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山鄉

拿山鄉

拿山鄉,位於江西省吉安市井岡山市東北面,素有井岡山“北大門”之稱。西距市區30公里,位於井岡山市新城區邊緣。東與泰和縣碧溪鎮交界,南與遂川縣新江鄉接壤,西與本市廈坪鎮相鄰,北與永新縣曲白鄉相連,全鄉總面積78.3平方公里。全鄉轄長路村、拿山村、小通村、茶坪村、勝利村、貴溪村、溝邊村、南岸村、江邊村、北岸村10個行政村,80個村小組,鄉鎮府駐溝邊村老嚴家組。全鄉人口16400餘人,全鄉設黨支部22個,黨員410名,其中農村黨支部10個,農民黨員276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拿山鄉
  • 外文名稱:Nashan Township
  • 別名:關北糧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江西省吉安市井岡山市
  • 下轄地區:長路、茶坪、拿山、小通、貴溪、溝邊、勝利、南岸、江邊、北岸
  • 政府駐地:溝邊村老嚴家組
  • 電話區號:0796
  • 郵政區碼:343604
  • 地理位置:江西省井岡山市東北部
  • 面積:78.3平方公里
  • 人口:1.1萬
  • 方言:贛語 吉茶片 永新小片 永新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 著名景點:長路村長塘組、拿山村山陂樓組、溝邊村渥田組
  • 機場:無
  • 火車站井岡山站
  • 車牌代碼:贛D
  • 民居:贛派建築(馬頭牆)
  • 歷史:北宋,劉姓南邊(陂下)開基
地理位置,沿革,行政區劃,一、長路村,二、拿山村,三、小通村,四、茶坪村,五、勝利村,六、貴溪村,七、溝邊村,八、南岸村,九、江邊村,十、北岸村,歷史,人口姓氏分布,

地理位置

拿山鄉位於江西省井岡山市東北面,西南與廈坪鎮接壤,東與泰和縣碧溪鎮接壤,北與永新縣曲白鄉接壤,南與遂川縣新江鄉接壤。

沿革

廈坪鎮、拿山鄉一帶最早原屬泰和縣高行鄉的官北堡。北宋元祐七年,官北堡從泰和縣劃歸永新縣,稱永新縣“關溪”,明洪武年間又改稱“關北”。拿山鄉早在北宋前期(約真宗時),就有尹彥當從永新縣鄱陽遷入洲尾(今北岸村)建村;宋至和乙未年,劉應麟從泰和縣淇塘遷入南邊(今南岸村陂下組)建村;北宋末,江棟、江楠兄弟又從永新縣梅溪龍光塘(今蓮花縣)遷入洲上(今江邊村江家組)建村;南宋淳祐初,尹天佑從永新縣牛田遷入洲陂(今南岸村洲下陂組)建村;南宋德祐時,嚴元齋從龍邑樂潭石角嶺遷入禾楓坪(今溝邊村老嚴家組)建村;明洪武戊申年,張天翔從泰和縣槎溪入贅拿山(今拿山自然村)定居;洪武二十一年,王荊山又從永新縣白堡遷入屋邊(今溝邊村渥田組)建村。拿山建國前為永新縣文溪鄉(即永新縣66都)和泰和縣高行鄉所轄。1950年為永新縣拿山區世田鄉、北岸鄉、南岸鄉、長舍鄉、岩前鄉。農業合作化後,北面分為長路、茶坪、貴溪、溝邊、北岸5個高級農業社,南面分為拿山、小通、和平、光芒、南岸5個高級農業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北面5個高級社組成溝邊公社,南面五個高級社組成拿山公社。1959年,永新縣拿山區劃歸井岡山管理局。1969年擴社並隊時,拿山、溝邊兩公社,與廈坪公社合併為拿山大公社。1972年調整社隊規模時,拿山大公社又分為廈坪公社和拿山公社。1984年機構改革時,拿山公社改稱拿山鄉,拿山境域至今再未變動。2017年,撤拿山鄉設拿山鎮。
井岡山站井岡山站
井岡山站井岡山站
井岡山站井岡山站

行政區劃

拿山鄉現轄長路村、茶坪村、貴溪村、拿山村、小通村、溝邊村、勝利村、江邊村、南岸村、北岸村10個行政村,80個村民小組。
山陂樓村:山陂張氏志翁祠(敘慶堂)山陂樓村:山陂張氏志翁祠(敘慶堂)
山陂張氏志翁祠2山陂張氏志翁祠2
山陂樓村山陂樓村

