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印】手制陶器工序之一。在已成形的半乾坯體上進行拍打,使陶坯結構緻密牢固。新石器時代早期已使用,後也演化為有意識的裝飾技術,在印拍上刻以各種花紋,拍打...
彩陶拍印技術,開創於公元前二十六世紀的新石器晚期,中國南北方,存在著彩陶拍印技術,開印刷術的手工雕刻技術和轉印複製技術之先河。...
畫像磚是用拍印和模印方法製成的圖像磚。作為古代民間美術藝術的一枝奇葩,畫像磚藝術在戰國晚期至宋元時期的古代美術藝術園林中持續開放了十四五個世紀之久。其間,...
陶印拍是製作陶器時,在陶坯上拍出圖案的陶製器物。遠古陶工在製作陶器的胎體上拍印紋飾,美化器物的一種工具。已發現最早的是湖北監利縣出土的5000多年以前新...
夏商西周春秋陶器中,引人注意的品種印紋硬陶需要提及。印紋硬隱也是陶器,只是胎質比一般的泥質陶、夾砂陶細膩、堅硬,燒成溫度比一般陶器高些,器表拍印有幾何...
馬橋文化是發現於上海閔行馬橋鎮的古文化遺址,年代約距今3800年—3200年,陶器以泥制紅褐陶、泥制灰陶、黑陶為主,且陶器器表普遍拍印幾何印紋為顯著特徵,太倉...
雲雷紋,有拍印、壓印、刻劃、彩繪等表現技法,在構圖上通常以四方連續或二方連續式展開。雲雷紋最早出現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可能從漩渦紋發展而來。至商代晚期,雲...
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從陶質區分,有紅陶、灰陶、黑陶、白陶和彩陶;從工藝上區分,有手制、模製、慢輪、快輪;從紋飾上區分,有壓印、拍印、刻劃、彩繪、附加堆紋...
對於西方的拍賣網來說,按照收藏品拍賣的照片也大都是指1950年以前拍攝和印製的攝影原作(ORIGINAL PRINT),一般來說,攝影原作是指拍攝完畢和印製時間相差在五年之...
此展品為西漢文物。直徑13厘米,通高31厘米。1991年11月仁懷合馬鎮羅村梅子坳土坑墓出土。該繩紋陶釜,夾砂灰陶,喇叭口,束頸,鼓腹,圓底,器表拍印細繩紋。胎...
陶器中也出現了少量的印紋陶,陶器上拍印了方格紋、曲尺紋、漩渦紋。中文名 石峽文化 特徵 銅石並用時代文化 分布 廣東省的北江、東江流域 最早發現 廣東...
此展品為西漢文物。直徑39厘米,通高35厘米。1991年11月仁懷合馬鎮羅村梅子坳土坑墓出土。該斜方格紋陶瓮, 夾砂灰陶,直口,深腹,器表拍印斜方格紋。胎薄,火候...
此展品為商代文物。高24厘米,口徑15厘米,腹徑24厘米。該罐用高嶺土高溫燒制而成,灰褐色,除頸外通體拍印格線紋,圜底內凹,頸較直,口外敞,口沿內壁刻有五道...
商,敞口略殘。上腹部飾鋸齒狀附加帶條紋外,又拍印夔紋和饕餮紋帶條裝飾;下腹部滿飾拍印的雙勾紋和雲雷紋裝飾。...
而中國大規模的攝影活動則從十九世紀五十年代正式開始,所以1850年到1911年之間拍攝印制的相片是中國第一批老相片,雖然由於攝影技術條件的限制,這其間拍攝的作品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