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保男爵是張裕公司的第一任釀酒師。出生於維也納的拔保先生是奧匈帝國佛朗茨·約瑟夫家族的世襲男爵,其父是一位葡萄酒釀造專家,曾發明過測定葡萄的糖度表,人稱“拔保糖度表”。拔保在青年時期曾隨父親學過釀造葡萄酒,並在奧地利葡萄酒行業初試鋒芒,獲有奧匈帝國頒發的釀酒證書。1896年在奧國政府的推薦下,來到張裕公司任酒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拔保
- 出生地:奧地利維也納
- 性別:男
- 國籍:奧地利
- 職業:外交官員 釀酒師
簡介,背景,引進葡萄,張裕酒文化博物館館址,
簡介
來到張裕後,出生於釀酒世家的拔保出手不凡,他主持釀製的高月白蘭地、夜光杯、佐談經、瓊瑤漿等15種產品工藝各異,個性鮮明,很快風靡一時。1902年,拔保被委任為奧匈帝國駐煙臺領事館副領事,他乾脆將領事館搬到張裕,一邊釀酒一邊辦理外交。拔保在張裕十八年任期間,由於他是領事官的身份,領事官在哪裡,國旗就在哪裡,所以張裕大門上總是飄著一面奧國國旗。當地人迷惑不解,日子稍長,就成了張裕留下的眾多謎團之一了。拔保在張裕幹了18年,1914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才奉命回國。1919年,奧匈帝國解體後成立奧地利共和國,奧匈領事館也隨之閉館。
背景
要造好酒必須有好酒師,張弼士深明此理。於是,他決定聘請西方酒師,移植西方釀酒工藝。
清光緒19年(1893年),張弼士在南洋的一位西方友人舉薦一名叫俄林的英國酒師,據說釀酒技術很高,並久負聲望,張弼士即與他訂立了契約。次年,張弼土派人偕同俄林由南洋前往煙臺,不料路經上海時,酒師忽患牙痛病,因醫生誤診而喪命。第二位所聘酒師是荷蘭人雷德勿。這雷德勿自稱曾經國家考核,領有憑照,又有荷蘭銀行大班(總辦)證實確有其事。1895年,雷德勿將所釀製的酒樣寄到了新加坡,張弼士即請英國、荷蘭化驗師進行分析化驗。結果認為:所種葡萄的土質甚好,可惜發酵有問題,且配方也欠妥。雷德勿遂被張君解聘。
正在此時,奧國駐煙領事拔保毛遂自薦,願意領此重任。拔保1862年出生於維也納郊區的科勞斯·特莫哥伯地區,其父則是一位葡萄釀酒專家,曾發明過測定葡萄的糖度表,後人稱“拔保糖度表”。拔保青年時期,隨父親學過釀造葡萄酒,並在奧國葡萄酒廠做過事。後來,他受命為駐中國芝罘副領事,並於1896年在奧國政府的推薦下,來到張裕公司任酒師。
拔保一到任就顯示出非凡的才幹,他與公司總經理張成卿一道主持了張裕的初創階段,為張裕帶來了先進的釀酒技術。他在張裕公司工作的18年間,釀製的白蘭地、紅葡萄酒、白葡萄酒和瓊瑤漿等16個品種,至今仍在張裕的品種結構中占主導地位。
引進葡萄
當奧人酒師拔保來到張裕之初,張弼士的葡萄大引進計畫已著手實施。1895年,先是從美國購進兩千株葡萄試種,不料卻以失敗而告終。次年拔保從故鄉維也納運來葡萄品種苗64萬株,使出渾身解數精心蒔理,不想也只活了二三成,還是一副弱不禁風的樣子。
從幾次折騰中拔保總算悟出了道理:外來葡萄根甜,易遭蟲蝕,要除此弊,須另覓接根葡萄。他隨即又從維也納運來大量接根葡萄,成活率果然提高到十之八九。誰知不出三年,焦枯死亡現象又惡夢般地重現。
於是,拔保開始試著用當地野生葡萄做接根株苗,嫁接後的葡萄再沒讓張弼士和拔保失望。
幾年後,這些葡萄猶如擇父母優點長成的漂亮的“中西混血兒”,糖度高、出汁多、色素好,而且抗病、抗蟲、抗寒,葡萄家族的長處幾乎集於一身。
葡萄的名字也起得別致有趣,如大宛香、貴人香、阿芳香、玫瑰香,還有品麗珠、蛇龍珠、赤霞珠、醉詩南、夜光杯、瑪瑙紅,另有雷司令、李將軍、梅鹿輒等等,品種達124個。
此時,張裕東、西山葡萄園已栽植葡萄25萬餘株,形成了一個集國內外品種優點為一身的葡萄大家族,成了當時世界三大葡萄園之一。每當葡萄收穫季節,張裕便組織了一支葡萄挑子隊。葡萄園距離發酵廠區有十幾里路程,為了防備果粒擠壓,保持其新鮮、完整,葡萄挑子隊是最合適的運輸大隊。20幾個人走起來,甩手投足,整齊劃一,為煙臺增加一大景觀,常常使圍觀的煙臺人肅然起敬,連巡警也會不由得施以注目禮。
張裕酒文化博物館館址
作為奧匈領事館館址的張裕葡萄釀酒公司辦公樓,始建於19世紀80年代後期,為磚石結構,中西結合形制。1992年,該建築已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已經改建為張裕酒文化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