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橋溝

拱橋溝

拱橋溝是四川省江油市銅星鄉的一個村,也叫五大隊,拱橋溝村。以生產優質土李子、優質土核桃而聞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拱橋溝
地理概況,地勢,氣候,土質,水源,特色農產品,土李子,土核桃,社會美譽,“白鷺之鄉”,核桃基地,

地理概況

地勢

拱橋溝村位於江油銅星鄉。銅星鄉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屬淺丘地形,三梁夾兩壩,背靠藏王寨大山。

氣候

屬亞熱帶半濕潤型季風氣候區,特徵是夏長秋短,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7.7℃,極端高溫36℃,極端低溫-8℃,無霜期255天—270天,雨熱同步,雨量充沛,風力五級,常年降雨量為1100毫米,全年日照數為285天,只山區地帶五佛村1、2、3社和12社氣溫較低,日照較少。全年多為東北風,最大風速為17米/秒。銅星鄉主要氣象災害為洪澇和乾旱,偶有冰雹現象。

土質

土壤成分複雜多樣,土質肥沃,有沖積黃色粘土、亞粘土、礫石面積母質土、紫色土等。

水源

江油市5個土類9個亞類大多在銅星鄉均有分布。銅星鄉有市屬以上小二型水庫3座,水坪塘堰761口。龍洞河流穿境而過。上游水庫三條主排灌渠道長達43000米。銅星鄉水資源豐富,在正常年份能保證水稻栽插。該鄉是江油市的糧食生產區。

特色農產品

土李子

拱橋溝以出產優質土李子和優質土核桃聞名。優越的自然氣候條件特別適合土李子的生長,汁多、味甜、清脆爽口是拱橋溝村李子的特色。這裡種植的李子一般是自然段狀態,農戶並未特別關照,連疏枝都鮮有,更別說噴撒農藥了,完全是野生自然狀態下的綠色水果。每年六月、七月,李子陸續成熟,來自全省各地的水果商販也陸續開車來收購。

土核桃

銅星鄉政府通過一系列政策,發現了拱橋溝村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大力鼓勵農戶們種植核桃等作物。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過後,村里很多農戶開始回響政府號召,大量種植核桃,預計到2015年後可以開始收成。
早在地震之前,拱橋溝村的土核桃早已經是遠近聞名,它以原生態、純天然、綠色的野生種植方式得到大家的青睞;也以原生態的自然味道吸引著熱愛核桃的食客。
而如今,傳統的種植方式未變,自然地味道也沒變。拱橋溝的土核桃還是那個味兒,自然而醇香,透著一股野味。

社會美譽

“白鷺之鄉”

拱橋溝植被豐富,樹木茂密,又有拱橋溝水庫提供的豐富水源,讓眾多的白鷺在此安家,也讓拱橋溝成為江油市著名的”白鷺之鄉“。

核桃基地

根據該鄉坡地較多和氣候等各種條件,銅星鄉最終引導村民種植適宜生長的優質矮化核桃。引進了新的核桃品種,該品種具備3年初掛果、5年盛掛果、果大殼薄、肉香和銷路廣等優點。得到村民的支持與回響後,銅星鄉確定發展“萬畝核桃林產業化工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