一、長路村

長塘組(1組、7組)
長塘、廈坪鎮富頭、井山、寨下、嶺背、泰和縣碧溪鎮源中、江邊、田南、竹田九村同修《晉陽李氏十三修族譜》載:唐天祐時,陝西長安人李文捷任大理寺正卿,避朱溫之亂,南遷泰和縣江邊園裡(又名園中,今碧溪鎮江邊村源中組)建村,為泰和縣江邊(晉陽派)李氏始祖。明中期,李氏從泰和縣園裡遷入永新縣關溪長塘建村,後分上長塘、下長塘。明萬曆時,後裔遷關溪(廈坪鎮沉塘村)富頭、井山建村,並遷寨下定居,寨下後裔又遷嶺背建村。清道光時,上長塘建“李氏宗祠(燕盛堂)”祠堂一所,為長塘、寨下、嶺背、富頭、井山幾村的總祠,現已重修。另有長塘本村的支祠一所,2013年11月,支祠改建為“井岡山知青紀念館”。2011年長塘、寨下、井山等村嗣孫又在下長塘新建“燕盛堂”禮堂一所。長塘組現為新農村建設示範點。長塘組村內仍有大量明清古建築,打造有知青文化產業園,並保留有大量紅軍時期的標語,被譽為“紅色知青村”。
舍背組(2組)
清道光時,劉氏從永新縣溫水老屋裡遷入關溪舍背建村。原有劉氏老祠堂一所,後年久失修而毀,舍背嗣孫重建為禮堂,名曰“和興舍背”,現為村民文化活動中心。舍背組現為新農村建設示範點。
坳丘組(3組)
明末,朱氏從永新縣泉水塘遷入此地開基。
路下組(4組)
明末,史氏從永新縣南鄉遷入此地開基。
洲上組(5組、8組)
明末,史氏從永新縣南鄉山背遷入此地建村。有史氏老祠堂一所。
清家塘組(6組)
明朝,雷氏從萬安縣蘇溪遷入此地建村。

二、拿山村

拿山組(5組、6組、9組、10組)
原為龍氏在拿山開基,後絕。拿山、上皇田、岩前、山陂樓、朱坑、廈坪鎮菖蒲洲、廈坪、花園、泰和縣禾市鎮槎山陂九村同修《槎溪拿山張氏四修族譜》載:南宋建炎丁未年,河南東關人張禮任吉州廬陵尹,隨宋南遷,留居泰和縣西街。淳熙庚子年,張敬分遷槎溪(今泰和縣禾市鎮橋豐村槎山陂組)建村,為泰和縣槎溪張氏始祖。明洪武戊申年,張天翔從泰和縣槎溪入贅永新縣關溪拿山龍氏,為拿山張氏始祖。長子後裔分遷菖蒲洲、田心(岩前)、凰田(上皇田),二子後裔又分遷廈坪、山陂樓、硃坑(朱坑)。2013年,拿山、上皇田、岩前、山陂樓、朱坑、廈坪鎮菖蒲洲、廈坪、花園八村嗣孫重建“張氏宗祠(嘉會堂)”一所,為八村張氏的總祠,又重建“拿山張氏二房族宗祠(培德堂)”一所,為拿山本村的支祠。拿山組為井岡山市火車站所在地,現為新農村建設示範點,名曰“井岡第一村”,提供餐飲、旅遊、住宿等服務。拿山組為拿山村委駐地。
上皇田組
《槎溪拿山張氏四修族譜》載:明洪武戊申年,張天翔從泰和縣槎溪(槎山陂)入贅拿山定居後,成化時,張伯球從拿山分遷凰田建村,後稱“皇田”。嗣孫重修“張氏宗祠(光裕堂)”老祠堂一所。
下皇田組(7組)
王氏從永新縣遷入此地開基。
山陂樓組(3組)
明末,張志從拿山分遷山陂頭建村,後稱“山陂樓”。嗣孫重修“山陂張氏志翁祠(敘慶堂)”老祠堂一所。山陂樓組現為新農村建設示範點,新建科技培訓樓一所,有黑鳳雞養殖、木槿花種植基地,及“中共山陂樓支部委員會”一所,名為“黨員之家”。
岩前組(2組、8組,含下岩前自然村)
《槎溪拿山張氏四修族譜》載:明成化時,凰田張伯球之弟張伯璉從拿山分遷田心建村,後稱“岩前”。後裔又分遷下岩前建村。有“張氏宗祠(思親堂)”老祠堂一所。
樊家洲組(4組)
有顏、陳、劉等姓。樊氏在此開基,後遷走。樊家洲、上窯背、廈坪鎮神源、永新縣才豐鄉排形、小江甘坑、煙閣鄉長富顏家、東里鎮顏家、文竹鎮大崦等多村同修《東里顏氏六修族譜》載:清康熙乙巳年,顏日淇從永新縣夏陽彥莊遷入關溪環珈洲(樊家洲)定居。後有陳、劉等姓在樊家洲定居。

三、小通村

檀樹下組
王氏從永新縣東門遷入此地開基。
百足寨組
清乾隆年間,呂氏從遂川縣遷入此地開基。
雲上組
南唐時,廬山人吳皙任永新縣主簿,遷永新縣。卸任後,留居永新縣,為永新縣吳氏始祖,吳彥良遷入才豐洲湖建村,為洲湖派吳氏始祖(詳見貴溪村寶石組)。吳氏從永新縣洲湖遷入關溪雲上建村。有“吳氏輝翁祠(性德堂)”老祠堂一所。
新屋組(含鵝形自然村)
清道光年間,鄒氏從永新縣遷入鵝形開基。光緒年間,鄒氏又分居新屋建村。
田南組
有鄒、許、羅三姓。羅氏在此地開基。《鄒氏族譜》載:鄒氏從新屋遷入田南定居;許氏又從永新縣遷入此地居住。田南鄒姓嗣孫重修“鄒氏祠堂”一所。田南組為小通村委駐地。
下通組
劉姓從泰和縣高行鄉遷入此地開基。

