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馬

拒馬

拒馬 是一種木製的可以移動的障礙物,是一種障礙器材。夏商周三代便有了早期拒馬,即將木柱交叉固定成架子,架子上鑲嵌帶刃、刺。當時用以堵門,阻止行人通過,後來用於戰鬥,以阻止和遲滯敵人軍馬的行動,並可殺傷敵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拒馬
  • 特點:移動式築城障礙物
  • 最早記載:《通典·兵五》
  • 最早使用:夏商周
  • 作用:防騎兵
  • 材質:木、竹
簡介,特點,記載,作用,類別,演變,布陣,現代運用,著作中的拒馬,

簡介

古代作戰中使用的一種能移動的障礙物,系以木材做成人字架,將槍頭穿在橫木上,使槍尖向外,設於要害處,主要用以防禦騎兵突擊,故名拒馬槍。原木粗約60cm,槍使用3m左右的普通槍。在攻城戰和野戰也常使用這種拒馬槍。野戰時,多用在防禦一方,作為構築陣地時的輔助設施來使用,也常用來封鎖道路。
拒馬拒馬
北宋《武經總要》中所記載的一種拒馬木槍。這種拒馬槍,就是到了以戰車為主來對付騎兵衝鋒的明代,仍然普遍使用。拒馬木槍是把三支槍捆在一起的一種障礙物,不使用時,可以收成一根,所以在運輸方面比拒馬槍方便。槍的兩端是尖而銳的鐵制鋒刃,槍柄為木製,上面帶有連線多個拒馬木槍用的鐵鏈。使用時,把其中一支槍插入地面,用鐵鏈把幾支拒馬槍相互連線在一起,用以阻擋敵人的攻擊。在修築臨時防禦陣地時,不僅設定簡便迅速,而且有很強的防禦能力。

特點

拒馬一種移動式築城障礙物。因古代用其防騎兵而得名。中國古代兵書《六韜·虎韜》中就有用拒馬布陣設營的記載。現代拒馬用以防步兵、防坦克和防登入工具。有矩形、菱形和三角形3種。用木材、竹材、型鋼、鋼筋混凝土等製成,防步兵拒馬還張設有刺鐵絲。多為預先製作,臨時設定。它具有製作簡單、運輸方便、設定迅速等特點。
拒馬拒馬

記載

《通典·兵五》引《衛公兵法·攻守戰具》:“拒馬槍,以木徑二尺,長短隨事,十字鑿孔,縱橫安檢,長一,銳其端,可以塞城中門巷要路,人馬不得賓士。”
《宋史·郭諮傳》:“康定西征,諮上戰略,獻拒馬槍陣法。”
在明將戚繼光的《紀效新書》中,就記載有三支槍組合起來的這種便於攜帶的拒馬槍。

作用

由於攻堅作業時,騎兵部隊很難助攻,但守方隨時有可能以騎兵迅速衝出城,快速消滅攻城部隊,因之,防範城內騎兵的突襲只能仰賴一些障礙物,而拒馬槍就是其中一種,利用一支較粗的軸木,將槍穿插其中,以防止馬的衝擊。古時打仗,盾兵立,槍兵從盾間刺馬兵,馬兵速度越快,撞上長槍死得越慘,馬兵必死無疑,古時稱此為拒馬戰術。
拒馬拒馬

類別

矩形拒馬是用一根長3米的橫桿(多為木、竹),將3個十字形腳架並列連線在一起,四周張設有刺鐵絲而構成的防步兵障礙物。多用以阻塞道路、街巷障礙物中的通路和加強其他障礙物。
菱形拒馬有防坦克、防步兵和防登入工具的3種。
防坦克菱形拒馬一般用3根2米長的型鋼(或鋼筋混凝土構件)成十字形交叉連線而成。設定時成3~4列交錯配置。為防止敵人移動,可將拒馬用有刺鐵絲互相連線或用樁將其固定在地面上。
防步兵菱形拒馬是用3根兩端削尖的小圓木互相垂直地綑紮成骨架,並在小圓木尖端張設有刺鐵絲而製成。用以封閉通路時,小圓木長1.5米;用以堵塞塹壕、交通壕時,小圓木長1~1.2米。
防登入工具菱形拒馬是用3根2~3米長的型鋼製作的,其結構與
防坦克菱形拒馬相同。為了能刺穿敵登入工具的底部,型鋼末端可製成尖形。
拒馬拒馬
三角形拒馬是用木、竹、角鋼等材料製成三角形骨架,並張設有刺鐵絲而成。用於防步兵的,適於設定在小於15°的斜坡上;用於防登入兵和登入工具的,通常設定在高潮水深不大於2米、土質堅硬的淺水地域或海灘上。為增加其穩定性,拒馬中可填充石塊或混凝土塊等重物。

