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的外國劇作譯介研究

基本介紹

  • 書名:抗戰時期的外國劇作譯介研究
  • 作者:陳傳芝 著
  • 譯者:曲弘梅
  • ISBN:9787516161586
  • 頁數:288
  • 出版時間:2015年05月 (1版1次)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出版信息,內容簡介,目錄,作者簡介,

出版信息

抗戰時期的外國劇作譯介研究
作者:陳傳芝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年:2015-5
頁數:288
定價:58.00元
裝幀:平裝
ISBN:9787516161586

內容簡介

抗戰時期,關乎存亡的“焦慮”情緒,激勵人們尋找現時共生的言語系統及其效用功能。話劇以服務現時救亡的極大張力,向歷史、民間、世界敞開,民族與世界、傳統與當下的界限模糊了,城市與鄉村、民間與官方相融共生。但在此紛繁系統中,外國劇作譯介的個案選擇,提供了再現這段歷史綜合體的可能。雖不能結構化地再現歷史情狀,但作為特殊的、各式各樣的歷史結晶體,卻是體現時代節奏的歷史音符。它們以現時言語活動的共生現象所呈現的象徵、概括、修復功能,正是中國接受主體重塑或建構的話語體系。

目錄

緒論
上篇 抗戰前後外國劇作接受闡釋的遷延與沉澱
第一章 外國劇作譯介的遷延
第一節 寫實主義劇作的接受闡釋
第二節 新寫實主義劇作譯介
第三節 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劇作譯介
第二章 抗戰時期外國劇作譯介接受的沉澱
第一節 抗戰時期外國劇作接受闡釋的特點
第二節 外國劇作譯介的戰前遷延與戰時沉澱——以《玩偶之家》為例
中篇 抗戰時期外國劇作接受闡釋的共生話語
第一章 《馬門教授》與抗戰“救亡”的時效性
第一節 抗戰戲劇的“救亡”運動
第二節 外國劇作譯介的戰時策略
第三節 《馬門教授》與戰時“救亡”
第二章 《愛與死的搏鬥》與歷史拯救的“革命”性
第一節 羅曼·羅蘭劇作譯介與中國民眾戲劇運動
第二節 羅曼·羅蘭歷史劇創作的“革命”性
第三節 《愛與死的搏鬥》的革命歷史性闡釋
第三章 《麥克白》改編中的“民族”性
第一節 簡介莎劇在中國的譯介
第二節 抗戰時期以李健吾為代表的莎劇改編
第三節 《麥克白》改編中的“民族”話語
第四章 《櫻桃園》的“家園”抒情性
第一節 契訶夫劇作的“家園”抒情性
第二節 《櫻桃園》的抒情風格
第三節 《櫻桃園》“家園”抒情性的戰時接受
第五章 《欽差大臣》譯介接受中的“批判”性
第一節 果戈理創作的諷刺批判性
第二節 《欽差大臣》的諷刺批判性
第三節 《欽差大臣》諷刺批判性的中國接受
下篇 戰時言語活動的信息功能
第一章 “家國”一體的概括性功能
第一節 夏衍劇作與《馬門教授》共生的“拯救”信息
第二節 《法西斯細菌》“家國”一體的概括性功能
第二章 歷史的“革命”激勵功能
第一節 抗戰時期歷史劇創作的“革命”話語
第二節 《屈原》與《愛與死的搏鬥》的“革命”激勵功能
第三章 “民族”化的修復功能
第一節 中國劇運的民族性徵
第二節 戰時文學“民族”意識的強化與推廣
第三節 《麥克白》“民族”化的修復功能
第四章 “家園”的抒情性功能
第一節 中國劇創作與《櫻桃園》的“家園”抒情性
第二節 夏衍劇作的“家園”抒情性功能
第三節 曹禺劇作的“家園”抒情性功能
第五章 “批判”的社會幹預功能
第一節 戰時文學的諷刺批判性
第二節 《升官圖》與《欽差大臣》共生的“批判”功能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陳傳芝(1967-),女,河南信陽人,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博士,宜賓學院文學與新聞傳媒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歐美文化與文學、中外文學關係。近十年來,先後在《大連理工大學學報》、《新視野》、《中國文學研究》、《編輯之友》、《宜賓學院學報》等學術刊物上發表文章20餘篇。主研省級課題四項,助研市級課題三項。發表專著一部:《愛情:自我實現的動力機制——奧斯丁愛情小說研究》(大眾文藝出版社2013年版);參編論文集:《中日學者抗戰文史研究論文集》(重慶出版社2009年版);選編論文集:《區域文化與文學研究集刊》第2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