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

《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共2冊)》分為《理論篇》和《實踐篇》兩部分。 作者孫君、廖星臣重新審視和總結了新農村建設的基本理念和主要方法。鮮明提出了“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觀點。 在《理論篇》部分,作者從中國傳統鄉村的特質、城市社區與鄉村建設(新農村建設)的困境,以及未來農村的發展趨勢等三個方面,較為系統地論述了鄉村應該是一個什麼模樣、當下的中國鄉村(包括城市社區)究竟發生了什麼問題,我們應該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鄉村等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並從重建鄉村生態、修復鄉村文化和提振鄉村經濟等方面詳細地闡述了把“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的基本理念、重要路徑和主要方法。對今天仍在繼續推進的鄉村建設實踐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在《實踐篇》部分,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與感悟,通過日記的形式,從農民稟賦、生產生活習俗、宗教信仰到鄉村的人倫道德價值觀念和文化的認同,以及農民、村兩委、鄉鎮地方政府和民間社會組織在鄉村建設中較色與作用等諸多方面,詳細而生動地呈現出了當代中國鄉村建設實踐過程中真實的鄉村社會生態和人文社會環境,尤其是從一個畫家的視角,重新審視了鄉村規劃、鄉村民主與自治以及農村精英在鄉村建設中的重要性認識,其中很多的觀點都非常新穎和獨到,極具現實啟發意義。

基本介紹

  • 書名: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
  • 類型:經濟管理
  • 出版日期:2014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1996728
  • 作者:孫君 廖星臣
  • 出版社: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 頁數:401頁
  • 開本:16
  • 品牌:輕工業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被自然環境環抱的存在,雞鳴狗吠的四合院,磚木結構的低層住宅,太陽能熱水器,有機蔬菜和水果;石凳上的閒聊,鬢霜的童年之友,孩子們的嬉戲;村子裡的祠堂和祖廟,村委會管理下的有序……
所有的這些,現在在城市已經絕跡了,可是新一輪的新農村建設,又大刀闊斧地向農村砍去,記憶中的一切岌岌可危,於是乎,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共2冊)》作者孫君、廖星臣站在農民兄弟姐妹的角度,大聲疾呼“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這不僅僅是情感上的一句口號,結合理論與實際,“北京綠十字”在中國廣大鄉村,積極努力,終於成就了一個又一個最美的夢,全書圍繞這這個主題,在理論與實踐方面,給出了作者答案,也指導了鄉村未來的發展,望給您以啟迪。

作者簡介

孫君,1961年生於中國安徽。畢業於安徽師範大學美術系,職業畫家。曾經當過兵,當過工人,做過老師、校長。1999—2000年在北京地球村環境教育中心做志願者,開始其鄉村建設之路。2003年創立北京綠十字生態文化傳播中心。他用藝術家的心態與農民對話,與大地和自然對話,與村民一起畫出了一幅幅鮮活的鄉村行為藝術作品。

2006年獲得“中國最具有行動能力三農人物”評選提名,2008年獲全國優秀慈善工作者稱號,2010年獲“2009年中國綠色年度人物”稱號。廖星臣,又名廖星成,男,1963年5月生,湖北洪湖人。武漢大學經濟學系畢業,1985年3月參加工作。長期從事農村基層工作,現為“北京綠十字”項目官員。曾任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者、美國國務院教育與文化國際交流事務委員會短期交流訪問學者、湖南省農村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浙江師範大學農村研究中心訪學專家及兼職研究員。

從1991年開始,陸續在《農民日報》《湖北日報》《荊州縱橫》和《中國改革》等報刊雜誌發表有關“三農”文章。已出版的著作有:《中國三農問題報告》(合著)由新華出版社2005年出版,《溪口古村落經濟社會變遷研究》(與王景新合著)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出版,《湖南省縣域發展研究報告》(合編)和《湖南省城鄉一體化研究報告》(合編)由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出版以及《農理》(與孫君合著)由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4年出版。

圖書目錄

理論篇
第1章 現代文明的超越
——“更像農村”的新型鄉村共同體雛形
農村與城市的融合——新型的村莊形態
農耕文明與工業文明的重構——新型的生產方式
傳統與現代的對接——新的文化認同
物質豐裕與精神富有的契合——新型的生活形態
禮俗與法理的嫁接——新型的行為規範
人與自然的和諧——新型的價值觀念
小結
第2章 現代文明起源
——中國傳統鄉村社會特質
農本主義——傳統鄉村社會的經濟特徵
天人合一——傳統鄉村社會的生活價值觀
倫理本位——傳統鄉村社會的秩序根本
差序格局——傳統鄉村社會的人際關係特質
官紳共治——傳統鄉村社會的治理模式
禮義仁孝——傳統鄉村社會的文化價值體系
天地君親師——傳統鄉村社會的宗教精神要義
小結
第3章 現代文明的衝突
——當代城市社區的困惑
生存的困惑——高度的文明與環境的危機
信仰的困惑——物質的豐裕與精神的迷失
人際關係的困惑——交通、資訊的發達與人情的冷漠
社會秩序的困惑——健全的法制與道德的缺失
小結
第4章 地方性的喪失
——當代新農村建設模式的困境
鄉村社會形態在城市化進程中走向畸形——鄉村社會形態的異化
鄉村生產生活方式在工業化進程中走向沒落——鄉村社會特質的終結
鄉村文化認同在現代化進程中走向衰亡——鄉村傳統文化的迷失
鄉村社會秩序在現代化的形變之中被打破——鄉村核心價值的解體
小結
第5章 修復與重建
——新型鄉村共同體實現的路徑與方法(一)
修復鄉村生態
培育新型農民
小結
第6章 道德與溫度
——新型鄉村共同體實現的路徑與方法(二)
改造鄉村社會
倡導三方合作
小結
第7章 郝堂茶人家
——一個基於理論和實踐結合的鄉村建設模式
環境改造與文化修復
舊村改造與新村建設
農民與藝術
宗家敬畏與郝堂茶藝
鄉村金融與健康生活
外來者與村兩委
小結

實踐篇
第八章 自然·鄉村之本源
我們要什麼樣的鄉村規劃
鄉村工作經驗之談
拉大城鄉二元結構,重塑城鄉價值體系
績溪龍川行
城市文明融入農村的苦旅
第九章 自治·鄉村之精神
中國村幹部
透視鄉村民主
城鄉統籌,明白再行
春天的問安
第十章 血緣·鄉村之靈魂
羅莊曲阜—孔苑
艱難的王台之路
災後重建路慢慢
“造業”中的鄉鎮分流幹部
第十一章 契約·鄉村之傳承
五山茶壇
蜀道五山行
財力有限 民力無限
郝堂項目孕育期
記憶中的中國
第十二章 修行·鄉村之路遙
理想者的前途與命運
NGO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角色與作用
地球村的冬天
理論來自項目的不足與失敗
第十三章 得道·鄉村之建設
畫家畫出的小村莊
改良中的新型農村
鄉村資源分類
如何給農民培訓
小年在鄖縣
如何給農民培訓
孫君簡歷
廖星臣簡歷
後記:新綠十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