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自我》是2011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思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拯救自我
- 作者:思元
- 類別:邏輯、倫理、心理學、美學
-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7月1日
- 頁數:331 頁
- 定價:30 元
- 開本:大32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308088602
- 字數:218000
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編輯推薦,目錄,書摘試閱,
作者簡介
原名姚娟娟(女),上海市人。先後出版了《自我管理學》、《和諧自我跨越行難》、《重視經濟全球化浪潮帶來的衝擊》三本書。作者1972年知識青年下過鄉,曾從事教育、化工、冶金、流通、房地產、諮詢業等多種行業的管理和領導工作,有著相當豐富的社會閱歷和管理經驗。20世紀90年代,針對中國社會轉型過程中產生的各種社會問題,作者憑藉較深厚的理論造詣底氣,涉足與人性、人品有關的調查研究工作,執著地投身於人類學和社會學的研究工作,在道德人品修煉方面有著許多獨特見解。繼《自我管理學》、《和諧自我跨越行難》、《重視經濟全球化浪潮帶來的衝擊》之後,針對中國社會存在的實際問題,結合人性、人格、人品、信仰、理性思維、生命價值以及教育等問題,再次提出“拯救自我”新理念。
內容簡介
21世紀,是一個多災多難的世紀,缺失良知的博弈行為,導致道德環境污染日趨嚴重,人類將面臨歷史性的重大抉擇。鑒於此,本書將“拯救自我”的觸角直接射向人性、人格、人品、信仰信念、理性思維和生命價值等方面。本書通過對中國教育問題的闡述,呼籲重整精神文化,打造文明健康中國人的自救目標。思元所著的《拯救自我——對生存問題的探索》提出了獨特的見解,“中國人有信仰!中國人持有無形信仰方式,信仰真善美”,由此駁斥了流傳於多年的中國人無信仰之論點。同時,本書在闡述生命價值、開發思維等問題時,重新定義“生命痕跡”,為社會的道德建設和思維革命提供了一套新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
本書是繼《自我管理學》、《和諧自我跨越行難》、《重視經濟全球化浪潮帶來的衝擊》之書的續篇,也是一本展開自我品質修煉之書籍。
編輯推薦
《拯救自我:對生存問題的探索》:思元所著的《拯救自我——對生存問題的探索》通過對中國教育問題的闡述,呼籲重整精神文化,打造文明健康中國人的自救目標。書中分析了現代人生存的自然、社會環境,從人性、人格、人品、理性思維、生命價值、信仰、教育等方面分析人在當代困境中如何拯救自己。
目錄
第一章 人們在不安全的環境下掙扎
第一節 危機四伏的全球環境
第二節 災難頻發的自然環境
第三節 快速轉型的社會環境
第四節 “狼性”肆虐的競爭環境
第五節 人性退化的相處環境
第六節 人格失衡的自我環境
第七節 人品丟失的社會環境
第二章 誰來拯救你
第一節 從來就沒有救世主,全靠我們自己
第二節 靠自己,做自己的主人
第三節 在苦難中自救,在自救中救我
第四節 自我拯救為求生存
第五節 拯救自我為求發展
第六節 拋棄幻想全靠自己
第三章 拿什麼救自己
第一節 從信仰、信念和人品理念中提取能量
第二節 提高科學的理性思維能力
第三節 重視自我道德人品的修煉
第四節 用和諧理念平衡自己
第五節 善於與自己溝通
第四章 人性分析篇——打贏善惡交替的人性之戰
第一節 關注人性退化趨勢
第二節 人性的本質善惡並存
第三節 善展現人生命的價值
第四節 惡暴露人醜陋的本性
第五節 人之惡性源於超我自私
第六節 善惡交替的人性之戰
第五章 人格剖析篇——消除人格衝突引發的痛苦
第一節 自我與自我人格
第二節 自我人格的特性與操守
第三節 剖析人格結構
第四節 挖掘自我潛能,消除人格衝突
第五節 關注影響人格形成的環境問題
