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毒散(學名:Sida szechuensis Matsuda)是錦葵科黃花棯屬植物。直立亞灌木,高約1米,小枝被星狀長柔毛。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直立亞灌木,高約1米,小枝被星狀長柔毛。葉二型,下部生的寬菱形至扇形,長2.5-5厘米,寬近似,先端短尖至渾圓,基部楔形,邊緣具2齒,上部生的長圓狀橢圓形至長圓形,長2-3厘米,兩端鈍至渾圓,上面疏被星狀毛或糙伏毛至幾無毛,下面密被灰色星狀氈毛;葉柄長5-10毫米,被星狀柔毛;托葉鑽形,較短於葉柄。
花單生或簇生於小枝端,花梗長約1厘米,密被星狀粘毛,中部以上具節;萼杯狀,長約7毫米,裂片三角形,疏被星狀柔毛;花黃色,直徑1-1.5厘米,花瓣倒卵形,長約8毫米;雄蕊柱長約5毫米,被長硬毛。果近圓球形,直徑約6毫米,分果爿8-9,疏被星狀柔毛,具短芒;種子黑褐色,平滑,長2毫米,種臍被白色柔毛。花期6-11月。
生長環境
常見於荒坡灌叢、松林邊、路旁和溝谷邊。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湖北、四川、貴州、雲南、福建、台灣、廣東、廣西、海南。
主要價值
其莖皮富含纖維,供織繩索料,可加工成人造棉作墊充料。全草可作藥用,有消炎拔毒生肌之功,治急性扁桃體炎、急性乳腺炎、腸炎、菌痢和跌打損傷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