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分類討論,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拉氏狼牙蝦虎魚為暖溫性底棲魚類,棲息於河口及沿海淺水灘涂區域,也生活於鹹、淡水交匯處、水深2~8m的泥或泥沙底質的海區。偶爾進入江、河下游的鹹、淡水區。冬季營底棲穴居生活,隨氣溫、水溫的變化潛伏洞穴的深淺不同:溫度低則下潛較深;溫度高則下潛較淺。一般穴居在250~300mm深的泥層中,最深可達550mm以上。夏季氣溫、水溫特別高時,則離穴棲息於泥面上。游泳能力弱,行動遲緩。生命力甚強而不易死亡。以浮游植物為餌,產於珠江口者主要攝食圓篩藻、中華盒形藻,也食少量哲鏢水蚤、蛤類幼體等,也攝食沙蠶。每年產卵2次,2~4月為春季產卵期,7月下旬至9月為秋季產卵期,在鹹、淡水水域內進行產卵;懷卵量3820~37364粒。生長快,當年產幼魚半年後體長可達100~110mm, 1齡魚體長160~181mm, 2齡魚體長240~260mm,成魚一般體長200~250mm,大者體長可達300mm。具有一定經濟價值,20世紀50~60
年代初,僅珠江口一帶產量達6000~7000t。70年代以來,由於各江、河口岸水質污染和過度捕撈,產量劇降。其營養價值高,主要供應鮮食,也有的製成罐頭(稱龍鬚魚)或製成鹽乾品。
測量標本60尾;體長56.5~272.0mm。采自江蘇:海州灣,贛榆,連雲港,如東掘港,駱馬湖,洪澤湖,興化,南通,海門,長江口北支,北坎,呂四,啟東寅陽,太倉瀏河,太湖。上海:川沙,金山,松江,奉賢,閩行,洋徑,楊思,下沙,東溝,蘆潮港,南匯,崇明。浙江:洞頭北岙,石浦,龍江,螞蟻島,沈家門,岱山,海門。福建:三沙,東庫,晉江,浦城,東山。廣東:汕尾,廣州,番禺,東莞太平,江門,珠海香洲,廣海,陽江,閘坡。廣西:北海。海南:海口,白沙門。
背鰭VI-38~40;臀鰭I-37~41;胸鰭31~34;腹鰭I-5;尾鰭15~17。鰓耙5~7+12~13。椎骨34枚。
體長為體高10.6~13.4倍,為頭長6.7~8.8倍。頭長為吻長3.1~3.5倍,為眼間隔3.9~5.8倍。
體頗延長,略呈帶狀,前部亞圓筒形,後部側扁而漸細。頭中大,側扁,略呈長方形。頭部及鰓蓋部無感覺管孔。頭側散具許多感覺乳突,成不規則排列(圖557)。吻短,寬而圓鈍,中央稍凸出。眼極小,退化,埋於皮下。眼間隔甚寬,圓凸。鼻孔每側2個,分離:前鼻孔具一短管,接近於上唇;後鼻孔裂縫狀,位於眼前方。口小,前位,斜裂。下頜突出,稍長於上頜,下頜及頦部向前、向下突出。上頜骨後端向後伸達眼後緣後方。上頜齒尖銳,彎曲,犬齒狀,外行齒每側4~6個,排列稀疏,露出唇外;內側有1~2行短小錐形齒;下頜縫合部內側有犬齒1對。唇在口隅處較發達。舌稍游離,前端圓形。鰓孔中大,側位。其寬稍大於胸鰭基部寬。鰓蓋上方無凹陷。峽部較寬。鰓耙短小而鈍圓。
鱗片退化,體裸露而光滑。無側線。
背鰭連續,起點在胸鰭基部後上方,鰭棘均細弱,第六鰭棘分別與第五鰭棘、第一鰭條之間有稍大距離,背鰭後端有膜與尾鰭相連。臀鰭與背鰭鰭條部相對,同形,起點在背鰭第三、第四鰭條基的下方,後部鰭條與尾鰭相連。胸鰭尖形,基部較寬,伸達腹鰭末端,約為頭長的3/5。腹鰭大,略大於胸鰭,左、右腹鰭癒合成一尖長吸盤。尾鰭長而尖形,其長大於頭長。
體腔小,腹膜灰黑色。胃直管狀。鰾小,膽囊大,腸短,約為體長的1/2。
體呈淡紅色或灰紫色,背鰭、臀鰭和尾鰭黑褐色。
分類討論
[經研究:紅狼牙蝦虎魚O. rubicundus為Hamilton於1822年所命名,模式標本采自印度恆河;僅分布於印度東部沿岸,不見於其他海區。其主要特徵:背鰭鰭條40~47;臀鰭鰭條33~40;尾椎骨17。拉氏狼牙蝦虎魚O. lacepedii為Temminck和Schlegel於1845年所命名,模式標本采自日本;僅分布於朝鮮半島,日本,中國沿海,不見於其他海區。其主要特徵:背鰭鰭條44~55;臀鰭鰭條36~45;尾椎骨20~24。以往各學者將拉氏狼牙蝦虎魚O. lacepedii鑑定為紅狼牙蝦虎魚O. rubicundus,這是一種誤鑒。產自中國的“紅狼牙蝦虎魚O. rubicundus (nec Hamilton )”實為拉氏狼牙蝦虎魚O. lacepedii的異名,現予以糾正。]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沿海,日本,朝鮮半島,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