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抵擋太平洋的堤壩》是一部帶有自傳性質的寫實作品,它以20世紀早期法屬印度支那為背景,描寫了移居到殖民地來的一個法國普通庭的生活:母親的不幸遭遇、蘇珊及其哥哥約瑟夫的愛情故事。母親深受法國官方宣傳的“到殖民地發財”的影響移居到印度支那,丈夫去世後她獨自一人艱難地挑起了全家的重擔,最後用長期的積蓄向殖民地當局購買了一塊土地進行耕種,然而這塊土地每年都要受太平洋海潮之害,因此經濟破產,這個家庭只能處於白人的底層。
創作背景
《抵擋太平洋的堤壩》來源於作者的真實經歷。瑪格麗特的父親死去後,47歲的瑪麗·多納迪厄(瑪格麗特的母親)已是殖民地年紀最大的女教師,她希望能被從條件惡劣的金邊調回相對繁華的河內或西貢,這兩個大城市對她兒女的教育有利,然而當局依然不顧懇求地將她派往了交趾支那窮鄉僻壤的永隆——離西貢5個小時車程。1927年,多納迪厄夫人清苦的生活由於得到了一塊三百公頃的水稻租讓地而重燃希望,她開始帶領孩子們(並且僱傭當地人)修建房屋和拓荒,向放高利貸的印度人借錢築堤壩,做起了發財的美夢。
《抵擋太平洋的堤壩》創作於20世紀40年代末,發表於1950年。當時的法國依然處於殖民地時代,二戰後,為了捍衛在殖民地的最後利益,法國捲入印度支那戰爭(1946—1954)。直到1955年,法國才真正結束了對越南的殖民統治。那時,法國社會的種族觀念相當普遍,生活其中的杜拉斯深受影響。
人物介紹
母親
《抵擋太平洋的堤壩》的主要人物是“母親”這一角色。母親是生活在印度支那的法國殖民者中的一員,貧窮的下層白人,她獨自帶著孩子們艱難的生活。她花盡了積蓄買來太平洋岸邊的土地,幻想著出產大量的糧食,把整個家庭從絕望的生活中拯救出來。貪婪腐敗的地籍管理員賣給她不能耕作的土地,太平洋的潮水每年都侵襲這裡,土地顆粒無收。母親似乎還懂得同命運抗爭,鼓動當地人一起築成抵擋太平洋的堤壩,而無情的海潮一次次的將堤壩摧毀,將母親所有的希望打碎。在貧窮的折磨下,母親希望女兒與富裕的白人“若先生”結合,改變女兒和家庭的命運。扭曲的愛和母親扭曲的希望構成了整個家庭的不幸。
蘇珊
“蘇珊”這一人物處在一個尷尬的社會地位上。一方面來說,她是白人,是殖民者中的一員,另一方面來說,她又不能被上層殖民社會接受,生活貧困使得她與富裕的白人們分為截然不同的兩個階層,連她自己都無法融入進去。
若先生
出現在這本書中的蘇珊的追求者“中國情人”若先生,是一位富有但精神世界卻一片荒蕪的浪蕩子形象,他渾渾噩噩,遊手好閒,人格猥瑣、懦弱,但又色迷心竅,是法屬殖民地中連最底層的白人也打心底給以蔑視的形象。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抨擊殖民主義
在《抵擋太平洋的堤壩》中,女作家以一個白人女孩的身份,對自己在殖民地的生活進行了回憶和描述,小說不僅對母親以及家庭的悲劇命運進行了描寫,更為可貴的是對殖民地被殖民者的悲慘生活和殖民者的卑劣行徑進行了揭露和抨擊。
從表面上看作品是關於母親個人以及圍繞母親的家庭和生活經歷展開的,具有悲劇性色彩,實際上小說的“政治性”是從小說發表起就得到作家和批評家們承認的。小說中敘述了沒有絲毫平等的殖民政策和殖民者的壓迫,講述了成千上萬的本地勞工在用血淚澆灌的紅土地上辛勤的勞作,而最後他們的勞動成果和心血屬於占領土地的白種人;講述平原上不斷出生又成批死亡的飢餓的孩子,他們的疾病和已麻木的神經。而這種痛苦不僅限於當地人,還有貧窮的下層白人。小說不僅直述殖民政策的醜惡和不公,也從人物的痛苦經歷和絕望命運來反襯和表現殖民主義的醜惡。
