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的幸福:快樂論和實現論幸福的神經機制

持續的幸福:快樂論和實現論幸福的神經機制

《持續的幸福:快樂論和實現論幸福的神經機制》是依託陝西師範大學,由羅揚眉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持續的幸福:快樂論和實現論幸福的神經機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羅揚眉
  • 依託單位:陝西師範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幸福是全人類的共同目標和永恆主題。儘管理論認為實現論(追求意義和自我實現)相比快樂論(追求快樂避免痛苦)帶來的幸福感相對穩定可持續,但是它們隨著時間推移變化的動態神經機制還不清楚。本項目以適應為切入口,探索快樂論和實現論幸福經多次重複後的神經生理變化,同時探索狀態和特質,在神經生理層面統一對兩種幸福感的解釋。根據研究目的,本項目設計了三個研究。研究一採用捐贈任務引發狀態性快樂論和實現論幸福,以比較它們適應的神經過程;研究二採用修改後金錢延遲刺激任務,不僅考察它們適應的神經過程,還揭示內在動機與其適應的關係;研究三融合多模態神經影像學數據,從個體差異角度分析特質性快樂論和實現論幸福適應的神經迴路。研究結果將從時間動態的角度,為幸福感理論提供直接神經生理證據,並闡明人類獲得持續幸福感的神經機制。在實踐上,研究結果能為心理健康維護、幸福感干預方法的開發提供理論指導。

結題摘要

在本項目的資助下,我們圍繞“快樂論和實現論幸福隨著時間推移變化的動態神經機制”這一科學問題,在國內外專業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4篇(其中SCI/SSCI收錄論文3篇)。主要在如下兩個方面取得進展:一是從狀態的角度出發研究快樂論和實現論幸福隨著時間的動態變化及其神經機制,主要發現了以意義為核心特徵的實現論幸福隨著重複次數的增加很難發生習慣化,但以快樂為核心特徵的快樂論幸福則隨著重複次數的增加相對較難發生習慣化,而且快樂論和實現論幸福在期待階段的P3上出現了分離,但在結果階段,快樂論幸福引發了相對較早的FRN效應,而實現論幸福引發了相對較晚的P3效應;二是從特質的角度研究了與快樂論和實現論幸福關聯的腦功能和結構的基礎,重點研究了它們分別與腦在靜息狀態下默認網路的結構和功能的關聯。結果發現,在默認網路內部,雙側腹內側前額皮層以及楔前葉都與較高的實現論幸福和較低的快樂論幸福相關。並且,默認網路與兩種幸福感的關聯不僅存在功能基礎,也存在結構基礎,即左楔前葉的灰質體積與較高的實現論幸福和較低的快樂論幸福有關。這些結果揭示了快樂論幸福和實現論幸福隨著時間發生動態變化的進程,也揭示了兩種幸福感分別與腦默認網路的關聯的功能和結構基礎,可為人類如何保持可持續的幸福提供了理論指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