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和兒浴博多灣中》是郭沫若1919年創作的一首新詩,出處是《時事新報·學燈》。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抱和兒浴博多灣中
- 出處:《時事新報·學燈》
- 作者:郭沫若
- 創作時間:1919年
- 作品體裁:詩歌
- 課本階段:未選入課本
《抱和兒浴博多灣中》是郭沫若1919年創作的一首新詩,出處是《時事新報·學燈》。
《抱和兒浴博多灣中》是郭沫若1919年創作的一首新詩,出處是《時事新報·學燈》。作品原文抱和兒浴博多灣中兒呀!你快看那一海的銀波。夕陽光里的大海都被新磨。兒呀!你看那西方的山影罩著紗羅。兒呀!我願你的身心像海一樣的光潔。...
郭沫若即是首先在《學燈》上發表詩作《抱和兒浴博多灣中》、《鷺鶿》、《死的誘惑》,從而“得到了一個詩的創作爆發期”(郭沫若《創造十年》)。沈雁冰也是在《學燈》上發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話翻譯小說契訶夫的《在家裡》的。隨著編輯的變動,在《學燈》上發表著譯的不同傾向的作者先後有:周作人、康白情、...
《沫若文集》是現代郭沫若撰文集。十七卷。作者的重要著作均被收入。創作背景 1919年9月11日,作者在上海《時事新報》副刊《學燈》上發表詩作《鷺鷥》和《抱和兒在博多灣海浴》時首次署用筆名“沫若”。其命名來由,郭沫若《學生時代(創造十年續編)》中有說明:“他(范允臧)問起我的筆名的意義來,‘沫若’兩...
1784年,在日本九州博多灣口的志賀島上,發現了一枚赤金方印。金印2.8厘米見方,0.8厘米厚,上刻“漢倭奴國王”五字。開始時,無人知曉這金印來歷,經專家考證,才知這是一枚很有價值的中國漢印。據《後漢書》記載,東漢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倭國使者來漢朝拜,光武帝賜使者金印紫授。倭國王視這金印為權力象徵...
宮崎——博多,5小時14分,406千米;宮崎——名古屋,7小時59分,1081千米。長途汽車(下列時間為最短時間):宮崎——福岡,3小時53分,25次/日(往返);宮崎——熊本,2小時56分,12次/日(往返);宮崎——鹿兒島,2小時25分,10次/日(往返)。自駕車(利用高速公路):宮崎——東京,約17小時,1420...
他將當時認識的龍山文化分為山東沿海區、豫北區和杭州灣區。並指出豫東和安徽壽縣一帶的遺址的文化面貌也與上述三個地區有區別。他還認為,豫北區是殷文化的直接前驅。歷史評價 李濟:“梁思永先生,中國一位最傑出的考古學家,已經把他全部的生命貢獻於這一件事了。”夏鼐:“梁先生確是野外考古的頭等人才,不僅...
19日兵船駛進博多灣。就在這以前,在大宰府的召集下,日本九州九國御家人,“甚至神社佛寺人員都爭先恐後急馳而來”。這支為數萬人的御家人在大將少弍景(或經)資的指揮下,從20日上午10時開始,同當天早晨登入的元軍交鋒。戰幕一拉開,日本武士就顯然處於不利地位;元軍採用的是進步的步兵集團戰術,這使...
中世時期為防範元軍入侵,在面向博多灣的今長浜海岸附近修築了元寇防壘。從江戶時代開始對今津的泥灘及泉川河口進行乾拓。幕末時期,野村望東尼經由岐志港被流放到附近海域的姬島。1898年糸島半島附近發生了震級6.0的糸島地震,震災波及糸島市了現在的福岡市西部及糸島市周邊地區。2005年(平成17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