四、茶坪村

秧塘組
老嚴家、秧塘、下茶坪(田花)、甲馬塘、塘里五村同修《嚴氏族譜》載:明前期,塘里嚴節之弟嚴昇從禾楓坪(今溝邊村老嚴家組)遷入洋塘建村,後稱“秧塘”。2009年,秧塘嗣孫重建“嚴氏昇翁祠(敦和堂)”一所,現為精神文明活動中心。秧塘組現為新農村建設示範點。
塘里組
有黃、嚴兩姓。老嚴家、秧塘、下茶坪、甲馬塘、塘里五村同修《嚴氏族譜》載:明前期,嚴節從禾楓坪(今溝邊村老嚴家)遷入下塘里建村,後稱“塘里”。清康熙辛酉年,黃氏從福建汀州武平縣遷入永新縣關溪塘里定居。塘里原有黃氏老祠堂一所,現年久失修而毀,現存嚴氏老祠堂“餘慶堂”一所。
上茶坪組
清道光時,蔡姓從永新縣西鄉遷入此地建村。
下茶坪組
老嚴家、秧塘、下茶坪(田花)、甲馬塘四村同修《嚴氏族譜》載:明前期,嚴振熊(永樂元年生,成化丙戌年歿)次子嚴豫從禾楓坪(今溝邊村老嚴家組)分遷田屋下建村,後稱“田花”,今稱“下茶坪”。原有嚴氏豫翁祠堂“敦厚堂”一所,後重建為“嚴家禮堂”。
甲馬塘組
老嚴家、秧塘、下茶坪、甲馬塘四村同修《嚴氏族譜》載:明洪武初,嚴惟固(字金城)從禾楓坪(今溝邊村老嚴家組)遷入塘中建村,又名青蛙塘,因本地方言(永新話)“青蛙”為“甲馬”,後易稱“甲馬塘”。
頭橋組
清道光年間,郭氏從永新縣橫江遷入此地開基。
勝仙組(含原落馬壠、仙勝堂自然村)
為移民安置村,近年有雷、鐘、呂三姓從北岸村拿山林場的深山中,搬遷至茶坪村現址。雷氏為清朝從吉安遷入落馬壠開基,鐘、呂兩姓為清朝從福建汀州、上杭遷入仙勝堂,因兩村地處深山,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特將兩村人遷出至該址。

五、勝利村

轅林廟組
有龍、劉、陳三姓。清順治時,劉氏從永新縣南鄉遷入關溪轅林廟建村。《龍氏族譜》載:龍欽後裔從永新縣遷入關溪園林廟(轅林廟)定居。又有陳姓在園林廟(轅林廟)定居。有“陳氏宗祠(鑽緒堂)”老祠堂一所。轅林廟組新建禮堂一所,為轅林廟組村民文化活動中心。轅林廟為勝利村委駐地。
堪上組(含湖弦上自然村)
堪上為郭姓,湖弦上為陳姓。郭氏從吉安縣郭家坊遷入堪上建村。陳氏從泰和縣遷入湖弦上開基。
羅家屋組(含官倉下自然村)
羅家屋為彭姓,官倉下為周姓。明中期,羅氏從吉水遷入羅家屋建村,居住十年後,遷往洲頭建村。後彭氏從永新縣西鄉婉樓遷入關溪螺家屋(羅家屋)。又有周氏從永新縣西鄉遷入官倉下開基。
朱坑組(含嶺埠自然村)
有張、馬兩姓。《槎溪拿山張氏四修族譜》載:明末,張氏從拿山分遷硃坑(朱坑)建村。朱坑原有張氏“種德堂”老祠堂一所,後年久而毀。《馬氏族譜》載:南唐,陝西扶風人馬十九郎(名諱不詳)南遷吉州黃金巷(今吉安市吉州區)。元初,馬子儀從吉州黃金巷遷永新縣西山(今象形鄉)建村,為永新縣馬氏始祖。清道光時,馬氏從永新縣西鄉蛇形(今象形鄉)遷入關溪嶺埠建村。
江邊組
有劉、羅、歐陽三姓。明中期,劉氏從吉安縣永陽遷入此地開基。《羅氏族譜》載:清康熙壬寅年,羅士最從永新縣梅田荷塘遷入關溪洲尾,後遷陂下。羅榮為避洪水,又從陂下遷入江邊定居。又有歐陽氏在此居住。
上瑤背組
有黃、鐘兩姓。明初,鐘氏從永新縣文竹遷入關溪上窯背建村。清康熙時,黃家樑從福建省汀洲武平縣遷入上窯背定居,現作“上瑤背”。上窯背黃姓嗣孫重修“黃公家樑祠(元善堂)”老祠堂一所,鐘姓嗣孫現新建鐘氏祠堂一所。
下瑤背組
有歐陽、顏等姓。明初,歐陽氏從永新縣四教遷入下窯背建村,後裔分遷沉塘(今廈坪鎮)建村。《東里顏氏六修族譜》載:清初,顏正清從永新縣夏陽彥莊遷入關溪下瑤背定居。
新居組
洲下陂、新居、永新縣坳南鄉牛田等多村同修《牛田尹氏八修族譜》載:尹子真生於明洪武甲寅年。建文初,尹子真從洲陂(今南岸村洲下陂組)分遷新屋下建村,後稱“新居”。2016年,新居嗣孫重建“尹氏宗祠(奉先堂)”一所,現為新居組禮堂。

