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點選擇:縣域發展戰略思考與規劃對策

覃盟琳在《拐點》中帶領我們破除城市化中各類問題的迷霧,帶領讀者和廣大的規劃學者適時適地走向理想中的田園之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拐點選擇:縣域發展戰略思考與規劃對策
  • 出版社:廣西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
  • 頁數:245頁
  • 開本:16
  • 品牌:廣西人民
  • 作者:覃萌琳
  • 出版日期:2012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19075159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在高速的城市化中把握髮展的“黃金”拐點。

作者簡介

覃盟琳,廣西大學土木建築工程學院建築規劃系碩士生導師,工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生態城市規劃設計理論、城市發展戰略規劃理論、城市發展戰略規劃理論。主持參與了《登封城市發展戰略規劃》、《重慶市黔江區城鄉總體規劃》、欽州三娘灣濱海新概念性總體規劃》等二十多項規劃設計項目並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0餘篇,出版專著1本。

圖書目錄

第一篇 潮流與衝擊
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下縣域發展大勢 (3)
第一節 縣域索源 (3)
一、縣域起源 (3)
二、縣域內涵 (5)
三、縣域重要性 (13)
第二節 國外縣域發展概況 (18)
一、國外主要國家縣域發展概況 (19)
二、國外縣域發展特點 (25)
第三節 中國縣域發展特徵 (30)
一、中國縣域概況 (30)
二、中國縣域總體特徵 (32)
三、中國縣域發展模式 (38)
第二章 傳統模式下縣域發展新挑戰 (48)
第一節 保守與開放的內外糾結 (48)
一、保守仍是“主流” (49)
二、保守是發展的攔路虎 (50)
三、縣域發展第一波———開放思想 (51)
第二節 傳統與創新的新舊碰撞 (56)
一、傳統發展制約縣域發展 (56)拐點選擇———縣域發展戰略思考與規劃對策
二、創新發展引領時代潮流 (59)
三、縣域發展第二波———創新驅動 (61)
第三節 唯GDP論與可持續增長的“人”物博弈 (63)
一、GDP 焦慮症病得不輕 (64)
二、唯 GDP 論窮途末路 (65)
三、縣域發展第三波———可持續發展 (67)
第四節 效率與公平的艱難取捨 (69)
一、效率優先 (69)
二、公平共享 (70)
三、縣域發展第四波———公平與效率並驅 (72)
第五節 利益與責任的痛苦平衡 (74)
一、縣域發展的利益取向 (74)
二、縣域發展的責任體現 (75)
三、縣域發展第五波———利益與責任兼顧 (77)
第二篇 困境與機遇
第三章 發展轉型下縣域發展新要求 (81)
第一節 經濟轉型 (82)
一、經濟轉型勢不可擋 (82)
二、集約經濟大勢所趨 (85)
三、經濟轉型困難重重 (86)
第二節 社會轉型 (90)
一、社會轉型勢在必行 (90)
二、和諧社會人心所向 (92)
三、社會轉型困境多多 (94)
第三節 管理轉型 (95)
一、全能型政府角色不明 (95)
二、服務型政府深得人心 (99)
三、傳統管理模式仍有大市場 (100)
第四節 環境轉型 (102)
一、生態環境承載不堪重負 (103)
2目 錄
二、生態文明凸顯人類文明 (106)
三、環境轉型阻力巨大 (110)
第五節 文化轉型 (112)
一、不少文化現象俗不可耐 (112)
二、優秀文化傳承引領 (118)
三、文化轉型難得重視 (119)
第四章 多重機遇疊加下縣域發展新拐點 (122)
第一節 全球化———拐點已現 (123)
一、市場全球化擴張軌跡彎曲度 (123)
二、技術全球化改變軌跡平滑度 (125)
三、資源全球化移動軌跡軸心 (126)
四、縣域進入主導自身發展軌跡時代 (127)
第二節 創新思考中前行———方向選擇 (128)
一、本原性發展創新思考 (129)
二、包容性發展創新思考 (132)
三、順勢性發展創新思考 (134)
第三篇 跨越———縣域發展新探索
第五章 廣西縣域發展的戰略觀察 (139)
第一節 廣西縣域發展歷史方位 (139)
一、廣西縣域發展基本特徵 (140)
二、廣西縣域發展形勢 (145)
第二節 廣西縣域發展形勢 (149)
一、國家戰略給於強勁動力 (149)
二、區域經濟一體化攜手前行 (154)
三、廣西縣域進入跨越發展期 (156)
第三節 廣西縣域發展的戰略選擇 (158)
一、廣西縣域曾錯失的幾個機遇 (158)
二、當前廣西縣域發展的戰略選擇 (159)
第六章 服務國家發展戰略 (161)
3拐點選擇———縣域發展戰略思考與規劃對策
第一節 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理念 (161)
第二節 案例 1 (161)
一、寧明發展的服務國家背景 (162)
二、寧明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的具體落實 (166)
第七章 融入對接發展戰略 (172)
第一節 融入對接發展戰略理念 (172)
第二節 案例 2 (173)
一、扶綏發展的融入對接背景 (173)
二、扶綏融入對接發展戰略的具體落實 (177)
第八章 責任先導發展戰略 (191)
第一節 責任式發展戰略理念 (191)
第二節 案例 3 (191)
一、凌雲發展的責任先導背景 (192)
二、凌雲責任先導發展戰略的具體落實 (194)
第九章 特殊類型發展戰略 (204)
第一節 特殊類型發展戰略理念 (204)
第二節 案例 4 (204)
一、大化發展的特殊類型背景 (205)
二、大化特殊類型發展戰略的具體落實 (206)
第十章 給力借力發展戰略 (215)
第一節 給力借力發展戰略理念 (215)
第二節 案例 5 (216)
一、合浦發展的給力借力背景 (216)
二、合浦給力借力發展戰略的具體落實 (217)
參考文獻 (229)
後 記 (233)
4

