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麻草根

披麻草根

披麻草根,中藥名。為百合科藜蘆屬植物狹葉藜蘆Veratrum stenophyllum Diels和大理藜蘆Veratrum taliense Loes. f.的根。狹葉藜蘆,分布於四川、雲南等地;大理藜蘆,分布於四川、雲南等地。具有散瘀,止痛,催吐之功效。主治跌打損傷,骨折,風濕痹痛,癲癇。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披麻草根
  • 別稱:小棕包、天蒜、千張紙、大力王《雲南中草藥》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百合目
  • :百合科
  • :藜蘆屬
  • :狹葉藜蘆、大理藜蘆
  • 採收時間:秋、冬季
  • 毒性:大毒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炮製,形態特徵,生長環境,藥理作用,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根。

性味

味辛、苦,性寒。

歸經

入肝、脾經。

功效

散瘀,止痛,催吐。

主治

跌打損傷,骨折,風濕痹痛,癲癇。

相關配伍

1、治跌打損傷,大理藜蘆鬚根15g,泡白酒500g。每次服5ml,同時服酒浸鬚根1條(約1寸長)。(《雲南中草藥選》)
2、治跌打損傷,風濕疼痛,小棕包每用50mg,日服3次。開水送服。(《雲南中草藥》)
3、治骨折,截癱,癲癇,大理藜蘆根乾粉0.06g。酒或開水送服,日服2次。(《雲南中草藥選》)

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每次0.03-0.06g;或浸酒。
外用:適量,搗敷。

使用注意

1、氣虛體弱者及孕婦禁服。
2、服用過量易引起中毒。
3、忌辛辣、菜蔬(減低藥性)食物。

炮製

採集加工:秋、冬季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1、狹葉藜蘆,別名七仙草(雲南)。多年生草本,高50-120cm。鱗莖不明顯膨大。植株基部殘存葉鞘撕裂成黑褐色網狀纖維。下部葉帶狀、狹長圓形、倒披針形,長25-40cm,寬2-6(-8)cm,先端銳尖,基部收窄為鞘,抱莖,兩面無毛。圓錐花序長20-80cm,側生總狀花序軸纖弱,通常著生雄性花,頂生總狀花序生兩性花,下部苞片長於或短於分枝;具密集或稍稀疏的花,花梗極短,約8mm;花被片6,黃綠色,少有綠色,通常上升,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5-7(-8)mm,背面基部稍具毛。蒴果直立,長1.5-2cm。花果期7-10月。
2、大理藜蘆,別名翻天印、人頭髮、小蛆藥《昆明民間常用草藥》。本種與狹葉藜蘆的主要區別為:圓錐花序擴展;側生總狀花序細長,稍曲折而下彎,其上的花梗長7-15mm,比小苞片長。花期秋季。

生長環境

1、狹葉藜蘆,生於海拔2000-4100m的林下或草坡。分布於四川、雲南等地。
2、大理藜蘆,生於海拔2400m左右的山坡草地、灌叢或疏林下濕潤肥沃處。分布於四川、雲南等地。

藥理作用

1、鎮痛作用。
2、鎮靜作用。

相關論述

《雲南中草藥》:“消腫止痛。治跌打損傷,風濕疼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