六、貴溪村

蔣家組(1組)
蔣氏在此開基,後絕。李氏從永新縣南居遷入蔣家定居。李姓嗣孫新建“蔣家宗祠”一所。
彭家組(2組、3組)
有彭、牛、黃、龍四姓。彭氏從永新縣東鄉遷入關溪彭家建村。溝邊、彭家、永新縣才豐鄉花園三村同修《永新花園系牛氏五修族譜》載:清代,牛氏從溝邊(今溝邊村)遷入彭家定居。龍氏從永新縣梅嶺遷入關溪彭家定居。清代,黃氏從永新縣南居遷入關溪彭家定居。彭姓嗣孫重建“彭村家祠”一所。彭家組為貴溪村委駐地。
寶石組(4組、5組)
有吳、周、曾三姓。《曾氏族譜》載:曾氏從吉安縣竹馬橋(今敖城鎮)遷入永新縣關溪寶石建村。寶石、永新縣龍源口鎮南塘等多村同修《永新吳氏總譜·南唐鐘和堂族譜》載:南唐末,廬山人吳皙(字景直)任永新縣主簿,留居永新縣義井,為永新縣吳氏始祖。其子吳炤遷入煙閣建村。宋朝,吳易簡(字景蘇)從煙閣遷入南塘(又名南唐,今龍源口鎮)建村,為南唐派吳氏始祖(永新縣吳皙後裔分為廉里、桂岡、橫路、汴田、歐田、南唐、洲湖、湖山八派)。明朝,吳廷祥從永新縣南塘遷入東鄉關溪寶石定居。後周氏從永新縣遷入關溪寶石定居。寶石吳姓嗣孫重建“吳氏宗祠(衍慶堂)”一所,為寶石村理事會辦公室、寶石老年體協,周姓嗣孫亦新建“周氏宗祠”一所。寶石組現為新農村建設示範點。
栗田組
栗田、永新縣江下塘、才豐鄉南株、里田鎮九西洲等多村同修《尹氏族譜》載:宋朝,尹彥九從永新縣牛田(今坳南鄉)遷入南株(今才豐鄉)定居。尹子莊從南株遷入曲江西村(今永新縣曲白鄉)建村。明成化二年,尹元泰從西村遷入永新縣江下塘建村。尹蘆生於清順治丁酉年。康熙二十三年,尹蘆從永新縣江下塘遷入關溪栗田建村。

七、溝邊村

老嚴家組(3組、8組)
老嚴家、秧塘、下茶坪(田花)、甲馬塘四村同修《嚴氏族譜》載:南宋德祐時,嚴元齋(字渾然)任贛州府忝將,從龍邑樂潭石角嶺(今遂川縣泉江鎮沙子嶺)遷入永新縣關溪禾楓坪建村,後稱“老居”,今稱“老嚴家”。嚴振熊(字同剛)生於明永樂元年,歿於成化丙戌年。其長子嚴節分遷下塘里建村,次子嚴豫分遷田屋下(田花,今茶坪村下茶坪組),三子嚴昇分遷洋塘(今茶坪村秧塘組)建村。老嚴家嗣孫新建“富春宗祠(富春堂)”一所,為精神文明活動中心。老嚴家組現為新農村建設示範點。
渥田組(6組、7組,含甲東自然村)
渥田為王姓,甲東為李姓。渥田、永新縣高橋樓鎮白堡兩村同修《王氏族譜》載:明初,王荊山從河南遷居南昌後,又遷永新縣白堡(今高橋樓鎮),洪武二十一年從永新縣白堡遷入關溪屋邊建村,後稱“渥田”。清順治時,李氏從永新縣遷入甲東建村。渥田嗣孫重修“王氏宗祠(榮宗堂)”一所,現為渥田黨支部活動中心、渥田綜合示範點理事會。渥田組現為新農村建設示範點,保留有紅軍標語,有獼猴桃種植、井岡蜜柚種植基地。
雲家組
有夏、謝兩姓。尹氏在此建村,稱尹家,後遷走。《夏氏族譜》載:北宋天聖時,夏子俊(字秀夫)任江南仁威利濟侯,從宜春夏家坊遷入永新縣湯溪琥琮(今里田鎮湯溪村)建村,為永新縣夏氏始祖。明末,夏氏從永新縣琥琮遷入關溪尹家定居,因本地方言(永新話)“尹”與“雲”同音,夏氏將“尹家”改為“雲家”。清代,謝氏從泰和縣謝家遷入永新縣關溪雲家定居。
溝邊組(4組、5組,含橋邊自然村)
溝邊為牛姓,橋邊有龍、劉、黃三姓。溝邊、彭家、永新縣才豐花園三村同修《永新花園系牛氏五修族譜》載:河南人牛瑞府(字以仁)生於唐貞元丁丑年,任絳州判,南遷永新縣城南清塘(村已毀)建村,為永新縣牛氏始祖。其弟牛時府(字以中)生於貞元癸未年,任雍州長史,唐大中時卸任,遷廬陵縣(今吉安縣)城西,歿於唐光啟乙巳年(據此,牛瑞府應在唐大中時或之前南遷永新縣)。明洪武時,牛子舜遷居南鄉花園(今永新縣才豐鄉龍安村)建村。明末,牛豈、牛岩從永新縣花園遷入關溪溝邊建村,後裔分遷彭家(今貴溪村)定居。清順治時,劉氏在橋邊建村,後龍氏在橋邊定居,黃氏從永新縣東鄉南居遷入橋邊定居。2005年,溝邊嗣孫重建“牛氏宗祠(崇德堂)”一所,為溝邊組新農村建設理事會。溝邊組為溝邊村委駐地。
洲頭組
明中期,羅氏從吉水縣遷至永新縣關溪羅家屋居住約十年,後又遷至洲頭建村。有“洲頭羅氏宗祠(余正堂)”老祠堂一所,祠前有清乾隆年間旗桿石豎立。

