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吹牛

“拼吹牛”是虛榮心作祟的一種行為,是拼無所拼之後的選擇。

現象
不少人感嘆愛吹牛的年輕人越來越多,至於吹牛的內容,經濟收入、家庭背景等無所不包。譬如大學同學聚會有時成了“吹牛大會”,女同學比婚姻,男同學比收入。
一項萬人調查顯示,62.9%的受訪者認為當下愛吹牛的風氣在年輕人中嚴重。受訪者中,“70後”占34.8%,“80後”占38.8%,這個群體對愛吹牛風氣的體驗,多數都來自於對同齡人的審視。
很多人衡量他人是否成功,只看他是否有錢、有關係,成功標準的單一化,容易讓一些達不到標準的年輕人通過吹牛,來進行某種自我心理補償。二三十歲的青年,能不能“拼爹”已基本定型,而“拼孩子”則為時尚早,在“人脈關係”、“經濟收入”、“消費情況”、“家庭背景”等方面達不到一定水平,對照功利化的單一成功標準(有錢、有關係),掩蓋他們自卑與焦慮的心態就只能靠“拼吹牛”了。
日益功利化的社會風氣和越來越大的生活壓力,讓吹牛風氣越來越嚴重。當愛吹牛成為一種社會風氣,必然會損傷社會的實幹精神。與其畫餅充飢,不如腳踏實地,通過客觀努力來改變自身的經濟狀況和社會地位,從而贏得他人的社會認同。畢竟,虛構的圖景,編造的關係,既經不起事實的推敲,也經不起時間的考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