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萃男書院成立於1869年,舊名曰字樓孤子院(Diocesan Home and Orphanage)、拔萃書室(Diocesan School and Orphanage)、拔萃男書室(Diocesan Boys' School and Orphanage)。原校址在港島般鹹道(現為般鹹道官立國小),後於1926年遷至九龍亞皆老街現址。遷校初期,曾短暫借用今旺角警署之地(1927年)。由於香港不少官商、文化名人皆於此畢業,加上學生在公開考試中成績非凡,在體育、學業及音樂比賽中均取得驕人的成績,故此被香港市民視為傳統名校之一。創校至今,歷任九位校長。
拔萃男書院創立初期為私校。1878年開始,接受政府津貼,成為津貼中學(School of Grant-in-aid Scheme)。回歸後,香港政府引入直接資助制度,拔萃男書院校董會最後決定,為減少所受的限制,改為接受政府直接資助,於2003年轉為直接資助學校。
校名
十九世紀中葉,英國聖公會在香港成立維多利亞教區﹙the Diocese of Victoria﹚。無論1860年成立的“教區本地女子訓練學校”或後來第二建校期的拔萃書室,創辦皆由聖公會之力,故英文都以“Diocesan”為名。該校於1869年創立時,英文校名“Diocesan Home & Orphanage”,至1891年改為“Diocesan School & Orphanage”。1912年,又更名為“Diocesan Boys' School & Orphanage”。至於去掉“Orphanage”而逕稱“Diocesan Boys' School”,大約在1930年代。
1922年,費瑟士東校長引入了社堂制度(House System),以在校內進行體育和戲劇比賽。所有的學生被分為四組,即綠社、深藍社、黃社和褐社。隨著學生人數的不斷增加,紅社於1947年添入。二戰時期,三位前任校長相繼去世。為了紀念他們,葛賓校長1949年將綠、深藍、黃和紅社四社以雅瑟、俾士、費瑟士東和舒展命名。由於俾士時期的副校長賽克思(Henry Sykes)深受愛戴,褐社於是以賽克思命名。1960年,施玉麒校長創立了葛賓社(淺藍社)。郭慎墀社(紫社)於2002年增設。2004年,'58屆校友籌款籲請建立施玉麒社,未獲採納。直至2010年11月,現任校長張灼祥在六五屆舊生聚餐會上宣布,施玉麒社(橘社)將於2011年9月正式成立,英文名稱為Zimmern House。稍後,校方因應舊生之請,將英文名稱調整為George She House。
除了社堂的設立外,該校還有幾種方式紀念前校長。早在1917年,即有校友捐款設立雅瑟及俾士獎學金。時至今日,費瑟士東、賽克思、葛賓、施玉麒、郭慎墀名下皆有獎學金的設定。為銘念施、郭二氏,校友更分別成立了基金。此外,1949年11月13日,校內教堂命名為“舒展牧師紀念教堂”(Rev. C.B.R. Sargent Memorial Chapel),由何明華會督開幕。2004年11月,校友舉行了“施玉麒校長紀念儀式”,包括祈禱會、教堂大門的施氏紀念匾額揭幕,以及紀念集《施玉麒校長專輯》(A Tribute to Canon G. She)的首發式。
歷史沿革
第一建校期
1860年,維多利亞教區(Diocese of Victoria)施美夫會督夫人(Lady L. Smith)與英國遠東女子教育協會(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Female Education in the Far East)在香港建立了一所隸屬於聖公會的女子學校――“教區本地女子訓練學校”(Diocesan Native Female Training School),由羅便臣總督夫人(Lady Robinson)擔任贊助人。根據法規,創校宗旨在“為本地女性提供基督教育”。校董會於般鹹道購入一塊稻田,建起一座水泥校舍。教學、寄宿及校內一切活動都在這座校舍進行。
