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背景
1987年,實驗發現了稱為拉比(Rabi)振盪的效應。在實驗中,向不完全真空、且有一定
熱輻射(2.5K)的腔體內,注入高激發態的里德堡原子,由於所發出的光子在腔體內停留的時間長,高激發態原子在躍遷時,
偶極矩又較大,使原子在腔內的自發輻射有可能是可逆的,即反覆地釋放和吸收光子,這就使原子在上下兩能級間來回振盪。當原子躍遷頻率恰與某一腔頻共振時,即可觀察到拉比振盪現象。
模型特點
一個處於拉比振盪的粒子處在能量基態被激發到激發態的機率C成sin平方分布,此外,當所加光場的頻率遠離兩能級的共振線時,將失去場對原子的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