文摘

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下縣域發展大勢
第一節 縣域索源
縣域的存在歷史悠久,其發展有規律可循,“郡縣治,天下安” ,縣域強則國家富,縣域發展牽動人心。縣域是國家最基本的行政和經濟單元,是國民經濟最基本的子系統,是巨觀經濟與微觀經濟的結合部,是城市發展與農村振興的連線點,是擁有絕大部分自然資源和國土資源、居住大部分人口的空間單元。這些特性決定縣域擁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承擔著極為重大的責任,承載著大部分國人的希望。近年來,中央政府對縣域發展高度重視並不斷加強,繼十六大報告首次使用“縣域經濟”概念後,2010 年中央一號檔案和十七大報告等多次提出要“壯大縣域經濟”,十七屆三中全會報告進一步強調“擴大縣域展自主權,增強縣域經濟活力和實力”。這些論述表明,縣域發展已經成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戰略任務,任重道遠!
一、縣域起源
史料記載,中國的縣制起源於春秋時期,推廣於戰國時代,定製於秦始皇,距今已經有 2700 多年的歷史。大約在周莊王時,楚國就已經設定中國最早的“縣”,以後,一些諸侯大國都把新兼併的土地設“縣”。戰國中後期,隨著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人口不斷增長,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為了更好的進行社會管理和政治集權,開始在郡內設縣,從而逐漸完成“郡縣制”的地方行政管轄格局。秦統一六國後,秦始皇嬴政在全國確立“郡縣制”行政管理體制,將春秋以來各國實行的“郡縣”統一起來,實行郡統縣的兩級行政體系:將全國分為 36 郡、800 多個縣。秦末時郡數增至 48 個,管轄拐點選擇———縣域發展戰略思考與規劃對策1000 多個縣。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統一實行“縣制”一級行政區劃。漢承秦制,實行“郡縣制”的同時,還有分封制。漢高祖劉邦先後將全國 55 個郡中的 30 個郡分封給 9 個劉姓子孫,直接歸屬中央政權領導的只有 15 個郡。“削藩”以後,西漢文帝強化了中央集權,以後郡設增至 100 個,每郡下轄 10~20 個縣,並且確立“郡以俸君、縣以治民”的行政管理理念。這種體制簡要、上下通達、政令暢通的管理機制,為以後歷代王朝所推崇,奠定了中國封建社會統治組織的機制基礎。“縣積而郡,郡積而天下。郡縣治,天下無不治”,“郡縣治,天下安”等,都成為封建統治者治國的思想基礎。
魏晉南北朝時期,州、郡數目增多,導致地方行政混亂。隋朝是中國縣制比較混亂的一個朝代,隋滅陳後,廢除郡,由州直轄縣。初期,郡設多達五六百個,末期減至 100 多個。唐朝初期繼續實行郡縣制。唐朝初期,州的數目過多,不易管理,開始設道,“安史之亂”後形成道—州—縣三級行政,廢郡設州,全
國州的數量有 100 多個,但縣的建制基本不變。唐朝是中國縣制走向完備和系統化的時期,也是中國縣制的中盛時期。唐朝把“縣”分為京、畿、忘、緊、上、下、中、中下、下八等。縣的主要職責是“導揚風化、撫黎民、審察冤屈、躬親獄訟、養鰥寡、恤孤窮,務知百姓之疾苦”。可以說,唐朝完成了縣作為國家行政基礎的基本構建。“民乃邦之本,縣乃國之基。安邦之難,難在固本;治國之難,難在強基。宋、元、明、清時期,又以府、州轄縣。縣的隸屬關係經常變化,但縣的建制和區劃基本未變。辛亥革命後,北洋政府取消了府、州等設定,行政區劃分為省、道、縣三級,縣隸屬於道。1928 年,民國政府將行政區劃改為省、縣二級制。這是中國現代縣制的開始,縣的職能也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中國縣制經歷了 2000 多年的變革,直至新中國成立後,才對地方行政區劃制度進行統一的、根本性的調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