不久,該校引致社會非議,陷入了經濟困境。視學官歐德理博士(Dr. E. J. Eitel)於致輔政司史釗活(Frederick Stewart)函中如是說:“1865年,當發現幾乎每個在那裡學過英文的女學生離校後都成為涉外婚婦,這所學校只好被迫暫停。”學校未幾重開,更名為“教區女子學校”(Diocesan Female School),但經濟環境絲毫未有改善。非僅如此,當時的華人並不希望讓自己的女兒接受西式教育。1868年,域多利教區第二任會督柯爾福(Bishop R. Alford)要求直接掌管該校。這標誌著“第一建校期”的終結。
第二建校期
十九世紀
1869年1月30日,柯爾福會督發出一份呼籲函,不久獲得一筆豐厚的捐款。當年9月,“曰字樓孤子院”(Diocesan Home and Orphanage)在原有校址創立。新校招生的對象包括了英裔、華裔、歐亞混血兒以及其他國籍的適齡兒童,不分男女。新校不僅為生童提供衣食住宿的條件,更旨在以英國國教教義為本,引導他們建立基督誠信和勤儉生活的觀念。
1870年7月,英軍學校(Garrison School)的雅瑟先生(W. M. B. Arthur)獲委任為校長,雅瑟夫人擔任女舍監(Matron)。1878年,該校被香港教育司署劃入津貼學校(School of Grant-in Aid Scheme)之列。
1878年3月,雅瑟請辭後,校董會決定不再招收男生。同年7月,此決定遭到更改,該校計畫轉型為一所男校,不復招收女寄宿生。11月1日,中央書院(Government Central School)助理校長俾士(G. H. Piercy)成為新校長。俾士注重學業成績,該校學生在劍橋及牛津本地升學試(Cambridge and Oxford Local Examinations)中表現優異。
1891年,該校更名為“拔萃書室”(Diocesan School and Orphanage),以志新翼落成之慶。1892年,所有在讀女生轉入莊士東女士(Ms. Johnstone)創立的菲莉女校(Fairlea Girls' School,即協恩中學前身),拔萃書室成為一所男校。1899年,拔萃女書室於般含道玫瑰村(Rose Villas)開幕,荷嘉女士(Ms. R. Hawker)擔任首席教師。
二十世紀前期
1902年,拔萃書室易名為“拔萃男書室”(Diocesan Boys' School and Orphanage)。1917年,俾士先生退休,繼任者費瑟士東牧師(Rev. W. T. Featherstone)引入學生長(Prefects' System)、社堂(House System)及演講日(Speech Day)等制度。費氏還計畫將校舍由般含道遷往旺角的一處山頭。1927年,新校舍竣工在即,英軍徵用新校舍一年,然亦協助完成了最後工段。1930年,費瑟士東牧師因故辭職。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拔萃男書院顯示出對南京國民政府的高度支持。1938年1月,“拔萃擦鞋團”在當時校長舒展牧師(Rev. C. B. R. Sargent)的俞允下成立。團員奔走港九,為國民政府募款。1939年,新任校長葛賓(G. A. Goodban)委任一日籍台灣學生為首席學生長,甚至導致集體罷課。
1941年,日軍占領香港。葛賓及大部分教職員皆遭遣往集中營,校舍改為日軍醫院之用。
戰後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二次大戰終結。同年11月,占據校舍的最後一批日軍被俘。校舍在英軍視察、清理後,由資深教師楊俊成(J. L. Youngsaye)於1946年3月21日負責接收。校長之職先後由張奧偉(O. V. Cheung)與孟克士(Mr. B. J. Monks)署理。1947年11月19日,葛賓休假完畢,由英國返港。隨後的聖誕假期中,學校開始大幅度維修。1949年,設立俾士挑戰盾(Piercy Challenge Shield),各社堂始以前任校長命名。1950年代初,學校計畫增建體育館、美術室、科學翼等設施。
