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南調”

拯救“南調”

2008年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圖為“南調”常演劇目《敬德背鞭》表演現場。

拯救“南調”
近年來,臨城縣大力挖掘發展本土文化,使面臨失傳的“南調”重新煥發了生機,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南調”是豫劇的前身,在清末傳入該縣趙莊、虎道等村,傳承全靠一代一代地身傳口授。在吸收了本地的優秀文化,與本地語言、民俗相融合,形成了具有臨城地方特色的“南調”文化。2008年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圖為“南調”常演劇目《敬德背鞭》表演現場。記者盧玉輝通訊員黃濤楊富強攝
近年來,河北省邢台市臨城縣大力挖掘發展本土文化,使面臨失傳的“南調”重新煥發了生機,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南調”是豫劇的前身,在清末傳入該縣趙莊、虎道等村,傳承全靠一代一代地身傳口授。在吸收了本地的優秀文化,與本地語言、民俗相融合,形成了具有臨城地方特色的“南調”文化。2008年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臨城南調演出所用的服裝道具、功法等與現代豫劇基本吻合,但有些板式、唱法與現代豫劇有明顯的區別,比如在傢伙腔里的韻調高低起伏特別懸殊,但悅耳動聽,又能將戲劇人物刻畫的淋漓盡致。新中國成立後,臨城南調達到鼎盛時期。文革時期,臨城南調被當成“四舊”遭到破壞而致衰落,之後,很少有人傳唱臨城南調,將瀕臨滅絕。燕趙都市網駐邢台記者盧玉輝通訊員黃濤楊富強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