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嘉拉拜嘉拉、白佳拉,讀音作bài jiā lā(ㄅㄞˋ ㄐㄧㄚ ㄌㄚ),滿語為Baigiyala Hala,源於滿族,出自明朝時期東海女真族拜嘉拉部落,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拜嘉拉姓
- 注音:ㄅㄞˋ ㄐㄧㄚ ㄌㄚ
- 拼音:bài jiā lā
- 滿語為:Baigiyala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基本介紹
拜嘉拉[拜嘉拉、白佳拉,讀音作bàijiālā(ㄅㄞˋㄐㄧㄚㄌㄚ),滿語為“Baigiyala”]
姓氏淵源
單一淵源:源於滿族,出自明朝時期東海女真族拜嘉拉部落,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拜嘉拉氏,亦稱白佳拉氏,滿語為BaigiyalaHala,以居於虎爾哈河流域而著稱,屬於東海女真,有相當多的族人居於黑河(今黑龍江黑河對岸俄羅斯境內)。拜嘉拉氏族人在明朝時期原來被稱作虎爾哈人,在俄羅斯稱“吉切爾人”或“那乃人”,世居虎爾哈河流域(今黑龍江省黑河市對岸俄羅斯境內)。女真族拜嘉拉氏部族,因其主要活動於虎爾哈河流域,在明朝時期被稱作虎爾哈人、或稱虎爾海人,滿語為Hurha,漢義就是“響水、彎曲的江”。而在今俄羅斯境內,拜嘉拉氏部族則被俄國人稱作“吉切爾人”(Люди),由於其與赫哲族人雜居,生活習性接近,因此亦有學者誤認其為“那乃人”(Hанайцы)。虎爾哈河,即今黑龍江的支流牡丹江,其在歷史上有多種稱謂:唐朝時期稱忽汗河、忽汗水;金國時期稱呼里改江、骨烏里改江;元朝時期稱忽爾哈河;明朝時期稱胡里改江、呼拉哈河、虎爾哈河、胡爾哈河、呼爾哈河、火兒哈河;清朝時期稱虎爾哈河;一直到民國時期方稱其為牡丹江並一直沿用至今。
清朝中葉以後,滿族拜嘉拉氏多冠漢姓為白氏、那氏、吉氏等,世代相傳至今。
虎爾哈河,即今牡丹江,在唐朝時期稱忽汗河、或稱忽汗水;金國時期稱呼里改江、或稱骨烏里改江;元朝時期稱忽爾哈河;明朝時期稱胡里改江,又稱呼拉哈河、虎爾哈河、胡爾哈河、呼爾哈河、火兒哈河等。清朝時期稱虎爾哈河,民國時期稱牡丹江。“虎爾哈”,即滿語“灣曲”、“響水”的意思。
滿族姓氏簡介:“滿族姓氏繁多,據《皇朝通志·氏族略》中記載有六百四十六姓,又記譜外三十三姓’”。滿族的姓氏來源或以部落為姓,如葉赫部落稱葉赫那拉氏(又為“那拉氏”);或取自山川、河流、某地域的名稱,如居住寧古塔地區的叫“寧古塔氏”、烏蘇里江邊的叫“烏蘇里氏”;使用女真舊姓,如 “粘”姓滿族、又如“完顏氏”、“瓜爾佳氏”、“鈕鈷祿氏”、“那木都魯氏”、“舒穆祿氏” 等;還有賜姓和冠漢姓者,如明朝漢族對投降或被俘的女真或滿洲人賜姓:“麻子帖林兒”改“王麒”、“阿哈出”改“李善誠”。其實滿族先人女真進入中原後,早就既使用本民族姓氏也使用漢族姓氏,在《金史》附錄的《金國語解》里,載有女真與漢族姓氏的對應關係:“完顏,漢姓曰王。烏古論曰商。徒單曰杜。女奚曰郎。兀沿曰朱。蒲察曰李。顏盞曰張。溫迪罕曰溫。石抹曰蕭。奧屯曰曹。孛術魯曰魯。移刺曰劉。斛勒曰石。納喇曰康。夾谷曰仝。裴滿曰麻。尼忙古曰魚。斛準曰趙。阿典曰雷。阿里侃曰何。溫敦曰空。吾魯曰惠。抹顏曰孟。都烈曰強。散答曰駱。呵不哈曰田。烏林答曰蔡。卜散曰林。書虎曰董。古里甲曰汪……”;還有一些隨名字為姓者。但是以滿族三大姓為最多。
滿族拜嘉拉氏後多冠漢姓為白氏、那氏。
遷徙分布
拜嘉拉氏複姓是典型的滿族姓氏,歷史悠久,今仍在稱呼使用,亦多漢化為白氏、那氏、吉氏等,以牡丹江、遼東為郡望。
郡望堂號
郡望
牡丹江:舊稱虎爾哈。牡丹江市,因江得名。牡丹江系滿語“牡丹烏拉”轉譯而來,意為“彎曲的江”。周為肅慎地,漢晉屬挹婁,南北朝屬勿吉,隋屬靺鞨,唐屬渤海國,金屬胡里改路,明屬奴兒乾都司,清代屬寧古塔將軍轄區,今郊區乜河村(古稱尼葉赫)是寧古塔通往三姓的重要驛站。清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修築中東鐵路建火車站,因車站南臨牡丹江,遂取名“牡丹江站”。清末添設民官後,隸屬寧安府管轄。中華民國成立以後,隸屬寧安縣管轄。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以後,在牡丹江車站周圍丈放街基,人口不斷增加,店鋪日益興起,逐漸形成集鎮。東北淪陷後,民國二十五(公元1936年)12月,圖們江至佳木斯鐵路全線通車後,牡丹江新站(今牡丹江站)落成,成為貫穿東西、南北的交通樞紐。