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合唱》是“中國當代作家”系列叢書之一。本套“中國當代作家”系列叢書遴選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後期以來成就突出、風格鮮明、有廣泛影響力的作家,對他們的作品進行全面的梳理、歸納和擇取;每位作家的作品為一系列,各系列卷數不等,每卷以其中某篇傷口的標題命名。本套叢書一共收入了作者的八部作品。從一九八零年代中期的《厚土》開始,到最近的一些隨筆為止,大致選了二十年以內的文字。
基本介紹
- 書名:拒絕合唱
- 作者:李銳
- ISBN:7532919803
- 類別:人文
- 出版社:山東文藝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2-9-1
基本信息,內容提要,作者簡介,目錄,序言,
基本信息
作者:李銳 著
出版社:山東文藝出版社
ISBN:7532919803
印次:1
紙張:膠版紙 出版日期:2002-9-1
字數:164000
版次:1
內容提要
一、中國理應有這樣一套文庫:首先是它的內在品質能夠經得起時間的檢驗,其次它屬於印刷精美的普及型小開本,共低價位能真正的民眾的書架著想。
二、文庫存本需要囊括這樣的作家:他的作品不必說成“當代經典”,但可以說“埋頭向經典”;即使在未來數位化的文學史上,也起碼會是閃爍的游標難以繞開的符號,是不可刪除的部分。
三、考慮到時間對於選擇的不可替代性,一般要求入選作家的“文齡”在二十年以上。一旦選定,即分階段出版其全部作品。
四、在一次次文化和藝術的潮起潮落中,他們以其頑強探索,終成為不深的文學島嶼,形成了自己積極而高雅的精神氣質與藝術格調。
五、放到世界文化版圖上考察,可以看出他們的創作植根於東方,其作品與優秀的民族文化呈現出明星的傳承關係。
在眾聲喧譁、泥沙俱下的時下文壇上,我們謹以如上的認識,來表達自己的文化責任感和藝術自信心。
這套文庫的大門正在進一步敞開,它的門檻也將進一步墊高:所有這一切豪志,都有懶於我們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和努力,更有賴於廣大作家和讀者的密切合作。
作者簡介
李銳,男,1950年9月生於北京,祖籍四川自貢。1966年畢業於北京楊閘中學。1969年1月到山西呂梁山區插隊落戶,先後做過六年農民,兩年半工人。1977年調入《山西文學》編輯部。先後擔任編輯部主任、副主編。1984年畢業於遼寧大學中文函授部。1988年12月當選為山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1974年發表第一篇小說。迄今已發表種類作品百餘萬字。系列小說《厚土》為作者影響較大的作品,曾獲第八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第十二屆台灣《中國時報》文學獎。出版有小說集:《丟失的長命鎖》、《紅房子》、《厚土》、《傳說之死》。長篇小說:《舊址》、《無風之樹》、《萬里無雲》、《銀城故事》。另有散文隨筆集:《拒絕合唱》、《不是因為自信》、《另一種紀念碑》出版。和外國作家的作品被翻譯成中文一樣,李銳作品也曾先後被翻譯成瑞典文、英文、法文、日文、德文、荷蘭文等多種文字出版。
目錄
總序
前言
第一輯 閱讀世界(遊記)
寂靜的高緯度——北歐散記
永失家園
走進台北
永失“故居”——托爾斯泰的另一種啟示
無奈的旅遊者
留下的,留不下的
莽莽孔林
山歌好唱難開口
難以詩化的自然
一個“人”的遭遇
採風者的尷尬
卻望呂梁是故鄉
客居的城市
出入山河
第二輯 私人記憶(回憶)
眼鏡裡邊的世界
八姑
范素雲
畫家和他的妻子
舊景
難題
看海
手抄的第一本書
去遠方
“隊里有了新機器”
插隊趣聞三則
老林溝的故事
生死與共——悼念汪曾祺先生
告別
閱讀死亡——悼念文友彭志明
平常的日子——寫給台灣的朋友們
生日
寫景和抒情
走過運河
第三輯 講完故事以後(序跋)
生命的報償
自語
一種自覺
冰冷的時間
從冬天到冬天
追逐白馬
漂流的故事——為蔣韻將來的書而序
純淨的眼睛,純粹的語言
傍晚的炊煙
比常識再進一步——代後記
《銀城故事》訪談——代後記
心上的秋天——代序
第四輯 風雨入窗(隨筆、雜談)
中國文人的“慢性鄉土病”——由“憫農”與“田園”談起
虛無之海,精神之塔——對魯迅先生的自白
燃燒絕望的龔自珍——對一個詩人的疏遠和接近
經久耐讀的福克納
神話破滅之後的獲得與悲哀
景下天湖西
自己的歌哭
等待小說
答《黃河》問
關於《舊址》的問答——筆答梁麗芳教授
錯亂的角色
被剝奪與被掩飾的
要么都高舉。要么都下跪?
