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地體措勤-申扎盆地白堊紀沉積演化與大地構造性質》是依託南京大學,由胡修棉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拉薩地體措勤-申扎盆地白堊紀沉積演化與大地構造性質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胡修棉
- 依託單位:南京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科學界對於印度-亞洲大陸碰撞之前原青藏高原的演化與隆升過程還不清楚。本項目運用地層學、沉積學、岩石學、地球化學、同位素年代學、盆地分析等方法,對拉薩地體北部措勤-申扎盆地的白堊紀地層開展詳細的野外調查和實驗分析。通過詳細的野外剖面測量、岩石學觀察和室內古生物化石鑑定、火山灰定年,系統建立盆地的地層格架;開展碳酸鹽岩沉積微相分析、碎屑岩定量碎屑統計、碎屑鋯石U-PB-Hf同位素分析,確定沉積環境與物源區變化;在此基礎上,查明措勤-申扎盆地的大地構造性質,恢復白堊紀時期拉薩地體的古地理演化,約束原青藏高原的形成與隆升過程。
結題摘要
通過四年的野外和室內工作,利用野外調查、地層學、岩石學、全岩地球化學、單礦物地球化學、同位素年代學等多種方法,系統地厘定了嘎加混雜岩、多尼組、多巴組、郎山組、竟柱山組、達雄組以及當雄礫岩等地層的時代、沉積演化、物源等,並探討其形成機制及其盆地性質,討論這些地層所記錄的班怒帶俯衝及其碰撞後早期隆升的過程。 四年期間,本項目開展3次累計140餘天野外工作,共實測剖面21條,採集樣品2800餘件,進行薄片鑑定2319件,並完成204件碎屑統計,鋯石U-Pb定年4000餘點和Hf同位素測試2000餘點,碎屑鉻尖晶石成分分析130點, 20件全岩主微量和10件全岩Sr-Nd-Pb同位素分析。基於以上分析,我們取得了以下認識: (1)北拉薩地體早白堊世早期位於河流-淺海陸棚環境,其南部為陸相沉積,向北水深逐漸增加。早白堊世晚期,北拉薩地體全面海侵,沉積了淺海相郎山組灰岩覆蓋在前期陸相地層之上。針對郎山組灰岩,我們進行了詳細的沉積微相和底棲大有孔蟲年代學研究,發現晚Albian時期存在一次古水深增加是件,通過全球對比表明,該時期的全球存在一次海平面快速上升過程。 (2)新發現的嘎加混雜岩是班怒洋南向俯衝的產物,可能記錄了早侏羅班怒帶南向俯衝的過程。早白堊世碎屑地層具有南北分帶特徵,北帶物源主要來自班怒帶和南羌塘地體,稱為多巴組,南側物源來自南部的中拉薩,稱為多尼組。雙向物源結合區域構造活動表明,早白堊世早白堊世班戈盆地很可能為受到羌塘-拉薩陸陸碰撞以及南側新特提斯洋北向俯衝雙重影響下的複合前陸盆地類型。(3)東部新發現的當雄礫岩研究結果表明,拉薩地體東部在115 Ma發生了初始隆升。晚白堊世竟柱山組礫岩和達雄組礫岩研究表明其隆升時間為92 Ma,初始隆升面積達16萬km2以上。同時,中北拉薩地體上發育94-87 Ma的埃達克質侵入岩表明92 Ma前後發生大規模的地殼加厚。 項目執行過程中,培養博士生3名,碩士研究生1名。迄今發表學術論文12篇,其中8篇已正式出版,2篇待刊,2篇在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