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拉寺(拉薩色拉寺)

色拉寺

拉薩色拉寺一般指本詞條

色拉寺全稱“色拉大乘寺”,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主寺之一。與哲蚌寺甘丹寺合稱拉薩三大寺,是三大寺中建成最晚的一座。色拉寺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拉薩北郊3千米處的色拉烏孜山麓,周圍柳林處處,自古就是高僧活佛講經說法之地,有許多僧尼小寺環繞其間,寺東和寺南有普布覺寺、米瓊熱尼庫寺、貢巴薩寺、帕奔崗寺、扎西曲林寺、曲桑寺、嘎麗尼姑寺;寺後還有珠康日卻、色拉卻頂寺等等。

明永樂十七年(1419),宗喀巴弟子絳欽卻傑興建,成於明宣德九年(1434)。後絳欽卻傑應召赴北京,受封大慈法王。回藏後將欽賜經像等珍藏於寺內,至今仍存。寺內有結巴、麥巴、阿巴三札倉(經院)。其全盛期寺中有僧8000餘,規模略次於哲蚌寺。

色拉寺內保存著上萬個金剛佛像,大多為西藏本地製作。還有許多是從內地或印度帶來的銅佛像。大殿和各札倉經堂四壁保存著大量彩色壁畫原作。最著名的塑像就是大殿里的“馬頭明王”像。西藏自治區色拉寺藏明永樂八年(1410)刻本《甘珠爾》,是第一部藏文刻本大藏經,為永樂皇帝所頒賜,至今保存完好,反映了明中央政府對西藏的管轄。

色拉寺有妙音殿(甲失拉)。主要建築有措欽(集會殿)、吉扎倉、麥扎倉、阿巴扎倉及32個康村。早期建築以麥扎倉、阿巴扎倉為中心,後經歷代增修擴建,才具有今天的規模,所以平面布局上無整體規劃。但色拉寺的建築密而不擠,雜而不亂,因地制宜,主體突出,體現了格魯派大寺的特有風格,全然是一座宗教城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色拉寺
  • 開放時間:08:30~17:00 
  • 門票價格:門票+人工講解 598元
  • 地點:拉薩市城關區色拉路1號
  • 竣工時間:公元1434年
  • 館藏精品:1410年用硃砂刊印的108函北京版藏文《甘珠爾》
  • 特點:與哲蚌寺、甘丹寺合稱拉薩三大寺
  • 所屬城市:西藏自治區拉薩市
  • 所屬國家:中國
  • 適宜遊玩季節:四季皆宜
  • 建議遊玩時長:2-3小時
  • 著名景點:阿巴扎倉
主要建築,措欽大殿,吉扎倉,麥扎倉,阿巴扎倉,歷史沿革,寺廟例規,典藏文物,傳說,旅遊資源,主要佛事,旅行看點,景區熱度指數,地圖信息,