拒絕合唱
生命的歌哭
鋤禾日當午”及其他
痛苦萬狀為哪樁——流行歌星臉譜印象
關於“外向型小說”的作法
人的寓言——關於《菊豆》的聯想
毛進自己的風景——趙際灤現代水墨畫聯想
所謂世紀末
終於過了青春期的美國
記住歷史,記住苦難——從幾本知青回憶錄想到的(之一)
痛苦的相同與不同——從幾本知青回憶錄想到的(之二)
被割斷和被誤會的
艱難的理想和理想的艱難
不是因為自信
生活在“別處”?
婦女角色?
不同的人潮
李銳作品年表
序言
這是我的第一本隨筆集。是在十幾年的時間裡陸續寫出來的,篩選出其中的七十餘篇集成一冊,也只有這薄薄的一本,二十餘萬字。這些文字中的絕大部分都是一九八九年以後寫的。現在回想起來,之所以這幾年才寫起散文隨筆,是因為忽然間有了寫散文的情懷。這情懷不是因為閒適,不是因為散淡,更不是因為有了學問的餘墨,而是因為欲說還休,因為一下子有許多如水的秋陽涌到心裡來。
為了讀起來方便,我把它們大致分為五輯:第一輯是遊記,準確地說應當是因為游訪而弓l出的感想。第二輯是序和跋,有為自己的書寫的,也有為別人的書寫的。第三輯是記人的,記別人也記自己;其中有關女兒的三篇也許可以拿下一兩篇來,可我實在不捨。第四輯是文學隨筆。第五輯是一些雜談。
依我之見,一切好藝術和好文學都是在人類文明外套的極限之外,無意中碰破的傷口或無意中得到的歡樂。可現在滿眼戶斤見,到處是故意製造的傷口,到處是精心包裝的美麗,凡是會背誦幾句廣告語的就都可以堂而皇之地來談論文學:專制的,陳腐的,油滑的,市儈的,永遠“新”的,永遠“後”的,永遠站在“舶來”的船上不能上岸可又要指天畫地的,永遠面朝黃土死守祖業不承認有大海的,永遠以人民幣的面值衡量人生衡量藝術衡量一切的。聲音之多,音調之雜,有如一個夏日的蛙塘。於是,又有人出來要大家以寬容之心容忍這一切,傾聽這一切,接受這一切。時至今日,我實在想不出接受了一切苦難和醜惡的中國,還有什麼是不能接受、不能容忍的。我也實在想不出可以接受容忍一切的人間天堂到底是個什麼樣子。我想,作為社會行為的準則,寬容這個詞和民主、自由一樣,是用不著討論的公理。可真正的問題是:如果你真是一個精神的信守者,如果你真是一個藝術的追求者,你必定不會是一個能發出各種音調的全頻道的乖巧的收音機,你也必定不會拿十全大補一類的藥方或者滿漢全席一類的菜譜去哄人。在我們這個政治至上的社會裡,不加界定不看對象的寬容,如果不是淪為特權者的同謀,也往往變成逃避者的盾牌。我不大明白,像這類南轅北轍離文學甚遠的話題,為什麼一次又一次地在文壇上颳起。再比如,近來有人提出了要堅守知識分子的批判精神和對人的關懷,又有人提出要堅持“理想”,於是就有人說唱唱卡拉OK追追“星”其實挺好的,甚至有人乾脆打出一面“平民主義”的大旗來。(順便說一句,我不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我也不希望非得站成一排齊聲朗誦,如果一定要選擇一個主義才有發言權的話,我寧願選擇懷疑主義。)其實,凡俗生活的合理性也是用不著討論的,如果把凡俗生活都視為精神之敵,都置之死地,那這個星球上就不該有活著的人了,沒有活著的人,豈不是取消了一切討論的可能和必要?在這裡真正的問題是:肯定凡俗不是肯定庸俗,肯定市民不是肯定市儈。尤其是當權力和金錢合謀取消精神、淹沒情感和良知的時候,無孔不入的庸俗,無利不趨也無恥之尤的市儈,是比權力和金錢的合謀更危險也更令人厭惡的東西。當此時,作為一個有自尊的人,你必然會有自己無法迴避的取捨。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有人要為中國十幾億平民寫小說。聽罷此言,真是由衷地感到咱們這個文壇上言說的混亂。這樣說話已經遠遠地超出了文學之外,已經像是一句氣話了。仔細想一想,真正的平民有誰需要別人替他去立言嗎?而一心要為平民立言的人,一心以為可以給平民立言的人,他還是平民嗎?動不動就聲稱要為十幾億人立言,這哪裡還是平民敢去奢望的權威?在中國只有毛澤東才有過這種最高權威,對此,我們應該十分清醒,在經過了“文革”浩劫之後就更應該清醒。行文至此,除了言說的混亂而外,也真是感到言說的困難。我們為什麼總是把文學之外的問題拉到文學裡來認真地爭吵,而又總是把文學自己的問題推給政治制度、推給文化傳統、推給任何一個“新”的或是“後”的什麼理論呢?我們什麼時候能真的為文學爭吵一次呢?面對著種種南轅北轍的“對話”,面對著種種黑白顛倒的爭論,如果真的永遠把自己的耳朵和嘴巴交出去寬容,交出去“站隊”,你真不知道還要聽到些什麼又說出些什麼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