偽滿康德四年(公元1937年)6月27日,增設牡丹江省;同時設定牡丹江市,從7月1日開始執行。在偽牡丹江省公署內設立牡丹江市政籌備處,同年12月1日,成立偽牡丹江市公署,隸屬牡丹江省管轄。偽滿康德十年(公元1943年)10月,在實行第二次地方行政機構改革中,設定了東滿總省(包括牡丹江、東安、間島)和興安總省(包括興安東、西、南、北四省),設定了牡丹江市,東滿總省公署駐牡丹江市,並在原十四省的基礎上,增設了牡丹江省、通化省。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同年10月中旬,中共中央東北局派幹部到達牡丹江,建立了牡丹江市民主政府。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4月10日,綏寧省首屆臨時參議會決定,創建綏寧省,牡丹江市隸屬綏寧省管轄,並為綏寧省省會。同年10月8日,撤銷綏寧省,牡丹江市隸屬牡丹江專區管轄。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8月20日,設定牡丹江省,牡丹江市隸屬牡丹江省管轄。民國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7月9日,撤銷牡丹江省,將牡丹江市劃歸松江省管轄。1949年12月,將牡丹江市郊區部分村屯分別劃歸海林、穆稜兩縣。1951年底分設四個市轄區,為丁等市。1954年8月松、黑兩省合併後,由黑龍江省直轄。1956年3月,將原海林縣興隆區的江南、乜河、下乜河、興隆、海浪和柴河區的樺林、工農、互利、鐵嶺等九個村劃歸牡丹江市管轄。全市管轄範圍恢復到1945年10月的原狀。1956年9月,根據國務院關於人口在二十萬以下的市一般不設市轄區的規定,撤銷了四個市轄區,改設六個街道辦事處。1958年1月,全市總人口已超過二十萬人,經省人民委員會批准,撤銷六個街道辦事處,設立愛民、東安、西安三個市區和一個郊區。同年8月,將牡丹江市劃歸牡丹江專區管轄;10月,將寧安縣溫春公社劃歸牡丹江市管轄。1960年4月5日,將牡丹江專區的寧安縣劃歸牡丹江市領導,1962年9月22日又將寧安縣劃回牡丹江專區管轄。1966年2月8日,將牡丹江市改由省直轄,1968年2月又改由牡丹江地區管轄。1970年10月,設定陽明區。1983年9月3日,經國務院批准,進行市帶縣試點,撤銷牡丹江地區,實行地市合併,將原牡丹江地區的寧安、海林、密山、林口、穆稜、東寧、虎林7縣劃歸牡丹江市領導。同年10月18日,省政府決定,綏芬河市由牡丹江市代管。1988年後,密山、海林兩縣先後撤縣設市,改由牡丹江市代管。1992年10月,省政府決定,密山市改由雞西市代管。至此,牡丹江市共轄五個區,領導五個縣,代管兩個市。
遼東郡:在中國歷史上,“遼東”這個稱謂有四重意思:①郡、國名,戰國時期燕國置郡,洽所在襄平(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大凌河以東一帶地區;西晉時期曾改稱遼東國;十六國時期的後燕國末期,其地歸入東海郡;北燕時期又復置遼東郡於今遼寧省西部一帶地區;北齊時期廢黜;到東漢安帝時分遼東、遼西兩郡地置遼東屬國都尉,治所在昌黎(今義縣),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帶;三國時期的曹魏改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遼都衛,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為遼東都司,治所在定遼中衛(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為今遼寧省大部地區;自明正統後期因兀良哈諸族南移,漸失遼河套(今遼河中游兩岸地);從明朝天啟元年~崇禎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間,全境為後金(清)所並。③軍鎮名,明朝“九邊”之一,相當於遼東都司的轄境,主要是鎮守總兵官駐廣寧(今遼寧北鎮),明朝隆慶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後冬季則移駐遼陽(今遼寧遼陽);明朝末期廢黜。④地區名,泛指遼河以東地區。
堂號
響水堂:以望立堂,亦稱虎爾哈堂、牡丹江堂。
遼東堂:以望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