主要建築

措欽大殿

措欽大殿是色垃寺最大的殿堂,也是色拉寺宗教事務的管理中心。1710年由固始汗(1582年~1654年)後裔拉藏汗(1705年~1717年執政)直接贊助修建的。大殿們於色拉寺的東北部,高四層,由殿前廣場、經堂和5個拉康(佛殿)組成。殿前廣場遍鋪片石,面積約2000平方米;經堂大門面向正南,門外為雙排10柱的前廓,廓壁彩繪四大天王像。經堂方柱如林,有長柱89根、短柱36根,面積近2000平方米。經堂中央以長柱升起天井,用以採光。殿堂原主供釋迦也失塑像。
色拉寺
色拉寺外觀
第七世達賴(格桑嘉措)圓寂後又製作一尊5米高的強巴佛鎏金銅像供於東側,此外還有宗喀巴師徒三尊、格如堅才桑布、多傑朗覺等格魯派高僧塑像和一座尊勝塔。強巴佛鎏金銅像造型精美,坐於雙獅須彌座,足踏仰蓮座,兩手作轉法輪印,面相圓滿,神態安詳。經堂後部為3座佛殿:強巴佛殿居中,內供措欽大殿主尊強巴佛,形體高大(高約6米),身體在一層,頭部在二層;強巴面容佛殿,背光為組合圓雕的神鳥、摩羯魚、龍女等,形象生動,雕飾精細。強巴佛像兩側彩塑八大菩薩(亦稱“八大隨佛弟子”,即文殊菩薩、彌勒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大勢菩薩、虛空菩薩、地藏菩薩、除蓋障菩薩)立像和兩忿怒神像。
靠南牆的高大經架上珍藏著明成祖贈送給釋迦也失的永樂八年(1410年)版《甘珠爾》經書105函(原為108函),這部經書是第一部藏文印刷佛經版本,在中國版本學的研究和印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強巴佛西側是羅漢殿,殿內正中供奉釋迦牟尼佛像,兩側為十六羅漢和四大天王塑像,均為泥塑彩繪。十六羅漢原為釋迦也失從內地帶來的木雕像,後臨樣泥塑,將木雕像置泥像腹中。塑像基本保留原來明代的造像風格。強巴佛殿東側是大威德殿(結幾拉康),主供十一面金剛牛頭塑像,此外還有依怙神、白拉姆(吉祥天女)、朗色多聞天王等護法神像。殿兩側置經架經書。
色拉寺
色拉寺全景
措欽大殿二層兩則為僧舍。後部正中為強巴面容佛殿,強巴塑像兩側供有貢如堅贊桑布靈塔、傑第曲吉村靈塔和一座尊勝塔。佛殿兩側是慈悲殿,面積很小,主供千手千眼觀音,以及度母、六臂金剛等銅像。三四層為措欽大殿堪布赤巴(法台)的居室、經堂和“喇吉”(色拉寺管理機構)為公的場所以及達賴喇嘛來寺講經時的居室。四層之上起一屋架,冠以歇山式金頂,屋脊上裝飾寶盤、寶珠、倒幢、人身神鳥,四個翹角飾摩羯魚首,金頂下採用內地的斗栱形式承檐,更增加了大殿的宗教氣氛。

吉扎倉

吉扎倉是色拉寺最大的扎倉,面積1702平方米,僅次於措欽大殿。初建於1435年,創建人為貢久洛真·仁欽僧格。仁欽僧格系後藏人,年輕時拜釋迦也失為師,後從宗喀巴習顯、密教法,並依宗喀巴(格魯派始祖)意願建吉扎倉,為第一任堪布(住持)。吉扎倉,高四層,僅經堂就有柱100根。經堂內遍掛唐卡、傘蓋、幃幔,四周牆壁遍繪釋迦傳記和各種護法神像。
殿內北部供有多座靈塔和造像。殿內北部供有多座靈塔和造像。從東向西依次為二降神銀塔、德欽希巴蘭布(著名格西)靈塔、赤欽洛桑扎西(甘丹寺赤巴)靈塔、扎底欽久·強白崔真(著名格西)靈塔、贊布瓦·洛桑堅贊(第二十八任第司)靈塔、達孜米旺·阿旺曲丹(熱振第一代活佛)、第一代扎底曲桑活佛靈塔、赤欽·丹巴繞傑(第二代熱振活佛)靈塔。在眾多的靈塔之間還供奉著第八世達賴(強白嘉措)、第十三世達賴(土登嘉措)、第二代和第九代熱振活佛,以及吉扎倉一些著名的高僧、活佛造像。經堂的西、北部有5個佛殿:三世佛殿位於西側,殿內供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佛和八在菩薩像;馬頭金剛殿(達真拉康),內供吉扎倉創建人洛真仁欽親塑的馬頭金剛像,以及依怙神、忿怒神等護法神像,樑柱和牆壁上還掛有許多猙獰的面具,極為恐怖;強巴佛殿內主供強巴佛、十一面觀音等塑像;宗喀巴殿主供宗喀巴大師,還供有吉扎倉歷代高僧塑像;妙音殿(甲失拉康)位於經堂東北角,主供妙音銅像。
吉扎倉二樓有兩個佛殿:西側是面容殿(協惹拉康),主供吉扎倉保護神馬頭金剛的面容:東側為觀音殿(堅熱賽拉康),主供觀音菩薩像。三樓還有一個尊勝殿(朗傑拉康),所供佛像現已不存。四樓中間為達賴來寺講經進的臥室,兩側為扎倉堪布(住持)和其他管理人員的住房。

