作業系統以及反制“病毒”、“黑客”的安全軟體。c.建立體系日常伺服器、網路用戶單位的專業...
海神之子級船塢登入艦性能先進,既能利用登入艇和直升機進行登入作戰,也可以通過集成的指揮、控制和通信系統協調兩棲作戰行動。此外,由於海神之子級裝載能力強,設備完善,所以英國皇家海軍除賦予其與“海洋”號直升機母艦共同實施立體登入...
為節省投資及儘快研製出能滿足空地一體戰需要的指揮、控制和通信(C3)系統,美國防部長辦公室於1982年5月決定將上述兩個系統合併成一個系統――聯合監視與目標攻擊雷達系統。1985年,美陸、空軍聯合投資15.5億美元,開始合作研製聯合監視...
第I批次改裝將彌補舊系統的缺陷和功能退化,為E-6B飛機提供開放式系統結構。改裝內容包括採用數字式空中內部通信交換系統(DAISS)和內部通信系統(ICS)(DAISS/ICS)、任務計算機設備以及超高頻指揮、控制和通信(UHFC3)系統。電源和...
B型具有A型所有的作戰能力,即對潛通信。B型的改進之處在於加裝了“空中發射控制系統”(ALCS airborne launch control system),能夠控制陸基洲際彈道飛彈發射的指令和通信,從而起到了美國核力量空中指揮所的作用。全機機組人員增至2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