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哈鎮

拉哈鎮

拉哈鎮隸屬於訥河市,位於訥河市西南38公里,美麗富饒的嫩江東岸,是兩省(黑龍江、內蒙古)、四縣(甘南、富裕、訥河、莫旗)、三江(嫩江、龍門江、博榮江)交匯的富庶地區,京加鐵路、111國道貫穿全境,交通運輸四通八達。始建於1685年(康熙二十年),1952年經政務院批准為全國首批建制鎮。全鎮總面積83.36平方公里,轄5個行政村,6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5.6萬人。駐有蜚聲中外的北方糖業股份有限公司(現博城糖業股份有限公司),齊市直屬22萬高壓供電局,齊鐵分局砂石廠,省北引工程管理所等10個外駐單位。

2018年9月,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批准拉哈鎮開展農業產業強鎮示範建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拉哈鎮
  • 別名:拉哈
  • 行政區類別:拉哈鎮
  • 所屬地區:齊齊哈爾地區
  • 下轄地區: 下設五個社區和兩個村
  • 政府駐地:拉哈鎮內
  • 電話區號:0452
  • 郵政區碼:161342
  • 地理位置:松嫩平原
  • 面積:83.36平方公里
  • 人口:5.6萬
  • 方言:東北官話 國語
  • 氣候條件:寒溫帶溫濕地帶半濕潤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三江口,江淮園
  • 火車站:拉哈站(三等車站)
  • 車牌代碼:黑B
  • 建造時間:1685年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工農業,自然資源,旅遊建設,面積及人口,駐外單位,

歷史沿革

拉哈鎮所在地,清代稱“拉哈崗站”,中華民國時期稱“拉哈站”。“拉哈”,滿語,意為“淮頭魚”。清初,設定黑龍江將軍後,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從吉林烏拉通往黑龍江城(今黑河市愛輝鎮)設定驛站,“拉哈”是北路十個驛路之一,屬布特哈總管轄區內。清末,訥河設定民官後,隸屬訥河直隸廳管轄。中華民國時期,隸屬訥河縣第三區,並為區公所駐地。東北淪陷後,初設拉哈站區,1938年改設拉哈街。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設定拉哈區,1948年改為第八區,並為區政府駐地。1951年12月,設定拉哈鎮,由訥河縣直轄。1958年9月,改稱紅旗人民公社,1959年3月改為拉哈鎮公社。1984年恢復拉哈鎮名稱。
拉哈鎮

行政區劃

全鎮截止2016年區劃詳情
統計用區劃代碼
城鄉分類代碼
名稱
230281101001
121
文昌社區居民委員會
230281101002
121
中興社區居民委員會
230281101003
121
東崗社區居民委員會
230281101004
121
紅光社區居民委員會
230281101005
121
西城社區居民委員會
230281101200
122
四季青村村民委員會
230281101201
122
回民村村民委員會

工農業

拉哈鎮歷來為訥河市西南部的經濟、文化中心,也是西南部地區的物資集散地,商業發展,人煙稠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1951年建立的紅光糖廠,是省內六大糖廠之一;地方工業有澱粉廠、第二農機修造廠、磚廠、醬菜廠等。由於紅磚質量好、產量高、銷量大,拉哈被譽為“磚城”。1992年鄉鎮企業總產值3069萬元。全鎮總面積61平方公里,鎮郊有耕地2.4萬畝,主要種植蔬菜,盛產山東白菜和紫皮蒜。

自然資源

拉哈鎮自然資源豐富,地下水儲量也極為豐富,水質好、含多種礦物質。地下非金屬礦產蘊有黃土、沙石等,礦體厚、儲量大,有較大的開採價值。郊區附近有5家磚廠,年產紅磚1億塊以上,素有“磚都”之稱。

旅遊建設

風光旖旎的引嫩渠首,波濤洶湧的三江口,是正在建設中的旅遊勝地。文化、教育、科技、民政、計生、鄉企、公安、小城鎮建設以及民眾體育等項工作均屬全市先進行列,有些工作處於全省領先地位。
拉哈鎮政通人和、經濟繁榮,拉哈鎮人民抓住機遇、解放思想、艱苦創業,區域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各項社會事業長足發展,大力發展特色和綠色蔬菜為主的農業及畜牧業。拉哈鎮投資環境寬鬆,投資政策優惠,而且是國家級經濟綜合建設試點鎮。

面積及人口

全鎮總面積83.36平方公里。全鎮共轄5個社區和2個村西城社區、文昌社區、中興社區、東崗社區、紅光社區、四季青村、回民村。1992年末全鎮總人口3.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8萬人。鎮政府駐於鎮內。

駐外單位

駐有蜚聲中外的北方糖業股份有限公司(現博城糖業股份有限公司),齊市直屬22萬高壓供電局,齊鐵分局砂石廠,省北引工程管理所等10個外駐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