麥扎倉

麥扎倉是色拉寺的早期建築。始建於1419年,為寺廟創建人釋迦也失所建。據說始建殿堂毀於雷擊,後於公元1761年由貢欽·強曲彭巴重建。面積1620平方米。經堂中有長柱8根、短柱62根,主供釋邊牟尼銅像,列供於兩側的造像有未來佛、無量壽佛、藥師佛、妙音菩薩、宗喀巴師徒三尊、第七世菩薩、第七世達賴、第三代策默林活佛(貢覺丹貝堅贊)、帕邦喀活佛等銅像。
經堂北側有4個神殿:最西邊是護法神殿(特烏拉康),主供護法神“特烏”,特烏置身殿堂內的神龕中,只顯露出上半身,龕門雕刻飛雲中起舞的一對人骨架,門兩側雕刻數十具骷髏;龕中的護法神環眼怒睜,巨口忿張;殿中供奉的六臂金剛、白依怙神、十三面牛頭金剛、忿怒神等塑像也都威武可怖,整個殿堂充滿神秘恐駭的氣氛。護法神殿東側依次為羅漢殿(乃登拉康)、釋迦牟尼殿(祖拉康)和宗喀巴殿(宗喀拉康),殿內分別供有十六羅漢、釋迦牟尼佛和宗喀巴大師塑像。
麥扎倉二樓有太陽神殿(尼瑪拉康)、甘珠爾經殿(甘珠爾拉康)。甘珠爾拉康原藏有108部金粉書寫的《甘姝爾》和其他經典,“文革”中散失;現殿內佛櫥中供有千尊度母小銅像。三樓中間為達賴臥室,兩側為扎倉強崔的住室及辦公場所。

阿巴扎倉

阿巴扎倉是色拉寺的早期建築,也是色拉寺的密宗扎倉,1419年由釋迦也失創建,當時作為色拉寺的措欽大殿,1710年現措欽大殿建成後始改為扎倉。面積1517平方米。高三層,由經堂和4個佛殿組成。經堂有長柱4根、短柱42根,主供釋迦也失塑像,兩側供有貢若堅村桑布、赤欽丹巴讓吉、傑尊曲吉堅村、宗喀巴師徒三尊、第十三世達賴喇嘛等塑像。
色拉寺(拉薩色拉寺)
色拉寺內部結構
經堂四壁遍繪壁畫,有釋迦牟尼傳記、六莊嚴(即龍樹、聖天、無著、世親、陳那和法稱)、密集金剛、西方有樂世界等題材。經堂北側的羅漢殿(乃登拉康)供奉釋迦牟尼、十八羅漢和四大天王、馬頭金剛(為慈悲觀音的化身)、忿怒神(為佛在降魔除障時顯現的“法身”)等塑像。羅漢殿的東側是大威德殿(結幾拉康),主供大威德塑像(格魯派主修的護法神)。據說這尊神像是釋迦也失特請後藏雕塑家夏艾哇塑的。塑像腹是裝藏有熱羅扎哇的一個拇指,塑完後釋迦也失親自主持了開光誦經儀式。大威德神像兩側共有吉祥天女、六臂依怙神、四臂依怙神、多聞天王、白梵天王等塑像。
阿巴扎倉二樓為僧房和無量光佛殿(溫巴埋拉康),殿中供有無量光佛合金像、貢若堅村桑布包銀靈塔、傑尊曲結堅村包銀靈塔,還有一座拉藏汗(?~1717年,清代蒙古和碩特部貴族首領)出資修建的善逝塔。三樓主要作為達賴的臥室。

