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衲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pī nà ,是指披僧衣。謂出家為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披衲
- 讀音:pī nà
- 注音:ㄆㄧ ㄣㄚˋ
- 出處:《題童貞上人》
披衲
披僧衣。謂出家為僧。 唐 賈島 《題童貞上人》詩:“誓從五十身披衲,便向三千界坐禪。”
披衲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pī nà ,是指披僧衣。謂出家為僧。
披衲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pī nà ,是指披僧衣。謂出家為僧。... 披衲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pī nà ,是指披僧衣。謂出家為僧。中文名 披衲 讀音 pī ...
年老的僧人。亦為老僧自稱。亦有借用於道士者。出家人穿的衣服早先由別人不用的布塊縫納而成,稱為納衣,道教中有,“身披百衲伏魔衣,手持五明降鬼扇”之說....
詞語解釋 破舊的僧衣。 唐 許渾 《晨別翛然上人》詩:“吳 僧誦經罷,敗衲倚蒲團。”元 丘處機 《無俗念·歲寒守志》曲:“敗衲重披,寒埪獨坐,夜永愁難徹。...
掛衲,意為披上僧衣,謂出家為僧。... 披上僧衣。謂出家為僧 唐 戴叔倫 《寄贈翠岩奉上人》詩:“掛衲 雲林寺 ,翻經石榻涼。”唐 杜荀鶴 《舟行晚泊江...
祖衲,是漢語辭彙,拼音是zǔ nà,解釋為僧衣。... 僧衣。祖衲出處 編輯 五代 齊己 《與崔校書靜話言懷》詩:“我性已甘披祖衲,君心猶待脫藍袍。”...
山衲,拼音是shān nà ,是一個漢語辭彙,釋義為僧侶的衣服。... 唐 馬戴 《霽後寄白閣僧》詩:“久披山衲壞,孤坐石牀寒。”宋 梅堯臣 《冬日陪武平游西余...
青衲,讀作qīng nà,漢語詞語,是指僧衣。... 南唐 李中 《寄廬岳鑒上人》詩:“病披青衲重,晚剃白髭寒。” 前蜀 貫休 《寄僧野和尚》詩:“白頭寒枕石...
明·李夢陽《邵道人傳》:蜀人,年七十來慶陽(今甘肅慶陽),館於鐘樓,築土披衲,無晝夜露坐。不好言,有事則頤指色授。為人治病,視其可活,即命弟子置飯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