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簡介
拉祜族信仰
大乘佛教和基督教。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由於同漢族、傣族交往密切,多能兼用漢語和傣語,過去部分拉祜族曾使用過西方傳教士創製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1957年在原有的基礎上創製了拼音文字。拉祜族地區屬於亞熱帶山區,以農業為主,除種植糧食以外,還大力種植甘蔗、茶葉、咖啡、橡膠。
拉祜族傳統節日有拉祜年,也有擴塔節(即春節)、火把節、月亮節和嘗新節等節日。其中最隆重的節日是過拉祜年。拉祜年除夕晚上舂粑粑,大粑粑象徵太陽和月亮,小粑粑象徵星星和五穀豐登,在農具上要放上一些粑粑,表示讓它們和主人一起分享節日的快樂。初一凌晨,全寨的年輕人都要背葫蘆或抬竹筒,到山泉去搶新水,然後便開始正式過年,喝酒唱歌。一般過年都由初一到初五;初九到十一為小年。小年的活動內容基本與大年相同。嘗新節男女分別在稻田和包穀地里選一些顆粒飽滿、成熟較早的稻穗和包穀做新米飯,並以鮮菜瓜果、殺豬煮酒,邀舅舅、叔伯和親友共同聚餐。拉祜族中的苦聰人在狩獵時,習慣將獵獲的獸頭獎給第一槍射中者,前腿獎給發現獵物的人,剩下的肉,人均一份。
拉祜族青年男女婚戀和社交比較自由。婚嫁的當天,男女雙方都要殺豬,男方要把豬頭送到女方家,然後破成兩半,一半仍要帶回;女方家的豬頭也是如此,以表示骨肉至親、“新婚和合”。拉祜族婚姻為一夫一妻制。有到妻方居住3年的習俗。夫婦不睦,可請人出證,燒斷絲線,即可離異。
服飾介紹
拉祜族男子身穿淺色右衽交領長袍和長褲,喜歡佩刀,系腰帶,腳穿布鞋,頭戴包頭,長袍兩側有較高的開衩,領口衣襟等處用深色布條鑲邊,包頭用白紅黑等各色布條交織纏成。拉祜族婦女服裝具有青藏高原婦女服裝的特點,穿的是黑布長衫,長至膝下,兩側開衩且開衩較高,立領右襟,綴有銀泡裝飾,喜歡用紅色或白色花邊鑲綴在袖口、襟邊,顯得光艷美麗。下穿長褲。西雙版納有的婦女剃光頭,包黑包頭巾,戴大耳環,胸前佩掛“普巴”(大銀牌)。
瀾滄茨竹河、雙江勐庫、滄源、耿馬等地穿長衣、長褲的拉祜族婦女,普遍束腰帶;腰帶多用紅、綠、黃色布製作;腿上配有腳統,用青藍布製成,長約一尺,上有精緻的幾何圖案裝飾。衣服飾品 拉祜女性都較注重衣服上的飾品。最初的服飾較為簡單,只在衣服的斜開襟、手袖邊、背肩等處,用紅、白、黃小塊包布鑲邊。隨著手工業的發展,用白銀製作的各種服飾製品,倍受拉祜婦女喜愛。主要有銀泡、銀吊子、銀鈕扣、銀手鐲、銀項圈、銀耳環等。每逢喜慶日子,拉祜女性特別是青年婦女,都要身著用銀製品裝飾的盛裝,帶上耳墜耳環,脖系項圈,頭纏包頭聚集在一起,這時到處是銀光閃爍,美麗動人的景象。同時,銀飾品也是拉祜青年男女互贈的信物。“背袋”飾品 “背袋”既是拉祜族的生產生活用品,以是男女共同喜愛的服飾之一。無論走到哪裡,拉祜人都挎一個背袋,裝上生產、生活必需品。拉祜背袋的裝飾,有的用小塊花色布組成幾何圖案,有的用銀泡或絨絲線製作,色彩鮮艷,美觀大方,多數由美麗的拉祜女手工製作而成。
服飾特點
拉祜族婦女服裝具有
青藏高原婦女服裝的特點,多穿黑布開襟長衣,衫長到腳面,開岔至腰部,衣領和開岔處都鑲 銹彩色花邊和銀泡,下穿長褲。
西雙版納有的婦女剃光頭, 包黑包頭巾,戴大耳環,胸前佩掛“普巴”(大銀牌)。