歷史沿革

在色拉寺修建以前,宗喀巴大師在色拉寺所在地東邊山腰上的色拉曲頂小寺里講經說法,著述立說。並授記此處會形成一座弘揚中觀思想的寺院,命令大慈法王釋迦益西修建寺院。釋迦益西(1352年—1435年)是宗喀巴的大弟子之一,是格魯派時期的重要人物。1409年,他代替宗喀巴應明成祖帝召請赴北京,1414年第二次入朝,次年受封大國師,公元1434年,明宣宗封他為大慈法王(藏文絳欽曲結),從此被人尊稱為絳欽曲結,他是最早在內地修建格魯派寺院者,明朝與格魯派建立關係也是從他開始的。
1419年,絳欽曲結在內烏宗首領南喀桑布的資助下修建了色拉寺。後來逐漸形成了三個扎倉和三十二個康村。占地面積為114964平方米,原定僧侶為5500人,實際達到過9000人。主要建築有措欽大殿、吉扎倉、麥扎倉、阿巴扎倉及康村。早期建築以麥扎倉和阿巴扎倉為中心,後經歷代增修擴建,才具有已有的規模。色拉寺的建築密而不擠,雜而不亂,因地制宜,主體突出,體現了格魯派大寺院的特色風格。
色拉寺創建後的47年間,有四個扎倉(甲扎倉、仲頂扎倉、堆巴扎倉、麥巴扎倉),每個扎倉各有一名講聞導師,獲得了很大的發展。
宗喀巴及門弟子貢欽洛卓仁青僧格在哲蚌寺擔任講聞導師時,由於一些人嫉妒,進行誣衊和歪曲,心情不舒暢,便來到色拉。許多弟子跟隨,喇嘛弟子一齊駐錫色拉,堅持講聞傳授,又吸引許多弟子來聚。幾年中,只有在蔡公塘、德慶、拉莫等地巡迴辯經,無固定住所,因此又稱切巴扎倉。
紐吾宗本班覺傑和紐吾東官員普尺班宗二人向貢欽弟子聶頓·班覺倫珠提出要求,建立守持貢欽主張的扎倉。 聶頓40歲時,第八繞迥火狗年(1466年), 上述二宗本承擔施主,新建切倉的大殿和供殿。自此,色拉寺有了固定地點傳法。堆巴扎倉中只有波窩和貢如兩個康村的僧人,甲扎倉全部和仲頂扎倉的一部併入切巴扎倉,僧眾日益增多。至第十二繞迥木雞年(1705年)間的240年中,色拉寺只有堆、麥、切三個扎倉。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 固始丹增曲傑的孫子拉藏殺害第司桑結嘉措、掌管西藏地方政權後,拉藏汗另設了俱的佛事扎倉,夏天在羌塘、冬季在拉薩居住。色拉寺舊大殿因遭水患,擴大新建成了集會大殿,舊大殿中的大部分佛像、經書、佛塔搬進了新殿,將舊大殿獻給拉藏汗,作為他私人的佛事扎倉之所。自此,色拉寺開始有了阿巴扎倉。
色拉寺(拉薩色拉寺)
色拉寺遠景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準噶爾蒙古次旺繞旦派遣大軍進入西藏,殺死了拉藏汗,其跟隨都基本上都受到懲治,一時混亂,阿巴扎倉在色拉不能立足,他崩離析。三年後,準噶爾軍隊被子趕出西藏,阿巴扎倉老僧洛桑群覺等三人,通過青海的次仁加台吉,向清朝唐熙皇帝上書呈服。降旨要關顧拉藏汗建立的佛事扎倉,七世達賴喇嘛格桑嘉措亦給予關懷和支持,第十二繞迥水虎年(公元1722年), 阿巴扎倉得到修復,並一如既往仍可駐色拉原址。從此,可在阿巴扎倉修習密宗儀軌,講聞習學。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民族宗教政策得到落實,不同教派掌管的寺廟都得到了相應的修復和新建,色拉大乘寺的修復和新建工作也連年都有進展。老年僧眾生活有了保障,後半後無憂無慮,法行修煉的願望得到滿足;年輕的亦根據自己意願,得到了努力讀書寫字、學習文化、聞思經典等好機會。