第六節 提煉自我和超越自我
第六章 人品修煉篇——重新找回丟失已久的人品
第一節 人品與人品問題
第二節 介紹“十項個人品質”管理標準
第三節 修煉人的基本品質
第四節 提升自我的良好人品
第五節 超越自我的優秀人品
第六節 探索人品修煉的途徑
第七章 理性思維篇——理性支撐下的理智行為
第一節 人們被捲入非理性思維的旋渦中
第二節 思維科學帶來了科學思維的命題
第三節 理性思維先天不足後天有缺
第四節 審視理性思維與感性思維
第五節 厚此薄彼式的雙重思維標準
第六節 反思日本地震與中國搶鹽風波
第七節 尋求理性支撐下的理智行為
第八章 生命價值篇——填補心靈空虛的精神財富
第一節 一個不容忽視的心靈空虛現象
第二節 心靈空虛源於找不到生命價值
第三節 生命為價值而存在
第四節 尋找實現生命價值的途徑
第五節 有價值的生命讓你無怨無悔
第九章 信仰理念篇——誰說中國人無信仰
第一節 信仰、信念與理念的內涵
第二節 信仰與人品理念的特性
第三節 信仰與人品理念的依存關係
第四節 信仰自由與信仰衝突
第五節 剖析有形信仰和無形信仰
第六節 提高對無形信仰的認識
第七節 誰說中國人無信仰
第八節 中國人信奉真善美
第九節 現代人的無形信仰方式
第十章 教育反思篇——打造文明健康的現代人
第一節 教育的困惑
第二節 一片吶喊聲
第三節 反思中國教育問題
第四節 反思親職教育環境
第五節 教育的問題是精神文化缺場
第六節 打造文明健康的現代人
書摘試閱
第四節自我拯救為求生存
人類為了求生存,面對血腥和殘忍、災難和危機、苦難與折磨時,一次次地採取自我拯救行動。幾千年來,為了求生存,人們在黑暗中尋找光明,在鬥爭中尋找真理,在困惑的心境中尋找路徑,在挫折和痛苦中尋找出路。挫折與坎坷,考驗著人們求生存的信仰和信念意志;痛苦與磨難,增強了人們求生存的應對和承受能力。
自我拯救,提高存活能力。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年代裡,人類已經步人了一個必須自我承受、自我應對、自我調節和自我提煉的拯救自我年代。當災難降臨時,挫折和苦難不僅考驗我們每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更重要的是考驗著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存活能力。當“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全靠我們自己”這首國際歌,重新迴蕩在我們耳邊時,真得讓人感慨萬分。
為了求生存,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與自己斗。為了求生存,人們不僅要與天地斗,即與地震、雪災、旱災和水災多種自然災害斗,還要與人禍斗,即與全球金融危機、股市暴跌、房屋倒塌事件、橋樑倒塌事件、毒奶粉事件、煤礦事故以及各類病毒性傳染病鬥爭;不僅要與人斗,即與身邊所發生的人事糾紛、鄰里衝突、婚姻危機、家庭問題以及勞資關係等各類衝突爭鬥,還要與自我斗,即與自己的人性、人格和人品鬥爭。自我拯救是手段和方法,為求生存。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是小時候經常唱的一首兒歌,至今還記得非常清楚,“我有一雙萬能的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媽媽她說我是個好孩子,爸爸他也常常誇獎我”。這首在20世紀50年代曾流行的兒歌,短短的四句歌詞唱出了最基本的做人道理。然而,卻也不知從何時起,在人們的記憶中漸漸忘卻。
當今社會,父母對孩子的溺愛,無意中形成了下一代人的依賴思想,培養了他們的依賴習性。社會畫了個圈,要求社會成員在圈子裡活動;學校畫了個圈,要求學生不得超出紅線;家長們畫了個圈,讓孩子們不得超越這個圈子。在社會的大圈、學校的中圈和家長的小圈的層層包圍下,要想突圍難度是相當大的,即便你突圍了,但肯定要違規會受罰。那么最佳選擇是什麼呢?只有等待,也許等待就是最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