演變

拒馬者,阻攔戰馬之障礙物也。拒馬槍的源流,是類似鹿角木的一種定置式障礙物。鹿角木外形很像分叉的鹿角,木前端削成銳尖,是布設在城外阻擋敵人接近城牆的一種障礙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開始使用了與此類似的障礙物。但是,設定後,就不能再移動。由於是用於野戰陣地,所以用量很大。在機動性很強的騎兵出現之後,用以阻抗騎兵,移動式拒馬槍應運而生。這一點要比一次性的鹿角木進步了許多。三代便有了早期拒馬,即將木柱交叉固定成架子,架子上鑲嵌帶刃帶刺之尖銳物事(銅刀或石刀)。
戰國墨家將拒馬叫做“銳鑱”,《墨子》中專門有一篇《備蛾傅》論“銳鑱”戰法:蛾傅者,敵軍士兵飛蛾螞蟻般湧來也,當此時,沿途布銳鑱五行,行間距三尺,根部埋三尺,尖錐長尺五,可阻敵前進。戰國中期,拒馬發展為鐵矛為頭(後世稱為拒馬槍),以堅實木料為固定支架,架上再固定六到十支鐵矛,遍布敵來路使其騎兵不能馳騁。曠野大戰,這種拒馬數量畢竟有限,便很少使用,倒是城池設防,拒馬大有用處。
康定西征,諮上戰略,獻《拒馬槍陣法》,其制利山川險隘,以騎士試上前,擢通判鎮戎軍,募兵教習。會三司議均稅法,知諫院歐陽修言,惟諮方田法簡而易行,詔諮與孫琳均蔡州上蔡縣稅。以母憂免官。用宰相呂夷簡薦,起為崇儀副使、提舉黃御河堤岸。
明軍守遼東廣寧時,魏學曾又作改進——每2輛中設拒馬槍1架,填塞間隙,車架上下用棉絮布帳圍之,可以防避矢石,車上載佛朗機2挺,下置雷飛炮,快槍各6桿,每架拒馬槍上樹長槍12柄,下置雷飛炮,快槍各6桿,每車用卒25名。孫承宗車營所用偏廂車大致與之相同。

布陣

大凡以步兵對敵戰車、騎兵作戰時,必須依託丘陵、險隘或林木叢生之地形而戰,才能取得勝利。倘若遇到開闊無險的地形,必須使用拒馬槍排成方陣,置步兵於陣內,再把騎、步兵分別編為駐隊和戰隊交替戰守。駐隊守陣時,戰隊出戰;戰隊守陣時,駐隊出戰。當敵人攻我一面時,我就從兩翼出擊,側襲進攻之敵;敵人攻我兩面時,我就分兵迂迴敵後襲擊之;敵人攻我四面時,我就列成圓陣,分兵四面奮力阻擊之。敵人如果敗走,我就立即使用騎兵追擊之,而今步兵隨後跟進,這是步兵對敵車騎兵作戰的必勝戰法。誠如兵法所說:“步兵與車、騎兵作戰,必須憑據丘陵、險要地形列陣,如無險要可資利用,就令我士卒製作行馬、木蒺藜作為屏障。”
拒馬防民眾抗議拒馬防民眾抗議

現代運用

1、中新網2007年11月16日電據“中央社”報導,為防範宣判結果引發雙方陣營人馬滋擾,高雄市警方上午在法院外圍架起拒馬,並增派警力嚴陣以待。法院前方明誠三路與外圍的南屏路、龍德路口都以雙層拒馬阻絕,在明誠三路與南屏路口、明誠三路與龍德路口架設大型螢幕播放法院判決實況。大批警力在拒馬前後戒護,進出人員管制嚴格。高雄市副市長邱太三及多名市議員穿過警戒區、拒馬,進入法庭聆聽判決。
2、2007年8月以前,台灣衛生主管部門修改法案,將準許進口含有瘦肉精的美國豬肉,而島內養豬農民仍不得使用瘦肉精。2007年8月21日,台灣養豬農民在台北舉行抗議活動,警方設立拒馬防止抗議者衝進“衛生署”。

著作中的拒馬

1、劉基劉伯溫)《兵法心要》——車營法:“凡車營法,車每五十步一乘,每百步取一乘為戰車。車中出戰隊。其車子營及外營橫排,牛在當中,拒馬槍在外。仍連車轅為左右廂和門。”
2、《大宋之神箭無敵》——“見填壕成功,最靠近城門的幾十輛‘尖頭木驢車’中迅速搶出幾百個手持長槍、軸木的軍士,他們冒著箭雨熟練地將長槍穿插在軸木中,然後一排排地斜立在城門的不遠處。這就是拒馬槍,如果攻城部隊在登梯攻城時,城內突然衝出一隊騎兵來,那將是攻城部隊的噩夢。而拒馬槍則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