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根據地戲劇

抗日根據地戲劇,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各抗日民主根據地戲劇的總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抗日根據地戲劇
  • 釋義: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各抗日民主根據地戲劇的總稱
歷史沿革,主要劇目,主要劇社,代表人物,

歷史沿革

1937年全國抗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領導八路軍和新四軍在敵後開展了廣泛的游擊戰爭,建立了許多敵後根據地(又稱“邊區”)。
中共中央和各邊區政府非常重視文藝事業,根據戰爭環境和農村工作的特點,將戲劇置於文藝工作的中心地位,作為教育民眾、宣傳抗戰和發展生產的有力武器。
部隊在團以上單位都建立起宣傳隊,各鄉村也興起了規模空前的民眾演劇活動。抗日民主根據地分布遼闊,相互間交通困難,這使各地區戲劇運動的發展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延安是根據地戲劇運動的中心。人民抗日劇社等團體在全國抗戰前夕就演出了話劇和活報劇。七七事變後,大批進步文藝工作者,如上海的救亡演劇隊、北平學生流動宣傳隊的不少成員陸續奔赴延安。
1940年始,農村演劇運動被發動起來,晉察冀出現了1 000多個村劇團。到1942年,僅冀中、冀西地區就有村劇團3 200多個。阜平高街村劇團演出的大型紀實性報導劇《窮人樂》,創造了用話劇、歌舞綜合藝術手法演真人真事的經驗。1942年冬,隨著軍事上的節節勝利,根據地戲劇運動進入了豐收期,湧現了大量優秀劇目,如《把眼光放遠一點》、《子弟兵與老百姓》、《戎冠秀》、《李國瑞》、《過關》等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戰鬥在華中根據地的新四軍,自1941年整編後,軍部及各師、旅的戰地服務團,都設有戲劇隊(組)。1943年後還成立了專業的火線、抗敵、拂曉等劇社,它們和華中魯迅藝術學院戲劇班、新安旅行團的大眾劇社等一起,推動了華中根據地戲劇的發展。演出的《一個打十個》、《丁贊亭》、《李闖王》、《甲申記》等劇都深得戰士的喜愛。在華南地區,東江縱隊的東江流動劇團和鐵流劇團、魯迅文藝宣傳隊和從事戲劇宣傳的武工隊在極端艱難的條件下活動,創作了多幕劇《路西一年》、《大地回春》等。

主要劇目

1938年元旦前後,演出了《廣州暴動》、《血祭上海》,引起轟動。同年4月,由毛澤東、周恩來、林伯渠等倡導成立了魯迅藝術學院(簡稱“魯藝”)。它為各根據地培養、輸送了大批文藝戲劇幹部。在魯藝戲劇系和實驗劇團的帶動、幫助下,延安留守兵團部隊藝術學校、西北文工團、抗大文工團、青年藝術劇院等團體相繼成立,演出活動日益繁盛。
至1942年,延安上演話劇110多出,其中有《流寇隊長》、《一心堂》、《雷雨》、《日出》、《上海屋檐下》、《欽差大臣》、《馬門教授》、《鐵甲列車》、《帶槍的人》、《偽君子》等中外名劇。1942年延安文藝整風運動之後,根據地廣大戲劇工作者更加堅定了為工農兵服務的方向,更加自覺地按照延安文藝座談會的精神深入民眾生活,創作風格轉向對民族化、大眾化戲劇的追求。
從1942~1945年,延安上演了30多部話劇,其中有《同志,你走錯了路》、《抓壯丁》、《劉家父子》、《豐收》、《糧食》等。還演出了蘇聯戲劇《前線》。除了話劇活動外,文藝整風后延安還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新秧歌劇運動。魯藝師生王大化等人,採用民眾喜聞樂見的秧歌、花鼓、旱船、高蹺等形式,創作了《兄妹開荒》、《夫妻識字》、《一朵紅花》、《趙富貴自新》和多幕劇《周子山》等新秧歌劇,受到軍民的熱烈歡迎。1945年春魯藝創作演出的新歌劇《白毛女》,就是在新秧歌劇運動基礎上產生的一個豐碩成果。此外,文藝整風還推動了延安的舊劇改革熱潮,出現了新編平劇《逼上梁山》、《三打祝家莊》等好劇目。晉察冀根據地是民眾戲劇運動最活躍、創作成果最豐盛的邊區。除八路軍晉察冀軍區政治部抗敵劇社外,戰線、七月、衝鋒、火線等各軍分區的劇社也十分活躍。
1938年後,戰鬥劇社和西北戰地服務團先後抵達晉察冀。1939年7月,晉察冀戲劇界抗敵協會成立,提出了“戰鬥化、現實化、大眾化”的口號,並舉行了聯合演出,有力地促進了戲劇創作,出現了一批表現敵後鬥爭生活的作品,如《我們的鄉村》、《慰勞》、《模範公民》等。與此同時,華北其他根據地的戲劇運動也呈現出勃勃生機。

主要劇社

主要劇社有:晉西北的120師戰鬥劇社、冀中的火線劇社、晉冀魯豫的129師先鋒劇社、山東根據地的115師戰士劇社、膠東軍區國防劇社等。
在海南島,瓊崖縱隊組建的歌舞團也演出了不少話劇。抗日民主根據地的戲劇體現了無產階級自覺的階級意識,勞苦大眾的藝術形象成為舞台的主人。根據地戲劇突出地發揮了藝術的宣傳教育功能,成為喚醒人民、鼓舞人民的有力武器。工農兵的生活和意志在戲劇中得到及時的反映,生產、支前、戰鬥中的英模人物直接成為創作題材,還出現了農民演農民、士兵演士兵的熱潮。戲劇和生活極為密切的關係,使表、導演藝術風格自然、真實、樸實無華。

代表人物

根據地戲劇培育了自己的新一代個性鮮明的劇作家,如王震之、胡丹沸、胡可、杜烽、丁里、賈克等,他們的劇作愛憎分明、樂觀高昂、淳樸真摯,藝術形式上也更加接近民族、民間風格;薰陶了一代藝術家,如崔嵬、吳雪、田方、王大化、胡朋、舒強、凌子風、劉保羅等,以及鐘敬之和汪洋等舞台美術家。在民族化探索過程中,戲曲的某些手段,地方小調、歌舞也融入了話劇,深得民眾喜愛。這是中國話劇史上前所未有的大普及運動,並且創造出了成熟的大眾話劇的形式,其創作經驗和藝術風格深刻地影響著社會主義時期的中國戲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