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中國紅十字會上海國際委員會研究

抗戰時期中國紅十字會上海國際委員會研究

《抗戰時期中國紅十字會上海國際委員會研究》是2017年9月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崔龍健。

基本介紹

  • 書名:抗戰時期中國紅十字會上海國際委員會研究
  • 作者:崔龍健
  • 出版社: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9月
  • 頁數:305 頁
  • 定價:56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65035487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抗戰時期中國紅十字會上海國際委員會研究/紅十字文化叢書》以上海國際紅十字會為研究對象,旨在通過對該組織的成立緣起、籌建經過、組織體系、經費問題、善業的開展及其遇到的困難和解決辦法等問題的考察,揭示該組織運行中存在的各種有利和不利因素,及其在非常時期所發揮的作用,以此凸顯該組織為抗戰救護事業所做出的重要貢獻。

作者簡介

  崔龍健,1988年出生,安徽南陵人。2016年,獲蘇州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現在安徽師範大學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代社會史,先後在《江蘇社會科學》《民國檔案》《紅十字運動研究》等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

圖書目錄

緒論
一、選題緣由
二、研究綜述
三、研究方法與基本框架
四、創新與不足
第一章 上海國際紅十字會的緣起及成立
第一節 淞滬會戰的爆發及其失利
一、日本擴大侵華戰爭與淞滬會戰爆發
二、淞滬會戰前後的國際態度
三、淞滬會戰中的傷兵和難民
第二節 上海各界的人道主義救護行動
一、淞滬會戰前的救護準備
二、淞滬會戰救護的過程及其特點
三、淞滬會戰救護中存在的問題
第三節 上海國際紅十字會的初步創建
一、旅滬中外慈善人士呼籲建會
二、顏惠慶為建會積極奔走聯絡
三、成功建立國際紅十字委員會
小結
第二章 上海國際紅十字會的組織發展與完善
第一節 合法地位的確立
一、合法性問題的產生
二、申請獨立會章的失敗
三、接受中國紅會的授權
第二節 組織體系的構建
一、執行委員會及其核心地位
二、分委員會的演變及其職責
三、組織體系的特點及形成因素
第三節 部門組織的完善
一、工作小組的增設
二、對外合作機構的創設
三、對內協調機制的建立
小結
第三章 上海國際紅十字會的經費募集與支配
第一節 國內多元化勸募的實施
一、國民政府善款的請撥
二、社會勸募活動的舉辦
三、團體、個人的捐贈
第二節 國際援助的獲取
一、歐美各國的捐助
二、海外僑胞的捐贈
三、饒家駒北美募捐
第三節 經費籌募的成效及影響
一、經費收支的總體狀況
二、經費使用的不足之處
三、經費問題中的利弊
小結
第四章 合作與整合:上海國際紅十字會救護行動的組織途徑
第一節 多種方式:傷兵救護工作的開展
一、普通傷兵救護
二、殘廢傷兵救助
第二節 團體合作:難民醫衛工作的推行
一、難民醫療救助體系的構建
二、難民衛生防疫工作的推進
第三節 個體整合:難民教育工作的籌辦
一、籌辦難民教育的原因
二、難民教育的辦理過程
小結
第五章 上海國際紅十字會難民救濟工作的困境與調適
第一節 收容所辦理計畫的否定與調整
一、收容所自辦計畫的放棄
二、收容所標準化嘗試
三、特別指導團的組建
第二節 難民給養危機的出現與解決
一、統籌難民給養
二、減少難民人數
三、組織難民生產
第三節 收容所遷讓事件的發生與應對
一、工部局責任規避與事件升級
二、上海國際紅十字會的努力
三、難民遷移方案的制訂與最終解決
小結
第六章 上海國際紅十字會人道救護行動的成效
第一節 救護行動的績效考察與評析
一、傷兵救護業績辨析
二、難民救助效果評估
第二節 地域援助及其成效剖析
一、近郊救濟的實施
二、地域援助的提供
三、地域聯繫的強化
第三節 “饒家駒區”的建立及其影響
一、“謊言”中建立起來的南市難民區
二、“安全區”模式在其他城市的援用
三、南市難民區與《日內瓦第四公約》
小結
餘論
一、國際因素的積極作用
二、國際因素的消極作用
附錄
一、《中國紅十字會上海國際委員會組織大綱》
二、中國紅十字會上海國際委員會組織系統表
三、中國紅十字會上海國際委員會委員名錄
四、《管理難民收容所方法草案》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