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經堂文集抱經堂文集》,清代盧文弨的文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抱經堂文集
- 作者:盧文弨
- 創作年代:清代
《抱經堂文集抱經堂文集》,清代盧文弨的文集。
《抱經堂文集抱經堂文集》,清代盧文弨的文集。《抱經堂文集》34卷。文弨自言,於世間技藝,一無所能,惟好校書,自少至老,校書不斷。一生所校之書甚多,自經、傳、子、史,至說部詩文集,凡經搜覽,悉加丹黃。後取其中優秀者,如《逸...
《抱經堂文集》2006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介紹 較之《抱經堂文集》盧文弨(中華書局06年僅再版了2500冊,初版1000冊),或許章學誠將遺稿交與王宗炎而未傳子嗣,真卓識也。拜讀日人山口久和《章學誠的知識論》(1998年成書,2006中文版)首章“大梁本”“遺書本”的編撰思路大有“貶王(宗炎)”之論 ...
《抱經堂叢書》是清代盧文弨編輯的一部叢書,是精校古籍的匯刻。內容簡介 《抱經堂叢書》凡十七種。是一部精校古籍的匯刻,輯者擅長校斟,所校古籍,旁徵博引,據宋本而不“唯宋是從”。其中《群書拾補》,參證由多。附有文集、札記,也是對一些古書上的疑難問題,從文字考訂做出了較為可信的解釋。作者...
《清盧文弨抱經堂詩鈔系年考釋》是2019年遠方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波。內容簡介 本書以清代著名學者盧文弨的《抱經堂文集》為基礎,參考《盧抱經先生年譜》《抱經堂叢書》《知不足齋叢書》《續修四庫全書》《叢書集成初編》《叢書集成續編》《清代詩文集彙編》等書以及清代學者的文集、年譜,中國國家圖書...
《盧文弨全集》是對現存盧文弨著述所進行的全面而系統的整理,總計16冊,近412萬字,包括《群書拾補初編》《群書拾補補遺》《儀禮註疏詳校》《經典釋文考證》《廣雅(釋天以下)注》《重校方言》《鐘山札記》《龍城札記》《讀史札記》《抱經堂文集》《抱經堂詩鈔》《常郡八邑藝文志》等,其中大部分是首次...
著有《抱經堂文集》《儀禮註疏詳校》《鐘山札記》《廣雅注》《龍城札記》等。軼事典故 靈前焚帖 盧文弨有漢《張遷碑》,拓技甚工,秦澗泉愛而乞之。盧不與。一日,乘盧外出,入其書舍攫取而去。盧歸知之,追至其室,仍奪還。未半月,秦暴亡。盧適奠畢,袖中出此碑,哭曰:“早知君將永訣,我當時何...
盧文弨,清浙江仁和人,字紹弓,號磯漁,又號抱經。盧存心子。乾隆十七年進士,授編修,直上書房,官至侍讀學士。乞養歸,主講鐘山、崇文、龍城諸書院。生平喜校書,後取其最精者,著《群書拾補》,收書三十八種;又匯刻所校書有《抱經堂叢書》,最稱精審。另有《抱經堂文集》、《鐘山札記》、《龍城札記...
人物生平 劉晝生平事跡不詳。據《北史》《北齊書》本傳記載,劉晝生活的年代,正是南北分裂、階級矛盾、民族矛盾異常尖銳時期,其所撰《劉子》一書,針對當時社會時弊,提出了自己治國安民的政治主張。《抱經堂文集》卷二2《劉子·跋》日:“其書首言‘清神’‘防欲’‘去情’‘韜光’。主要作品 《劉子》
盧文弨,清浙江仁和人,字紹弓,號磯漁,又號抱經。盧存心子。乾隆十七年進士,授編修,直上書房,官至侍讀學士。乞養歸,主講鐘山、崇文、龍城諸書院。生平喜校書,後取其最精者,著《群書拾補》,收書三十八種;又匯刻所校書有《抱經堂叢書》,最稱精審。另有《抱經堂文集》、《鐘山札記》、《龍城札記...
但在其《抱經堂文集》中卻又別有說辭。他在卷七《周易註疏輯正題辭》中說:“庚子(筆者按:謂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之秋,在京師又見嘉善浦氏鏜所纂《十三經註疏正字》八十一卷於同年大興翁秘校覃溪所,假歸讀之,喜不自禁。誠不意垂老之年,忽得見此大觀。”據《四庫提要》,《十三經註疏正字》的校定...
盧氏乃清代乾嘉時期的著名學者,在校勘學、訓詁學等領域取得了傑出成就,著述宏富,主要包括《抱經堂文集》、《锺山札記》、《龍城札記》、《讀史札記》、《經籍考》、《群書拾補》、《經典釋文考證》、《儀禮註疏詳校》、《重校方言》等,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盧文弨的大部分著述,收入他本人編纂的以校勘精善、...
1752)探花,歷官侍講學士,廣東鄉試正考官,提督湖南學政。三十三年辭歸故里,以經術導士,致力於著述以終。一生好學,潛心於校勘、訓詁、音韻。所校之書自經傳子史、說部詩文,參合各家之言,擇其善者而從。一生所校210餘種,匯刻為《抱經堂叢書》。著有《抱經堂文集》、《鐘山札記》、《讀史札記》等。
《抱經堂文集》卷二2《劉子。跋》日:“其書首言‘清神’‘防憨’‘去情’‘韜光’,近幹道家所言。其他作品 《劉子·正賞》作者:劉晝 朝代:北朝·北齊 《劉子·正賞》是《劉子》的一個篇章,主要哲學上提倡名實並秀、言理兼得,認為禍與福、利與害可以互相轉化;美學上肯定美感的共同性,美與醜的相對...
周易》註疏合刻本的卷次與體例 《周易》傳、義分合考真德秀文集明嘉靖刊本考辨《古逸叢書》本《爾雅》版本考 註疏合會的三種模式——《儒藏》編纂隨劄(其三)理解版本的方法與效用撫本《禮記》金履祥批點小識《古文尚書撰異》文字校勘識誤《春秋左傳讀》校讀劄記中華書局版《抱經堂文集》《顧千里集》校點...
經解 哀公問 仲尼燕居 孔子閒居 坊記 表記 緇衣 作者簡介 王文錦(1927—2002),當代公認的著名禮學名家、古籍整理專家。青年時期受業於孫人和、陸宗達學習“三禮”,後從事古籍尤其是禮學相關古籍的整理和研究,長期擔任中華書局編審。曾主持整理點校《通典》《周禮正義》等大部頭典籍,獨立點校《抱經堂文集》《校...
謝瓊 謝瓊,清乾嘉時學者,字石臞,雲南昆明人。嘉慶十三年舉人。有《謝石臞詩草》(方樹梅題識,《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彩虹山房詩鈔》、《彩虹山房試帖》。詳見《中國古籍善本書目》、《清人別集總目》、《清人文集提要》。
無達詁”,所謂“《詩》無定形,讀《詩》者亦無定解”(文《抱經堂文集》卷三《校本〈韓詩外傳〉序》)。發此義彼 在藝術鑑賞中,又由於詩的含義常常並不顯露,甚至於“興發於此,而義歸於彼”(白居易《與元九書》),加上鑑賞者的心理、情感狀態的不同,對同一首詩,常常因鑑賞者的不同而會有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