讚揚對命運不懈的鬥爭
小說的中心形象、主要形象是母親,而在這個形象中,最為突出的東西,就是某種客觀的命定性與對這種命定性的抗爭。這種命定性似乎是連鎖反應的。首先是這個攜帶著兩個孩子的普通婦女,處於艱困的殖民地的境況中,陷在營私舞弊、貪污受賄的殖民當局所控制的現存秩序的迷宮裡。這裡就開始有了命定性,它決定了這個婦女雖然花掉多年的積蓄,但僅僅因為沒有賄賂當局因而只能從當局那裡得到一塊每年都要被潮水淹沒的荒地。這樣,社會現存秩序的荒誕,就將她孤零零地扔在太平洋海潮的面前。這種社會的荒誕命定性又帶來了自然的荒誕命定性,它以更不可抗拒的力量威脅著她全部的生存努力,那勢不可擋的海潮要像一個無底的黑洞吞沒掉她所有的財富與血汗。對於這兩種命定性,母親都不甘心屈從,她以自己微弱的力量進行抗爭,她作出種種努力要改變這兩種命定性。然而,她越是進行奮鬥,她在這兩種命定性里就陷得更深。對於前一種社會現實的荒誕命定性,不論是她在經濟上謀求貸款,還是從行政上進行投訴,全都無濟於事,只使當局對她更有敵意,只使她自己更加牢牢地被釘在這塊海潮不斷淹沒的不毛之地的上面,更朝破產的方面滑落。而她對自然的荒誕命定性的抗爭,她對太平洋潮水為害的抗爭,她修築堤壩的全部努力,顯而易見,更是帶悲劇性的,更要歸於慘敗,更要導致自己的毀滅。儘管悲慘的結局是可以預見的,母親的抗爭仍然進行到了最後,直到她耗盡勞動者多年的積蓄、她作為人的意志力與頑強性、她作為一個小人物所能利用的一切,甚至是她女兒從情人那裡接受的一個鑽石,等等,等等,全部消耗殆盡的時候。
於是,母親這種對必然的悲劇命運的抗爭,也就帶有了
西西弗的色彩,她的全部抗爭就像西西弗的推石上山,她修築的那道用來抵擋太平洋海潮的可憐的堤壩,就是她全部抗爭的縮影,它體現著抗爭的艱難性、奮鬥的無效性、人的命運的悲愴性。
然而,儘管母親慘遭失敗,但在見證者看來,她終究是進行了奮鬥,她在奮鬥中顯示了她作為人的勤勞、堅毅、頑強與活力以及悲愴性的精神痛苦,而所有這些,正是真正人的素質,是真正人的生命力的發揮,是真正的人生,西西弗式的人生。
藝術特色
總體風格
《抵擋太平洋的堤壩》總體敘事平淡,輕輕的展開和收尾,語言大膽犀利、視角不同尋常、表述形式超凡脫俗。
水意象
流水無情,善變的特性還不足以傷人,與其繁衍的能力相對應的便是它強大的摧毀性。它具有狂暴驚人的強力。《抵擋太平洋的堤壩》成為展現“水”這一無情的能力最佳的代表。
摧毀母親並將其絕望的形象推至頂峰的就是這不斷上升、來勢兇猛、不由分說的“水”。母親像西西弗一般受到天神的詛咒,編制自己的宿命,永無止盡;她不斷地積蓄,又不斷地投注,只希望建立起能抵擋太平洋潮水肆意狂虐的堤壩,保護她的耕地。
作品影響
《抵擋太平洋的堤壩》是杜拉斯文學創作第一階段的代表作,也是她創作軌跡中的第一個閃光點。該書曾獲法國龔古爾文學獎提名。
越南西貢一些老一點的文人,談起《抵擋太平洋的堤壩》這本書,他們還會止不住熱淚盈眶,因為杜拉斯在書中講到了那些為法國修路築壩而橫遭慘死的越南民工,老人們認為杜拉斯用她的方式向那些為法國殖民者默默獻身的越南人表示了敬意。
作者簡介
瑪格麗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1914—1996),法國小說家、劇作家、電影導演,本名瑪格麗特·多納迪厄,出生於印度支那,十八歲後回法國定居。她以電影《廣島之戀》(1959年)和《印度之歌》(1975年)贏得國際聲譽,以小說《情人》(1984年)獲得龔古爾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