寺廟例規

該寺有關五部大論的詳細學習例規,同甘、哲二寺基本相同,但班級等次區分、數目、起名、年限等,節麥二扎倉各有一此不同的特點。
色拉寺(拉薩色拉寺)
色拉寺僧侶辯經
切、麥二扎倉雖各有班級十三個,但命名不同。如切扎倉:攝類學班三個,時間三年;波羅密多班五個,時間五年;中論班二個,時間每班二年共四年;律經班兩個,時間各二年共四年;俱舍論班二個,時間各二年共四年;嘎讓巴班一個,時間為二至三年。總共約需時22年。
色麥扎倉的十三個班給是:攝類學班一個,二年;波羅密多班六個,共七年;中論班二個,每班二年共四年;律經班二個,各二年共四年;俱舍斑二個,各二年共四年;雖未專設嘎讓巴班,但已併入一班,時為一至二年。學習全過程總共需時23年至24年。
拉薩附近教徒7歲時出家受戒,剛入寺首先要默記大會與扎倉的各項誦經和法行,以及攝類學、現觀莊嚴論、入中論等,需時二年。到10歲時,才正式開始學習五部大論,逐次學完十三個班級到出立格西名號時,約已23歲。到當格西時已30有餘。從康區、安多、蒙古等遠地大寺來學習的單個僧人,來到大寺為僧至當格西,約已43或44歲了。切、麥扎倉每六七年只增添個別拉讓巴名額,平時兩個扎倉各只有四位拉讓巴。進入嘎讓巴班,不等待兩三年是不能出任格西拉讓巴的。
格西拉讓巴中有在傳達室大召寺考試辯論期間達到分數標準者,即可進入上或下密院修持密宗儀軌,習學各種講聞。幾年後,擔任幾個朋格貴,三年的翁則喇嘛,三年的密院堪布,最少七年左右的卸任堪布,七年的東、北法主,再則是登上甘丹赤巴定座,任期七年。擔任格西拉讓巴,除了少數智慧過人者上,大多數在擔任甘丹赤巴時已屆花甲以上年齡,部分已超過70歲。
麥扎倉擔任甘丹赤巴者:第十七任(米娘)多吉桑波,第二十二任(嘉絨)更頓旦巴塔傑,第三十六任(工布)旦增列協,第三十七任(崩熱)更頓仁青,第四十五任(雄巴)崔成塔傑,第四十七任(崩熱陽頂人)洛桑曲沛,第四十九任(雄巴)洛桑塔傑,第五十九任(太布)阿旺曲扎,第六十一任(擦多爾)第門林阿旺崔成,第六十三任(擦多爾)洛桑凱喬,第六十五任(崩熱)更頓崔成,第六十八任(擦瓦)洛桑格列,第七十一任(工布)益西塔堆,第七十三任(擦多爾)策門林降白崔成,第七十四任(嘉絨)洛桑倫珠,第七十五任(擦瓦)隆多雲旦嘉措,第八十三任(嘉絨)強近南喀,第八十四任(嘉絨)洛桑崔成,第八十七任(擦多爾)策門林洛桑旦白更參,總計十九位。
色拉寺(拉薩色拉寺)
色拉寺僧人
切扎倉擔任甘丹赤巴者:第十五任(澤當)班禪索南扎巴,第二十八任(康村不清)更頓更參,第三十二任(藏巴)崔成群沛,第四十二任(擦瓦)洛桑頓月,第五十四任(桑洛)阿旺曲旦,第五十八任(桑洛)阿旺曲扎,第六十任(擦瓦)洛桑旦巴,第六十四任(齋窩)洛桑扎西,第六十六任(桑洛)阿旺念扎,第七十二任(藏巴)降白崔成,第八十六任(藏巴)洛桑更參,第九十一任(拉瓦)洛桑更參,第九十四任(藏巴)倫珠尊珠,第九十六任(哈爾東)土旦貢嘎,總計十四位。
此外,還有一批名聲較大的持教聖人。其中,有些人結合講、辯、著為佛事從生作了偉業,培養了無數有緣信徒,為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留下了卓著功績。有此人駐錫寺院,一生教授佛典,培養了很多接班人。有些人精通經典後,不固定地支僻靜處,修證教法,取得成就,樹立了榜樣。有些人學習經典、成為密宗的格西後,返回家鄉,奉持、宏揚佛教,詳細撰寫賢哲傳達室記及各寺廟的宗教歷史。

