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普拉塔河河豚(學名:Pontoporia blainvillei):是唯一生活在鹹水中的河豚種類。體長121-177厘米;體重36-50千克。有一個特別長而窄的喙和一個大頭。 背部呈棕褐色,側面和腹部較淺。頭部有較強的轉向能力,噴氣孔是獨特的月牙形,背鰭小呈三角形,具有圓形尖端。 幼豚有眉毛,上頜上有七根毛,隨年齡增長而消失。
通常由2-15隻組合成小群,但也有多達40多隻海豚聚集在一起捕食。 它們合力驅趕底部棲息的魚群作,使用回聲定位在自己棲息地的水域找到獵物,可以下到最大深度達到25米的水下。是專門以魚類和海洋無脊椎動物為食的食肉動物。一般以整條吞食體長小於6.5厘米的淡水魚類為主,也吃少量的水生植物和昆蟲。分布於阿根廷、巴西和烏拉圭。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拉普拉塔河河豚是唯一生活在鹹水中的河豚種類,也是體型最小的河豚之一。雄豚體長121-158厘米,雌豚體長137-177厘米;體重36-50千克。它們有一個特別長而窄的喙和一個大頭。 背部呈棕褐色,側面和腹部較淺。頭部有較強的轉向能力,頸部椎骨由於未熔合的是柔性的,噴氣孔是獨特的月牙形,背鰭小呈三角形,具有圓形尖端。 幼豚有眉毛,上頜上有七根毛,隨年齡增長而消失。
拉普拉塔河河豚的前牙長於後牙。有些牙齒在牙冠上扭曲,上下頜各有大約50到63顆牙齒,牙齒長度範圍從6.2-9.1毫米。
棲息環境
拉普拉塔河河豚一般棲居在海洋和河口的沿海水域,通常在溫暖和渾濁的水域活動,具有逆流性。在阿根廷海岸,它們在春季和夏季占據靠近岸邊的水域,冬季遠離岸邊。 在其他地區,物種不能季節性地從海岸移動,很可能是因為水溫保持相當穩定。 首選棲息地受潮汐影響。拉普拉塔河河豚喜歡距離海岸高達55公里的距離,在6-35米的水深處生活。
生活習性
拉普拉塔河河豚被稱為“白色幽靈”,因為其蒼白的皮膚和特別傾向於的遠離船隻,這是一種害羞的海豚,通常由2-15隻組合成小群,但也有多達40多隻海豚聚集在一起捕食。 它們合力驅趕底部棲息的魚群作,使用回聲定位在自己棲息地的水域找到獵物,可以下到最大深度達到25米的水下。
喜歡生活在江河的深水區,很少靠近岸邊和船隻,但它時常游弋至淺水區,追逐魚蝦充飢。常在晨昏時游向岸邊淺水處進行捕食。河豚是用肺呼吸的水生哺乳動物,每次呼吸時,頭頂及呼吸孔先浮出水面,接著露出背部和低三角形的背鰭,出水呼吸時間約1-2秒鐘,潛水時間每次約20秒。長潛時可達200秒。每隔一兩分鐘就要露出水面換一次氣,有時會噴出水花,出水呼吸時會發出聲響。當天氣悶熱、暴雨即將來臨之際,它們便頻頻露出水面一起一伏。河豚是肉食性動物,其視覺很差,靠自身發出的超音波訊號發現食物並突襲式吞食。
拉普拉塔河河豚是專門以魚類和海洋無脊椎動物為食的食肉動物。這些哺乳動物吃約10厘米長的魚,但最重要的食物來源就是魷魚。由於該河豚的口腔器官和消化道很小,所以它們可以攝取的獵物的大小受到限制。含有高含水量的魷魚比許多其他海洋物種更容易消化。 它們還利用其他中上層和下層物種,包括硬骨魚、頭足類動物,有時也吃甲殼類。這個沿海物種的的飲食差異很大,也有的主要吃新糠蝦屬的海洋動物,一種不常被成年河豚捕食的蝦。
分布範圍
繁殖方式
這個物種的繁殖交配時間在1-2月或10-1月的時候,此時是獵物更豐富的季節。幼豚在三年內達到性成熟。
拉普拉塔河河豚的北部種群雌雄性別比例為2:1,而南方種群的比例為1:1。繁殖期在5-8月,儘管在里約熱內盧全年都可以繁殖。然而,在一些種群中,出生時期從11-3月。該河豚每次產一頭小豚,間隔約1.5年。雌河豚一生中可以產4-8個後代。妊娠持續10.5至11.2個月。
幼豚在8-9個月齡(長度約105厘米)斷奶,與其他小型鯨類相比,達到性成熟時間相對迅速。雄性達到成熟期約2-3.5年(115-128厘米和26千克),而雌性成熟2-5年(130-138厘米和32千克)。成熟度的大小和年齡因地區而異,特別是北部和南部區域之間有差別。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分化。
種群現狀
雖然很難準確地估計拉普拉塔河河豚的數量,但它們被認為是大西洋西南部最受威脅的小鯨豚,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脆弱的易危群體。物種數量的年增長率為2%,這不足以彌補每年損失500-800頭。死亡率主要是由於人類造成的。雖然這種物種在拉丁美洲不被直接利用,但是拉普拉塔河河豚在被捕獲的鰓網中作為副漁獲物,在那裡它們可能被淹死或被鯊魚吃掉。當更接近海岸和水面時,鰓網會產生更大的影響,而捕獲物則偏向年輕的拉普拉塔河河豚和具有特定單體型的個體。此外,拉普拉塔河河豚可能攝入塑膠和廢棄的漁具,或積聚大量的重金屬和多氯聯苯。由於營養水平較高,這種物種特別容易受到污染。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易危(V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