八、南岸村

楊柳橋組(2組、3組、4組)
楊柳橋、陂下、排上、廈坪鎮沉塘、永新縣石橋鎮漢鋪、坳南鄉金雞石、曲白鄉暖水、埠前鎮湖田等多村同修《淇塘劉氏族譜》載:明後期,劉梓從排上分遷楊柳橋建村。清康熙時,劉欽春遷入永新縣金雞石(今坳南鄉),劉漢祥遷入永新縣暖水(今曲白鄉)建村。有“劉氏宗祠(敘倫堂)”老祠堂一所,上有“為人民服務”字樣,現已重修。2017年,楊柳橋嗣孫又在老祠堂旁新建“劉氏宗祠”一所,為楊柳橋組村民文化活動中心。楊柳橋組為南岸村委駐地。
油槽下組(8組)
有龍、彭兩姓。龍氏從永新縣南鄉遷入油槽下建村。後彭氏在油槽下定居。
陂下組(5組、6組)
有劉、蕭兩姓。楊柳橋、陂下、排上、廈坪鎮沉塘、永新縣石橋鎮漢浦、坳南鄉金雞石、曲白鄉暖水、埠前鎮湖田等多村同修《淇塘劉氏族譜》載:三國黃龍時,劉信從湖南長沙遷入西昌縣(隋開皇十一年改為泰和縣)高行鄉淇塘(村已毀,原址在今泰和縣碧溪鎮)建村,為淇塘派劉氏始祖。宋至和乙未年,劉應麟從泰和縣淇塘遷入關溪南邊(關溪於北宋元祐七年劃歸永新縣)建村,後稱“陂下”。後蕭氏從永新縣蕭家遷入陂下定居。原有陂下、楊柳橋、排上三村共建的劉氏“上游堂”祠堂一所,為三村劉姓的總祠,解放後因年久失修而毀。陂下劉姓嗣孫重修“劉氏德馨翁祠(永思堂)”老祠堂一所。陂下組現有蓮花種植基地。
洲下陂組(1組)
洲下陂、新居、永新縣坳南鄉牛田等多村同修《牛田尹氏八修族譜》載:北宋開寶末年,河南鄴郡(一說汴州)人尹昭棻任吉州兵馬監押,南遷安福縣石門建村,後稱“誠門”,為誠門尹氏始祖(安福縣尹氏另有尹濯之孫尹彥弼的北門派)。宋元豐時,尹仕宏(字公權)從安福縣誠門遷入永新縣富溪牛田(今坳南鄉牛田村)建村,為牛田派尹氏始祖。尹天佑(字子吉)生於南宋嘉定甲戌年。宋淳祐初,尹天佑從永新縣牛田遷入關溪洲陂建村,後稱“洲下陂”。明建文初,尹天佑七世孫尹子真分遷新屋下(今勝利村新居組)建村,尹子琦遷泰和縣太湖大昌溪(老居),尹子璋(字奎如)遷遂川縣車坳花園。1996年,嗣孫重修“尹氏宗祠(敦睦堂)”老祠堂一所,名曰“洲陂禮堂”。洲下陂組現有蓮花種植基地。
排上組(7組,含山田壠自然村)
排上為劉姓,山田壠為歐陽姓。《淇塘劉氏族譜》載:宋至和乙未年,劉應鳳從泰和縣淇塘遷入關溪排上建村;清道光時,劉紹□(名字不全)從陂下遷入排上定居。明萬曆時,劉世恩從排上遷泰和縣長屳(今碧溪鎮芙塘村)。1996年,排上嗣孫重建“劉氏宗祠(樂善堂)”一所,名曰“排上禮堂”。同治年間,歐陽氏又從永新縣遷入山田壠建村。排上組現有生豬養殖基地,位於山田壠村境內。