典藏文物

色拉寺內藏有大量的文物佛像、唐卡、經書、法器、供器等,極為珍貴。據《明史》記載:釋迦也失在明永樂十四年(公元1416年)從北京返藏時,皇帝御賜有“佛經、佛像、法杖、僧衣、綺帛、金銀器”,其中有明成祖賜的《大藏經》(用朱刻印)108函和檀香木雕刻的十八羅漢四大天王;有釋迦也失的彩色緙絲像,像長109厘米、寬64厘米,加上框線通長180厘米、寬90厘米,身著袈裟,頭戴五方佛帽,端坐法床,頭頂華蓋,雖經500多年,仍色澤鮮艷,現藏西藏博物館;有普布覺阿旺降央塑的三師徒塑像、側耳細聽的文殊菩薩像和拉藏汗的慈尊佛像;在措欽大殿土其拉康內藏有200餘函用金汁抄寫《甘珠爾》和《丹珠爾》經典;在結紮倉內有一副銅鈸刻有“二龍戲珠”圖案,並有“大明宣德加金銀造”款字樣,殿內四壁掛滿了各種式樣的盔甲、弓箭、盾牌、帽子等,據說這些兵器是葉蕃第9代贊普(布帶貢甲)時期的,能夠“鎮魔避邪”。此外,色拉寺還有上萬件西藏製作的金銅佛像、印度傳來的黃銅佛像、佛教經典、壁畫、唐卡、法器等。
在措欽大殿的另一個佛殿土其拉康內,保存著200餘函用金汗手沙的甘珠爾、丹珠爾經書。在吉扎倉的崗叔康佛殿內,珍藏首一副銅鈸,鈸上刻有“二龍戲珠”的圖案,並有“大明宣德加金銀造”款字樣。此外,在吉扎倉的旦增拉康內,四周牆壁上掛滿各種式樣的盔甲、弓箭、盾牌、帽子等。相傳這些乃是西藏第九代藏王時的兵器,能夠“鎮魔辟邪”。除以上文物外,據說寺內還珍藏著明朝皇帝賜給的十八尊檀香木雕刻的羅漢等。

傳說

關於色拉寺寺名來源有兩種說法:一說該寺在奠基興建時下了一場較猛的冰雹,冰雹藏語發音為“色拉”,故該寺建成後取名為“色拉寺”,意為“冰雹寺”;一說該寺興建在一片野薔薇花盛開的地方,故取名“色拉寺”,野薔薇藏語發音也為“色拉”。寺院全稱為“色拉大乘寺”。

旅遊資源

主要佛事

色拉寺有一個盛大的節日叫“色拉崩欽”,意為色拉寺獨有的金剛杵加持節。據傳在公元15世紀末,由印度傳來一個金剛杵,人稱飛來杵,後由結巴扎倉堪布於藏曆12月27日迎入丹增護法神殿中供奉。過去,按習慣每到12月27日清晨,結巴扎倉的“執法者”騎上快馬將金剛杵送往布達拉宮呈給達賴喇嘛,達賴喇嘛對金剛杵加持後,再快馬送回色拉寺。這時,結巴扎倉堪布升座,手持金剛杵給全寺僧眾及前來朝拜的信眾擊頭加持,以表佛、菩薩及護法神的護佑。每年這天來色拉寺等待擊頭加持的信徒數以萬計。

旅行看點

最著名的塑像則是馬頭明王金剛像。在四層吉札倉的護法神殿裡面,進大殿直走,過一排小殿,最裡面就是。當地人會把頭伸進一個小神龕裡面,用頭觸那個雕像的基座。
永樂皇帝賜予釋迦也失、1410年用硃砂刊印的108函北京版藏文《甘珠爾》(現有105函)最為珍貴,它不僅製作精美,而且是第一部用雕版印刷術印製的藏文大藏經。
色拉寺(拉薩色拉寺)
辯經者
在色拉寺東北方的曬佛台,可以要看鳥瞰整個色拉寺。每年雪頓節,都在這裡舉行曬佛儀式。
辯經,是一種佛學知識的討論,也可以說是喇嘛們的一種學習方式。色拉寺的僧人們每天有一次辯經活動。這是一種富於挑戰性的辯論,辯論者往往藉助於各種手勢來增強辯論的力度,他們或擊掌催促對方儘快回答問題,或拉動佛珠表示藉助佛的力量來戰勝對方。
作為拉薩三大寺廟之一,色拉寺可能不如哲蚌寺宏大多彩,但這裡的辯經活動絕對是非常有特色的。

景區熱度指數
景區熱度指數根據景區歷史人流量計算得出。為排除異常數據、保證準確性,對近期數據會定期檢查回溯,有可能造成數據波動。

   |  合作夥伴:百度地圖
近30天熱度指數均值為87.33近一年熱度指數均值為87.33

地圖信息

位置:拉薩市城關區色拉路1號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