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拉隊效應

拉拉隊效應

拉拉隊效應是指比起拍獨照,拍合照可能會讓人覺得看起來更具吸引力的現象。心理學家認為,之所以會出現“拉拉隊效應”,主要是因為人在看團體照時,每人臉部特徵不好的地方容易被“平均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拉拉隊效應
  • 外文名:cheerleader effect
  • 名稱起源:《老爸老媽的浪漫史
  • 所屬分類:心理學
  • 實驗單位: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
  • 研究人員:Walker、Vul
名詞解釋,理論來源,成因分析,實證檢驗,理論套用,

名詞解釋

拉拉隊效應是指比起拍獨照,拍合照可能會讓人覺得看起來更具吸引力的現象。
研究認為,與朋友合照可以加強自己具吸引力的地方。因為人在看團體照時,每人臉部特徵不好的地方反而“平均化”了。

理論來源

美國電視劇《老爸老媽的浪漫史》(How I Met Your Mother)劇中人物巴尼·斯廷森(Barney Stinson)最先創造了“拉拉隊效應”一詞。
他在劇中說,拉拉隊效應就是女生看起來“很辣”,但只限於團體中,單獨看就不覺得。如果把團體中的每個人挑出來看,實際上反而沒吸引力,因為缺點會變得更明顯。就是當你被朋友圍繞時,會看起來更有吸引力。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心理學家Drew Walker與Edward Vul驗證,因為當我們看一群人時,傾向把大家的臉部特徵”平均”,看其中一人時也會覺得比起只看他一人時更”平均”。

成因分析

心理學家華克((Drew Walker)分析認為,“普通的臉孔看起來更有吸引力,可能是因為不好看的特徵自動平均化了。”心理學家認為,這是因為人們對團體中成員的長相有個平均的印象。有的人可能單獨看時不討喜,但是放到群體之中就沒那么顯眼了,因為此時人們的注意力可能被平均到每個成員身上而不是特定在某個人身上。

實證檢驗

為了測試拉拉隊效應,研究人員找來130多名大學生進行5項實驗,將他們的合照和單獨照通過順序和隨機的方式呈現在受試者面前,讓受試者觀看並評比照片人物的吸引力。結果顯示,不論照片中是男是女,整體看起來,人在團體中的吸引力分數,會高於獨自出現時的分數約2%。
Walker與Vul懷疑,這樣的平均臉吸引力,與我們傾向把一群物件視為“整體”,可能就支持了“啦啦隊效應”這個想法。於是他們便找來了超過130位大學生,做了五組實驗來驗證。
前兩個實驗,他們選了男生或女生的合照各100張,每張有不同的三個男生或女生,他們有時會以合照方式呈現,有時會獨立出現,受試者則要評斷他們的吸引力。同一張臉單獨先出現或合照先出現的順序為隨機,而每位受試者總共會對300位女生(實驗1)或男生(實驗2)評斷他們各自,與出現在合照時的吸引力。
結果顯示,不論照片中是男生或女生,在受試者間其實有很大的差異,不過整體看起來,人在合照中的吸引力分數,會高於獨自出現的分數。
在實驗4,Walker與Vul想在嘗試,若不是合照,只是把臉照擺放在一起比較吸引力是否會有類似的結果。他們將實驗1中合照的每張臉獨立出來,比較當獨自出現,或隨機與另外三人、八人、十五人擺放在一起時(這些人的臉部照片被拼成2×2, 3×3,4×4的正方形),吸引力是否有改變。結果顯示,多張臉一起出現時的個人吸引力分數,比起獨自一張臉出現的吸引力分數仍比較高。
Walker與Vul在這樣的結果發現了這樣的細微差異:“如果平均後的臉,因為那些不吸引人的特徵被『平均』掉而變得較具吸引力,那有互補臉部特徵的個人同在一起時──例如有人眼睛較寬有人眼睛較窄──比起他們獨自出現時,便有較好的提升吸引力優勢。”
研究發現,整體而言,受試者認為照片人物在合照中比獨照好看,無論照片人物是男還是女,吸引力約提升2%。

理論套用

任何一個團體,都有類似的現象。一群人出去,通常比一個人要好。對大部分人來說,良好的社會關係是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部分,生活質量和個人魅力值會因社會關係發生改變。而變美麗的另一個原因在於,當加入一個朋友圈子後,參與者的不安和緊張會緩和,微笑會變得自然,身體也會放鬆。在朋友圈中,參與者看上去更有吸引力,不僅是因為長相得到了平均化的彌補,更是因為參與者在團體中更加開心自在。
參加社交活動或者結伴出去旅遊。那些屢次相親失敗的男女,可將相親活動安排在團體聚會中。當身處團體時,也許會比獨自一人時更容易贏得對方的好感。
這個理論所適用的範圍並不只是外表而已,還應包括經歷、特長等,在那些無法抱團完成的事件里,比如一對一的面試,不妨展現自身的多重特色、多重經歷,依舊能發揮出“拉拉隊效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