九、江邊村

江家組(4組、5組、6組、7組)
江家、永新縣山田等多村同修《梅溪龍光塘江氏族譜(七修)》載:唐會昌乙丑年,金陵人江顓舉孝廉,任南豫州刺史,避亂,於唐末南遷永新縣梅溪龍光塘(今蓮花縣下坊)建村,為永新縣、蓮花縣江氏始祖。江棟生於北宋元祐元年,歿於南宋紹興二十三年。北宋末,江棟與江楠從永新縣梅溪龍光塘遷入關溪洲上建村,後稱“江家”。嗣孫重修“江氏宗祠(餘慶堂)”老祠堂一所,又於老祠堂旁新建禮堂一所,為江家組村民文化活動中心。江家組有玉米種植基地。江家組為江邊村委駐地。
洲上組(1組)
有劉、邱兩姓。清朝劉氏從永新縣石灰橋遷入此地開基,後有邱氏在此居住。
沙田組(2組)
有王、劉兩姓。明永樂時,劉氏從永新縣北鄉版塘園背遷入關溪沙田建村。清代,王氏又從永新縣遷入關溪沙田定居。2015年,沙田王姓嗣孫重建“王氏宗祠(積善堂)”一所。沙田組現為新農村建設示範點。
庫下組(3組)
明中期,楊氏從袁州分宜縣遷入庫下建村。有“楊氏宗祠”老祠堂一所。庫下組有草莓種植基地。

十、北岸村

洲尾組(1組、2組)
洲尾、永新縣象形鄉灌塘、泰和縣碧溪鎮蕉溪等多村同修《洲尾尹氏六修族譜》載:唐末,河南汴州人尹濯(字伯清)任鄱陽侯,南遷洪都洗馬池,後梁開平元年,避朱溫之亂,再遷永新縣平南坊(今在中鄉平南村)建村,為永新縣尹氏始祖。約北宋真宗時,尹濯五世孫尹彥當(尹時)從永新縣鄱陽遷入泰和縣高行鄉關溪洲尾(關溪於北宋元祐七年劃歸永新縣)建村。明永樂時,尹忠賢遷入泰和縣大姑坑(又名蕉溪,今碧溪鎮);明後期,尹紹盛遷入永新縣灌塘(今象形鄉)。洲尾嗣孫重修“尹氏宗祠(崇本堂)”老祠堂一所。
草頭洲組(含土家屋自然村)
有汪、黃兩姓。清道光年間,汪氏從永新縣東鄉遷入此地開基。黃氏又從泰和縣遷入土家屋開基。草頭洲組村民大部分現已搬遷至長路村安置點。
神前組(4組)
賀氏從泰和縣早禾市遷入此地開基。嗣孫重修“賀氏宗祠”老祠堂一所。
塘上組(3組)
賀氏從泰和縣早禾市遷入此地開基,與神前賀氏為同宗。嗣孫重修“賀氏宗祠”老祠堂一所。
下圍組(5組、6組)
下圍、永新縣高橋樓鎮坪洲、車田、石橋鎮東蓮等幾村同修《劉氏族譜》載:元初,劉芳道從安福縣古塘邊遷入永新縣坪洲(今高橋樓鎮龍江村)上圍、中圍建村。明嘉靖時,劉氏從永新縣坪洲遷入關溪下圍建村。嗣孫重修“南澗劉氏祖祠(靜樂堂)”老祠堂一所。清同治時,下圍村人劉世鳳中進士,“靜樂堂”祠堂前懸有“進士”匾額。下圍組現利用天然泉水發展水產養殖野、旅遊業。
院邊組(7組)
有尹、段兩姓。尹氏從湖南茶陵縣遷入此地開基。後有段氏在此居住。院邊組為北岸村委駐地。
西邊組(8組)
有楊、江兩姓。楊氏從永新縣石灰橋遷入此地開基。後有江氏在此居住。

歷史

拿山鄉兩千年前就有原住民居住,該地在東漢年間曾有人類活動。拿山鄉牛頭嶺意外挖掘到古代墓葬,有石碑出土。拿山鄉最早屬於太和縣關背堡(今羅浮石市口分場、廈坪鎮、拿山鄉一帶),北宋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太和縣關背堡劃歸永新縣,稱永新縣關溪,後稱關北、官北或關背。1959年設永新拿山人民公社,同年拿山從永新析出,劃屬井岡山管理局;1972年調整社隊規模時,又將拿山公社分為廈坪、拿山兩公社;1984年改井岡山拿山鄉。

