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子,抓子兒,又叫“拾子兒”,滿族等一些北方少數民族叫“抓嘎拉哈”。抓嘎拉哈是滿族、蒙古族、達斡爾族和錫伯族的古老遊戲。這個名字是滿語的漢語音譯,在清代正式的漢語寫法是“背式骨”,原指獸類後腿膝蓋部位、腿骨和脛骨交接處的一塊獨立骨頭。據考古發掘得知,早在金代,女真人貴族就常玩這種遊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抓子
- 外文名:Grasping
- 遊戲:選5—7個石頭抓,石頭多就贏。
- :
- :
四川方言,抓子-概述,起源與歷史,抓子-民間博戲,
四川方言
,比如經常聽見問:
“你在抓子?”中間的抓子意思是做什麼,全句為你在做什麼的意思。“抓”是做啥的連讀。
“你抓子老(方言,意味了)?” 其中的"抓子"意味怎么了,全句的意思就是你怎么了
抓子-概述
遊戲名稱:
抓子兒,又叫“拾子兒”,滿族等一些北方少數民族叫“抓嘎拉哈”。在北京和山西等地,抓子兒被叫做“抓拐”。
亦作jacks或dibs,亦稱拋接子遊戲、五石遊戲(fivestones)。
風行世界各地歷史悠久的一種遊戲。現在一般用碎石、拐子(距骨)、籽粒、布包、金屬彈或塑膠彈,有的可加一球。烏克蘭境內基輔地區史前人類居住的洞穴中曾發現抓子用的物件,古希臘陶罐上有抓子遊戲的圖案。傳統玩法是,一手將至少5個子拋入空中,再用手心或手背接住,接住者得分,否則失分。美國和加拿大女孩使用6~12個或更多的六齒片(用鐵或塑膠製成)和一枚小球。中歐部分地區女孩用6顆籽粒,右手左手輪替投抓。埃及兒童用10顆以下的杏核,將全部杏核撒在地上;然後將其中一顆拾起,拋入空中,先儘快將地上的杏核抓起然後再接下落的一顆。東歐猶太小孩用5顆拐子。日本人和中國人一般使用裝有米粒、沙礫或豆粒的布包;將包扔在桌上,拾起其中一隻,拋入空中,此時先從桌上拾起另一隻包,再去接下落的包;如此反覆,將桌上全部包拾起後握在手中為一局。
起源與歷史
抓嘎拉哈是滿族、蒙古族、達斡爾族和錫伯族的古老遊戲。這個名字是滿語的漢語音譯,在清代正式的漢語寫法是“背式骨”,原指獸類後腿膝蓋部位、腿骨和脛骨交接處的一塊獨立骨頭。據考古發掘得知,早在金代,女真人貴族就常玩這種遊戲。
最早是用鹿、獐、狍、糜等蹄腕骨做嘎拉哈,拋擲嘎拉哈,落地後以倒、仰、橫、側分勝負,以豬、羊賭輸贏,多為男人間的遊戲。17世紀初,清代在瀋陽定都後,抓嘎拉哈逐漸演變為了婦女兒童的遊戲。根據滿族的習俗,正月里姑娘們不允許動針線,東北的正月也不適合進行戶外活動,於是女孩子們中就興起了這種室內遊戲。隨著後來民族間的遷移與融合,嘎拉哈逐漸在我國北方民間傳播開來。在流傳過程中,遊戲發生了一些適合普及的變異,成為了人們熟知的“抓子兒”。
抓子-民間博戲
杭州民間婦女、兒童喜玩的傳統室內遊戲。所謂“子”,除石子外,還有李核、杏核、盛沙的小布袋等等,玩法有兩種,動作不外擲、拾、承。一種玩法,每人衣袋中各備一堆子兒,出子兒時,大家同聲唱念:“出,出,一大把,不出一個就出倆。”念畢,張開手掌,誰多誰先抓。一次決出後,將大家所出子兒歸攏一處,撒在桌上,講好“抓三”還是“抓二”,若抓三,則只能抓那些自然形成的以“三”為一組的,抓完則止。另一種以出子多者先抓,先將子兒全部兜在掌心,然後拋起,翻過手掌,以掌背承下落之子兒再拋一次,迅速翻過手掌,以掌心承子兒,要求掌背上所有的子必須全部接在掌心,跳出手心者,叫“炸子兒”,則前功盡棄,承得的子兒全部歸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