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組織蛋白酶G抗體是人類中性粒細胞中嗜苯胺藍顆粒的一種絲氨酸蛋白。1992年,Halbwachs-Mecarelli等在炎症性腸病(IBD)患者血清中發現抗組織蛋白酶G抗體,具有蛋白水解酶活性,與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密切相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抗組織蛋白酶G抗體檢測
- 標本採集:常規採集患者空腹靜脈血液4ml
- 臨床意義:可用於相關疾病的診斷與鑑別
- 正常參考值:陰性。(酶聯免疫吸附法)
標本採集,臨床意義,正常參考值範圍,注意事項,
標本採集
1.患者準備
檢查前一天晚上8點後避免進食和劇烈運動。患者採血前最好休息15分鐘以上。
2.標本類型
常規採集患者空腹靜脈血液4ml置於無抗凝劑的一次性真空採血管中備用。
3.標本運送
標本採集後應明確標識並由專人及時送檢,並注意運送過程中的生物危害性。
4.標本處理
(1)標本置於37℃孵箱孵育待血液完全凝固後離心分離血清,並進行檢測。
(2)分離血清,4℃可保存3天或-20℃冰凍保存較長時間。冰凍保存後不能反覆凍融。
臨床意義
抗組織蛋白酶G抗體可見於系統性血管炎、炎性風濕性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炎、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硬化性膽管炎和慢性炎症性腸病等。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此抗體可對核周型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pANCA)或不典型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xANCA)免疫螢光檢測陽性結果的樣本進行特異性抗體的鑑別。
正常參考值範圍
陰性。(酶聯免疫吸附法)
注意事項
1.嚴重溶血、脂血標本,細菌污染標本可對檢測結果造成干擾;不採用裝有抗凝劑的採血管。
2.標本應及時檢測。如有特殊情況,分離血清,並於4℃或-20℃保存,以免影響檢測結果。標本中不能混入血細胞、纖維蛋白絲、塵埃和氣泡,否則會影響其檢測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