人口姓氏分布

廈坪鎮、拿山鄉一帶自北宋後,從太和縣關背堡劃歸永新縣,稱“關溪”,明洪武二年改稱“關北”。此後不斷有永新縣、泰和縣人口遷來開基立籍。廬陵姓氏均來自古代北民南遷,方言為中原地區官話演變而來。古代中原的北方人為躲避戰亂、做官、征戰、經商等,遷徙到南方,長居廬陵繁衍後裔,成為當地土著。
唐末至五代時,從北方南遷廬陵的古老宗族如下:
(一)永新縣
唐會昌二年(842年),江浙會稽人賀憑,字忠心,任永新縣令,卸任後,留居永新縣良坊(今蓮花縣)建村,為永新、蓮花兩縣賀氏始祖。
唐貞元年間,河南人牛瑞府,字以仁,任絳州州判,遷居永新縣城南清塘,為永新縣牛氏始祖。唐大中年間,其弟牛時府(字以中)遷居廬陵城西(今吉安縣),為吉安縣牛氏始祖。
唐末河南洛陽人(祖籍山東青州)張欽,字漢弼,唐天復年間,任柱國,監鎮永新縣,屯兵勝業鄉(後寧岡縣,今井岡山市),定居永新定里。後裔散居永新縣東里、寧岡縣,為寧岡縣張氏始祖。
唐末河南汴州人尹濯,任鄱陽侯,南遷,後梁開平元年,避朱溫之亂,遷入永新縣平南坊,為永新縣尹氏始祖,後裔遷寧岡縣、泰和縣、茶陵縣。
唐光化四年(901年)(另說後唐天成年間),鄱陽人段翊(祖籍山東東昌),字音揖,任永新縣令,卸任後,留居永新縣,其長子段謙遷居永新縣鄱陽村,次子段謨遷居永新縣西湖。段翊為永新縣段氏始祖,後裔遷寧岡縣、湖南省各縣。
唐光化年間,江蘇丹陽珥陵人左鄴任衡州司馬,南遷,南唐保大時卸任,避亂,遷入永新縣虹橋左坊建村,為永新縣左氏始祖,後裔遷寧岡縣、安福縣、湖南省各縣。
後唐同光年間,金陵人顏詡(祖籍魯南),字如昌,又字宗魯,任永新縣令,攜顏翊、顏翔二弟,南遷,卸任後,留居永新縣雙乳峰下搗石村,顏詡為永新縣顏氏始祖,後裔遷安福縣、泰和縣、茶陵縣。南宋乾道時,顏詡後裔顏仕弘遷永新縣梅洲(今蓮花縣),為蓮花縣顏氏始祖。
後唐同光丙戌年(926年),四川成都人文時,字春元,任帳前指揮使,鎮守江西,南遷永新縣錢市街,為永新縣文氏始祖,後裔分遷吉安縣、寧岡縣,文天祥即為其後。
南唐末,廬山人吳皙,字景直,任永新縣主簿,遷居永新縣義井,為永新縣吳氏始祖。其子吳炤遷居永新縣煙閣。
(二)泰和縣、吉安縣、安福縣等
東晉初,吳郡太倉(今江蘇)人易雄,字興長,任道州舂陵令,從金陵南遷湖南長沙瀏陽太湖山。隋大業十一年(615年),易蔚(又名易源)避沈柳生之亂,從湖南長沙瀏陽遷居吉州泰和縣厚谷,為泰和縣易氏始祖。
唐貞觀八年(634年),金陵人匡胄任吉州別駕,定居吉州泰和縣祁州匡家坊,為泰和縣匡氏始祖,後裔遷萬安縣。
晉代時,冀州渤海(今河北)人歐陽質,避亂,南遷湖南長沙。唐玄宗天寶時,歐陽琮任吉州刺史,從湖南長沙遷居吉州,為廬陵歐陽氏始祖。唐僖宗乾符時,歐陽萬,字萬畿,任安福縣令,從吉州遷居安福縣東鄉義歷,為安福縣歐陽氏始祖。南唐時,歐陽偃從安福縣遷居吉水縣沙溪【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後,屬永豐縣】。歐陽修即歐陽偃之孫。
唐玄宗時,彭雩從河北河間南遷袁州(宜春)合浦,為宜春合浦彭氏始祖。約唐憲宗時,宜春合浦人彭遠,字汝遙,任揚州學正,從金陵(今江蘇南京)遷居吉州泰和縣南塘(今泰和縣塘洲鎮),為泰和縣彭氏始祖。宋初,彭廷昉遷居遂川縣雩田。彭以慶遷居萬安縣油草江。
唐大中八年(854年),南昌西山人羅淼,字潞國,任吉州別駕,定居吉州泰和縣石洲【北宋熙寧四年(1071年)後,屬萬安縣。1954年2月,復歸泰和縣,屬今蘇溪鎮】。羅淼為泰和縣、萬安縣羅氏始祖,後裔遷遂川縣。
唐乾符五年(878年),陝西華陰人郭瞿,字元明,為避黃巢之亂,南遷金陵烏衣巷。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郭瞿從金陵烏衣巷再度南遷,遷居吉州泰和縣龍泉鄉【北宋建隆元年(960年)為龍泉縣,即今遂川縣】十善鎮隱義崗,五代初,任南吳御史中丞。郭瞿為泰和縣、萬安縣、遂川縣郭氏始祖(廬陵郭氏南遷祖)。郭瞿次子郭延嵩任樞密使,遷居泰和縣符竹村(今萬安縣高陂鎮),四子郭延昇任昇州刺史,遷居泰和縣陽城村(今萬安縣窯頭鎮)。
