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矢啖睛

拔矢啖睛

“拔矢啖睛”選自名著《三國演義》第十八回 賈文和料敵決勝 夏侯惇拔矢啖睛。說是夏侯惇領兵救援劉備,攻擊呂布,正與呂布手下高順的軍隊相遇,便挺槍出馬與高順交戰。兩人大戰有四五十合,高順抵敵不住,敗下陣來。夏侯惇縱馬追趕,高順繞著軍陣逃跑。夏侯惇也繞著軍陣追他。高順陣上有個叫曹性的將領看見,暗地拈弓搭箭,看夏侯惇近了,一箭射去,正中夏侯惇左目。夏侯惇大叫一聲,急用手拔箭,不想連眼珠撥出,於是大呼曰:“父精母血,不可棄也!”於是便放進嘴裡吃掉了,挺槍縱馬,直取曹性。曹性不及提防,早被一槍搠透面門,死於馬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拔矢啖睛
  • 外文名:Unplug the arrow arrow on the eye to eat
  • 出處:《三國演義
  • 人物:夏侯惇
原文,人物,

原文

先說夏侯惇挺槍出馬搦呂布戰。高順出馬大罵夏侯惇,惇大怒。兩馬相交,戰四五十合,高順敗走。惇縱馬趕去。順不敢入陣,繞陣而走。惇不捨,盡力追之。陣中曹性看見,縱馬出陣,拈弓搭箭,夏侯惇將近,性一箭正中惇左目。惇拔箭,帶出眼睛。惇大呼曰:“父精母血,不可棄之!”於口內啖之,不趕高順,只取曹性,一槍搠透面門,死於馬下。史官贊夏侯惇拔矢啖睛詩曰:
開疆展土夏侯惇,槍戟叢中敵萬軍。
拔矢去眸枯一目,啖睛忿氣喚雙親。
忠心為把黎民救,雪恨平將逆賊吞。
孤月獨明勘比論,至今功跡照乾坤。
夏侯惇殺了曹性,縱馬便回。高順卻從背後趕來,呂布軍馬一齊都上,曹軍大敗。夏侯淵救兄而走。呂虔、李典將敗軍退去濟北下寨。高順得勝,引軍回擊玄德。

人物

夏侯惇(?-220年),字元讓,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曹魏開國元勛,西漢開國元勛夏侯嬰的後代。
少年時以勇氣聞名於鄉里。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將領之一。多次為曹操鎮守後方,曾率軍民阻斷太壽河水,築陂塘灌溉農田,使百姓受益,功勳卓著。歷任折衝校尉、濟陰太守、建武將軍,官至大將軍,封高安鄉侯,追謚忠侯。
夏侯惇一生雖多在軍旅,但仍不忘治學。他常親自迎師,虛心求教。他為人儉樸,所得賞賜全部分給將士。一生不置產業,至死家無餘財。
拔矢啖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