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拔河兮:脫貧攻堅臨潭記
- 作者:高凱
- 文學體裁:報告文學
- 首版時間:2020年10月
- 字數:157000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拔河兮:脫貧攻堅臨潭記》以臨潭600年的拔河史為文化背景,深情關注臨潭扶貧一線,真實繪就了一幅臨潭以“內生動力”脫貧攻堅的全景圖。全書由七章組成,第一章《拔河詩箋》勾勒了臨潭縣歷史文化,探尋了臨潭的貧困根源和貧困現狀;第二章《在困境中突圍》,記述了精準扶貧前洮濱鎮八個村民眾上訪的過程;第三章《合作社又來了》以許多生動的故事介紹了合作社扶貧模式;第四章《許多小家庭都是多民族》講述了多民族家庭脫貧和民族幹部的扶貧工作;第五章《擰成一股繩》反映了社會各界援建臨潭的典型事例和人物;第六章《寄托在孩子身上的夢想》反映了臨潭縣教育扶貧的成績;第七章《文學的光照》詮釋了中國作協“文化助力,文學潤心,扶志扶智”扶貧理念的文化內涵,講述了中國作協扶貧幹部的生動故事。
作品目錄
引子 第一章 拔河詩箋 第二章 困境中的突圍 第三章 合作社又來了 第四章 許多小家庭都是多民族 第五章 擰成一股繩 第六章 寄托在孩子身上的夢想 第七章 文學的光照 尾聲 啊日嗷,拔河去 後記 |
創作背景
2019年9月19日,高凱在北京參加了中國作協組織召開的脫貧攻堅形勢政策報告會,以及“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啟動座談會。中國作協領導寄望作家們深入脫貧攻堅第一線,用手中的筆為這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件留下文學記錄。會議結束後,高凱先去了西安,之後回到蘭州稍事休整。國慶節剛過,他就帶著簡單的換洗衣物和手提電腦出現在了臨潭縣城。在參與此次創作工程的所有作家中,高凱幾乎是最早到達採訪目的地的作家之一。
在縣城看了三天材料後,高凱就迫不及待地下鄉了。臨潭地處山區,山路彎曲,難走費時,因此採訪從一開始就定下了以臨潭和卓尼縣城兩地為“據點”、向八方進行輻射式深入的方案。每天清晨,高凱與隨行幹部進村下鄉,晚上趕回縣城整理筆記,同時著手初稿寫作,一天有約三分之二的時間花在往返路上。因此,每到一個鄉鎮,高凱都想抓住有限的時間,儘可能採訪更多典型和鮮活的故事。連續一個半月,他先後採訪了臨潭縣村民、村幹部300多位,各式各樣的十幾萬字速記寫滿了整整四大本。他想通過自己的寫作理出一個答案:臨潭的窮與這裡到底有什麼關係?幾百年、幾十年來生活在臨潭的人們又是怎樣世代艱難地與窮困作著鬥爭?2020年初,《拔河兮:脫貧攻堅臨潭記》的初稿寫作終於全部告結。
作品鑑賞
在《拔河兮:脫貧攻堅臨潭記》里,作者總結了造成臨潭貧困的地理與歷史根由,寫到了這裡曾普遍存在的大齡文盲問題。沒有文化,連扶貧政策都理解不了,談何其他?他也寫了新時期8個村“上訪”主動要求脫貧的故事,寫了少數民族聚居區脫貧工作的不易,寫了教育正在如何深刻影響著這裡的下一代。作者還寫了外地和中央對臨潭的幫扶,特別是寫到了這裡建起的中國作家創作基地。中國作協自1998年拉起臨潭的手之後,由一屆屆領導班子和一輪輪派遣幹部、作家們組成的接力扶貧隊伍,通過獨特的“點穴式”扶貧,持續地對臨潭給予人、財、物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重點推進,使“文化潤心、文學助力、扶志扶智”的理念在當地深入人心,使貧困人群的精神能量得以激活。中國作協的扶貧幹部克服困難、深入調查研究,為扶貧方案的規劃和實施出謀劃策,並努力改善當地教育情況,同時通過發現、培養和扶持當地的青年作家,使臨潭變成了一個文學的富礦,一個擁有了自己的文化產業並能為更多人提供更好生活的地方。
該書寫出了臨潭脫貧的方方面面,既有臨潭的現在和過去,也有人們長年同貧困鬥爭的內心世界以及對未來的期許。最後一章正是全書的主旨所在。在這部分里,作者集中筆墨書寫回顧了中國作協20多年來用文學助力扶貧的漫漫歷程,把許許多多曾經參與和見證臨潭扶貧工作的中國作協領導和幹部、作家以及普通人的名字,都一一寫進了這部記錄臨潭脫貧歷史的報告文學中,將他們的堅韌不拔與臨潭取得的巨大變化寫到了一起。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21年1月24日,《拔河兮:脫貧攻堅臨潭記》入選《中華讀書報》推薦的2021開年值得關注的文學和少兒圖書40種。
出版信息
書名 |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ISBN |
---|---|---|---|
《拔河兮:脫貧攻堅臨潭記》 | 2020年10月 | 春風文藝出版社 | 978-7-5313-586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