唐代,李游,字觀業,任袁州(宜春)刺史,定居袁州。唐僖宗文德元年(888年),李游曾孫李佑,字德澄,從袁州(宜春)分宜縣白芒村招贅,定居吉州泰和縣桐陂(今泰和縣禾市鎮),李佑為泰和縣桐陂(西平派)李氏始祖。
唐初,河南陳郡人湯開運在湖南任官,南遷,定居湖南醴陵。其子湯景行任吉州刺史,從湖南醴陵遷居吉州廬陵縣(今吉安縣)習溪橋橫曲卷,為吉安縣湯氏始祖。湯景行曾孫湯一奇,從習溪橋遷居廬陵縣城東筆仞山。唐景福二年(893年),湯文廣從廬陵縣(今吉安縣)城東筆仞山遷居泰和縣湯溪(今泰和縣南溪鄉),為泰和縣湯氏始祖。
唐憲宗時,河南蔡州人袁邯,字之矩,任吉州刺史,南遷吉州泰和縣,為泰和縣袁氏始祖。袁邯歿於元和乙未年(815年),長子袁慶留居泰和縣城西,建村汝南坊。後裔遷萬安縣、遂川縣。
唐末昭宗時 ,衷景亨(衷王比)任邢州知府,其兄衷景元任江西忝政,從福建邵武水北橋同遷南昌高田。唐光化己未年(899年),衷景亨從南昌高田轉遷吉州泰和縣源江(今萬安縣潞田鎮)。約南宋後期,衷志道從源江遷潞田建村。衷景亨為萬安縣衷氏始祖。
唐中期(約玄宗時),江蘇宜興人蔣師杞南遷湖南長沙。唐天復二年(902年),蔣紹鐸(字覺世)、蔣紹祿兄弟,為避湖南馬殷之亂,從湖南長沙共同遷居吉州泰和縣。蔣紹鐸任禮部侍郎,遷居泰和縣龍泉鄉衡溪(今遂川縣雩田鎮),為遂川縣蔣氏始祖;蔣紹祿任翰林侍中,遷居泰和縣梅溪義遜里(今泰和縣萬合鎮),為泰和縣蔣氏始祖。南宋末元初,蔣季用從梅溪遷居嚴莊,後裔從泰和縣嚴莊遷居萬安縣蔣家(今萬安縣百嘉鎮)。
唐末天祐時,陝西長安人李文捷,任大理寺卿,避朱溫之亂,南遷吉州泰和縣園裡村(今泰和縣碧溪鎮江邊村源中組),為泰和縣江邊(晉陽派)李氏始祖,後裔遷永新縣西門李家、井岡山市拿山鎮長塘、廈坪鎮寨下等村。
唐末天祐時,江西虔州虔化縣(今贛州寧都)人賴莊,字慕古,任都知兵馬使,歸鄉時船經吉州泰和縣,愛泰和縣山水,遷泰和縣藍田定居,後稱“南乾”(今萬安縣韶口鄉南乾村),為萬安縣賴氏始祖。註:該支賴氏為萬安縣本土賴氏,後有福建省賴氏遷入萬安縣,為客家賴氏。
唐僖宗時,金陵人蕭徽,任湖南節度使,南遷湖南長沙。唐末後梁初,蕭文忠為避馬殷之亂,從湖南長沙遷居吉州泰和縣王山(今泰和縣苑前鎮),為泰和縣王山蕭氏始祖。五代時,蕭覺,字睿明,任軍巡大判官,從湖南長沙遷吉州泰和縣禾溪(早禾渡,今泰和縣禾市鎮),為泰和縣禾溪蕭氏始祖。
方言分布
廈坪因由關北拿山析出且接壤,兩地姓氏、方言,包括風俗、飲食基本上完全相同,姓氏多為永新縣、泰和縣遷入,方言基本相同。
拿山鄉方言屬永新話的關北一支,絕大部分村落與廈坪話完全相同,統稱為廈坪話或關北話。僅石市口西南部、拿山與泰和交界處,有部分自然村方言與廈坪話略不同,主要體現在語調、語言習慣上。究其原因,根據地名普查,這些村落並非遷自永新縣,而是泰和等鄰縣遷入的,且位置偏僻,村落分散,加之人口較多,難以被永新方言完全同化,而形成了略異於廈坪話的特殊關北話。
廈坪話上是一支泰和話影響形成的永新話。廬陵人均為古代北方中原地區遷入,因而永新、泰和話實為北方中原地區官話的遺留、變異,許多日常的永新話中至今保留著許多古漢語辭彙。因為廈坪、拿山原屬永新縣,又鄰近泰和縣,人口多為早先從永新、泰和縣遷入,在部分泰和方言的影響下,形成一支特殊的永新話,即廈坪話,但仍與永新話有很大相通性。
廈坪話中的古漢語遺留,例如,太陽稱日,牆稱壁,蚯蚓稱蟮,走稱行,廁所稱東司,老頭稱老倌,老太稱老嫗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