衣尚黑色是拉祜族服飾的一個特點。拉祜族最喜愛黑色,以黑為美,以黑為主色。服裝大都以黑布襯底,用彩線和色布綴上各種花邊圖案,再嵌上潔白的銀泡,使整個色彩既深沉而又對比鮮明,給人以無限的美感。
至今,拉祜族仍然非常喜愛穿傳統服飾,透過拉祜族服飾,仍可窺見古代氐羌系統民族衣著形象。唐代文獻中記載,古代烏蠻“婦人衣黑繒,其長曳地。”
服飾發展
拉祜族人民穿的衣服,解放前還處於各家各戶自己種棉,自己用簡單的紡車紡紗,用極簡陋的織布機織布,布織成後染成藍色、青色,做成衣服。拉祜族最喜歡黑色,認為黑色最好看。解放後,國家每年由內地調入各色的棉布和化纖織品供應。由於拉祜族人民喜歡自己織的布,國家每年還要調入大量的棉花和棉紗,供拉祜族人民自己紡紗織布。現在,拉祜族的小伙子和小姑娘既喜愛自己的
民族服裝,又喜愛各色布匹和化纖產品製作的新式服裝。
男性服飾
男子穿黑色對襟短衫,下穿寬大長褲,外出佩刀,既是生產工具 ,又是自衛武器。
拉祜族男子穿無領右開襟上衣和褲管寬大的長褲,裹黑色頭巾。在雲南
瀾滄等拉祜族地區,男穿黑或藍色對襟短衫,用銀泡或銀幣(半天)、銅幣做紐扣,黑色、藍色的布包頭或戴瓜形小帽。瀾滄縣拉祜族男子戴的帽子,用六至八片正三角形藍黑布拼制而成,下邊鑲一條較寬的藍布邊,頂端綴有一撮約1 5 公分長的彩穗垂下。有的不戴帽子,則用黑布長巾裹頭。成年男子還帶一個煙盒和煙鍋,身掛一把長刀。同漢族、
傣族接觸比較多的地方,拉祜族男女也喜歡穿漢式和
傣式服裝。
現在,青年小伙子多在對襟短衣外面配上一件黑面白里的褂子,姑娘們則在衣衫下襯上一件白汗衫,下擺露在筒裙上面。他們認為,白色與黑色相配,象喜鵲一樣漂亮。
女性服飾
拉祜族婦女服飾因支系而異。或穿窄袖短衫飾以彩色布條;間隔出紅、黑、白三色;或穿黑色、藍色右斜襟、高領、高衩的長袍,衣領周圍及袖口鑲有紅、綠花條紋布條,並嵌有銀泡或半開銀幣,表示富有。長袍開衩很高,衩子兩邊鑲有紅、藍、白、綠等彩色幾何紋布塊,不同顏色的四塊布拼成一個小正方形,一個個正方形連線成幾何圖案花邊。下穿花邊筒裙。黑色衣服上綴以色彩斑斕的圖案,顯得格外莊重富麗。
拉祜西婦女頭纏藍或黑色布包頭。她們喜歡裹一丈多長的頭巾,末端長長地垂及腰際。拉祜西支系婦女喜歡裹0 . 3 米多長的黑色頭巾。有時,姑娘們包頭上加一塊摺疊的白底印花毛巾。她們平時多赤足。有地方婦女還有用黑布裹腿的習慣。在她們出門時,總是肩挎背包,既裝物品,也顯示自己紡織技藝。
拉祜族婦女的服飾大體有兩種:一種是右開襟,兩邊開齊腰部高的岔口,衣長齊腳面的長衫。在長衫岔口及衣邊、袖口,鑲綴紅、白等各色幾何圖紋的花邊,沿衣領及開襟上還嵌上數十個雪亮的銀泡或佩帶大銀牌(拉祜族“普巴”)。有的下穿統裙,有的下穿黑色長褲。另一種是開襟很大,幾乎像對襟,衣邊綴有花布條紋,無領,小袖口,衣長只齊腰節骨的短衫。短衫裡面,穿一件白色汗衫,露在統裙上面。穿著這兩種服飾的婦女,都頭包四公尺長的黑色包頭,在包頭兩端綴以線穗,有的則是包大毛巾。穿長褲的婦女,冬季多數小腿都套腿套,小腿套兩端都用色線繡上花紋。
生活習俗
拉祜族男女過去均喜歡剃光頭,但未婚女子不剃,婚後婦女要在頭頂留一綹頭髮,曰:"魂毛",以示男女之別。現在多數青年女子已蓄髮梳辮,偏遠山區的拉祜族婦女仍保留剃髮的習俗。他們認為剃光頭衛生、舒適,又是婦女美的標誌。
服飾飾品
拉祜族男女均喜戴銀質項圈、耳環、手鐲,婦女胸前還多佩掛大銀牌。節日或盛裝時,男女均喜長方形的背袋。背袋系自織的青布或紅白彩線編織而成,袋上飾有貝殼和彩色絨球。男女青年戀愛時除贈送繡荷包、腰帶外,背袋也是定情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