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什利,K·S.,美國生理心理學家。1890年6月7日生於西維吉尼亞州戴維斯城,1958年8月7日卒於巴黎。1915年獲霍普金斯大學博士學位。曾任J.B.華生的助手,對行為主義心理學的理論和實驗很有貢獻。1917~1926年任明尼蘇達大學心理學教授。1929年任芝加哥大學心理學教授,同年當選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35年後任哈佛大學教授及榮譽教授。
正文,
正文
1917年他與S.I.弗朗茲從事大腦切除對白鼠行為影響的實驗,以後他又用猴子及猩猩等動物進行了大量研究。1929年他的重要專著《大腦機制與智慧型》出版,提出大腦功能兩大原理著稱於世,即①均勢原理:大腦皮層各個不同部分幾乎以均等的程度對學習發生作用。例如,在白鼠辨別三角形與圓形的學習後,只要保存其大腦皮層視覺區任何部位的1/60,它的辨別行為就不受到影響。對於其他感官範圍內學習的研究,也發現有同樣的結果。②總體活動原理:就學習和記憶而言,大腦以一總體而進行活動。學習和記憶的效率與大腦受損壞的面積大小成比例,而與損壞的部位無關。拉什利逝世後,他的學生精選了他生前所寫的31篇論文,於1960年出版《拉什利的神經心理學》一書,E.G.波林和神經學家S.科爾布分別寫了序言,對拉什利的論著給予高度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