1955年,葛賓先生宣布離職,施玉麒牧師(Canon G. S. Zimmern)接任校長。作為首位擔任校長的本地校友,施牧師發動了多項改革。首先,他積極向社會中下階層招生,淡除了該校傳統的貴族化形象。其次,他強調中華文化教育,削減了該校的殖民主義色彩。施牧師還於1955年首次舉辦了賣物會(Garden Fete)。
1961年,在職教師郭慎墀(Mr. S. J. Lowcock)擔任校長,學校進入田徑運動興盛期。郭氏重組行政機制以改善效率,又大量增聘教師。1969年,拔萃國小(Diocesan Preparatory School)成立。
另在新翼與新新翼之間,與新翼與蔡明山夫人教學樓交界處之間,設有一條繞過新新翼大樓、直通大草地的小路,由於該地為學校園藝種植場,因而被稱為「花王路」,閒人不得擅進。蔡明山夫人教學樓(Mrs. Tsai Ming Sang Building) 蔡明山夫人教學樓原稱校園改善計畫大樓(School Improvement Programme/SIP Building),於2005年9月落成啟用,直至2007年校方得蔡明山夫人捐款一千萬港元而改為現稱。大樓原址為學校網球場,後建成由2層的教學翼(課室38-47)及3層高的特別室翼組成的「L」形布局大樓,分別連線新新翼及主樓北座西翼。本大樓亦是千禧建築群中第二幢落成的大樓(第一幢落成的是國小部大樓),設計上強調透明與開放。本大樓的教室一般編配予高年級的學生,大樓主要設施及樓層分布如下:
特別室翼(南接新新翼)
教學翼(東面為主樓北座西翼)
地面
地理室、視覺藝術室、創意實驗室/藝術展覽室、儲物室、籃球及網球場更衣室
有蓋操場
1樓
二號物理實驗室、基礎科學實驗室、二號語言實驗室、醫療室、洗手間
課室38-42(G12D、G12P、G12S、G12M、G12J)
2樓
三號多媒體學習中心、資訊科技支援辦公室、三號電腦室、學校行政及管理系統後勤室、儲物室、洗手間
課室43-47(U6A、U6B、U6C、U6D、G12T)
3樓
三號及四號教員室、會議室、洗手間
空中花園(Sky Garden)
在蔡明山夫人教學樓與李德義大樓之間,設有兩個網球場。
李德義大樓(Samuel Tak Lee Building)
李德義大樓是一座新宿舍及綜合康體設施大樓,造價達1億1000萬港元,由企業家兼校友李德義捐款7000萬元冠名興建。大樓於2007年11月奠基,於2008年9月2日正式啟用。李德義大樓位處太子道西對上的斜坡,臨近學校的太子道長樓梯出入口,橫跨目前長樓梯的終點,亦因如此,該大樓興建難度極高,甚至在興建過程中加建了臨時樓梯供學生暫時使用,避免造成危險。此外,大樓亦是中學部唯一一幢未有統一樓層的大樓,李德義大樓的正門入口位於校園地下,但按照該大樓的樓層分布則屬於3樓。李德義大樓由3M層以上的宿舍及3樓以下的綜合康體設施兩部分構成,針對宿舍保全問題,校方一反其一貫「開放校園」的校園設施政策,採取嚴密的保全措施,在前往3M層(宿舍入口)以上的樓梯全部加設保全大閘,禁止日校學生進入;相反,對3樓以下的綜合康體設施部分則全面開放。另一方面,由於大樓本身高度甚高,加上已處於山坡之上,因此各宿舍房間均享有非常優越開揚的景觀,北座房間可望見獅子山等九龍山麓,而南座房間則可望見整個拔萃校園。以景觀論,宿舍房間甚至比附近九龍塘區的豪宅單位有過之而無不及,亦因大樓設計周到,讓其獲得了2007年香港建築師學會全年境內建築大獎。目前大樓在9樓向北面一方有一大樓的英文名稱「Samuel Tak Lee Building」的立體字樣,而具體的設施及樓層分布如下:
每年拔萃男書院各合唱團及樂團皆於香港校際音樂節取得卓越的成績,當中高級組的男聲及與拔萃女書院組成的混聲合唱團更連續多年獲得香港校際音樂節的最佳合唱團之獎項,成為香港政府指定合唱團之一。拔萃合唱團過往多次為政府的官式活動演出,當中包括在香港回歸紀念日和中國國慶日升旗典禮中領唱國歌、以及於2008年北京奧運香港區火炬傳遞儀式中領唱主題曲《We are ready》等。拔萃男書院男聲合唱團亦曾於2009年獲邀前往北京國家大劇院參與其《八月合唱節》的專場演出。此外,拔萃男書院的合唱團每年亦會遠赴世界各地,參加國際比賽,包括世界合唱比賽、德國布拉姆斯合唱節等,並在多個組別取得世界冠軍的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