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登把氏淵源考,背景,資料記載,姓氏來源,源流一,源流二,源流三,源流四,源流五,源流六,源流七,源流八,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家譜文獻,字輩排行,把姓宗祠通用聯,
永登把氏淵源考
背景
據不完全統計,2005年蘭州市有把氏人口4800餘人,其中以永登縣為多。關於永登縣把氏之起源,近二百年來不斷有族人進行過考察並曾記載過一件有趣的故事。公元1828年,陝西舉行鄉試,考官對來自莊浪衛(永登)的考生把先瑋之姓頗為詫異,再三詢問考察,終在《廣韻》(姓書)中查到該姓古淵源:把姓本杞東樓公後,杞康避董卓亂,改姓把,西魏有襄州刺史把秀。東樓公系後周武王封杞地的夏禹之後裔。考官這才認為把氏“淵源有自,並非貿貿(蒙昧不明)為也”。為此,有位文人贈先瑋對聯云:“西序文明從此始,東樓世澤至今存”。由此可見,永登把氏恭認夏禹為祖,如同恭認黃帝為始祖一樣,沒有錯。但是,永登把氏多不自信系東漢把康或把肅之後,有的家譜序言直言:“非敢借貴胄以為榮”,不敢貿然認定自己系東樓公之後,同樣也不敢肯定東漢把康、把肅或西魏把秀為祖,認為無據可考。
資料記載
在把先進瑋下秋闈前17年,即清嘉慶十六年(公元1811年),大清庠生把乃新修編家譜,其在《把家巷道譜序》中記載:修譜之始,他發現把氏“所謂
姓氏之錫、播遷之緣,及七世以上廟祧茫忽其莫辨也。”為此,他走訪族間老人,在一耄老家中尋見兩件譜牒史料:一折人物圖像,叫作《世襲指揮印結圖》;一本《紅案》,即檔案。《世襲指揮印結圖》;是按明朝土官世襲官職要求製作的“頂輩宗圖”。圖上所繪八人都標明世襲官職緣由和順序:一輩帖木兒,洪武十二年,蒙曹國公(李文忠)選充馬軍,跟百戶鞏卜失傑在涼州沙子溝捉賊,將達民脫脫卜花解官有功,選充總旗,老疾。二輩把都,帖木兒次子(長子有軍功,但病故乏嗣),補役有功,升所鎮撫;洪熙元年在崑崙山雅令闊作戰有功升副千戶;宣德三年在甘州板橋因擒賊有功升正千戶,調跟魯賢(永登魯土司三世)。三輩把榮,把都長子,襲正千戶。天順元年跟隨魯鑒在野狐城斬賊有功升指揮僉事。成化四年剿滿四(滿俊,平涼人)有功升指揮同知,在任病故。三輩以下世襲者依次為:把璽、把森、把斌、把恩、把宗亮。世襲官職皆為土指揮同知,正四品。《紅案》,本指府州縣鄉試榜文,這裡引為世襲官爵之勘奏核准的記錄文檔,是對世襲官職印結圖的佐證。據族中長者收集到的該紅案殘箋(文意連貫者)有:“奉右軍都督府右字一千四百八十一號勘合內開正千戶把榮升指揮僉事到任,成化四年調跟都指揮魯鑒前往固原州石城兒征剿滿四等斬首一顆報官;五年六月內,右軍府都督右字一千四百八十號勘合內開指揮僉事把榮升指揮同知........四世把璽......蒙兵部官補奏欽準龔職。萬曆二十八年九月,把宗亮龔職......陝西行都司莊浪衛指揮使司呈:今將本衛襲舍(舍,即舍人,明軍衛應襲子弟亦稱舍人)把宗亮承襲供結緣由理合開造須至冊者...”。《世襲指揮印結圖》和《紅案》,把乃新在一百九十四年前親見,但未記載是從誰家尋見。把夔生所修《鹹水河譜》中記載:“夔生細紡紅案由來,謂出自邊牆溝(永登縣北面山區)族叔有文之家。”兩人前後互證,真實可信。
帖木兒、蟲兒(帖木兒長子,病逝,無嗣)、把都,都是蒙古人名字。把都或曰拔都、霸突魯、霸都、拔都兒、把阿禿兒等,蒙古語baatur音譯,勇士之意。把都改漢姓,是以其蒙古名多音節的第一音節漢譯而來。明朝建立政權後,皇帝賜姓或由朝廷命令改姓者非常普遍,把都改為漢姓正在此一時期內。把氏土指揮官職,即土司,在甘肅永登(明朝莊浪衛)相襲多代,譜牒記述詳實,有其真實性。但永登縣抑或甘肅省地方志書中沒有“把土司”之記載,顯然失其考。為此,對《世襲指揮印結圖》及《紅案》所記載之內容的真實性考證如下:
一、永登土司和土著把氏之史實。永登的土司之設始於明初。明朝的土司制度沿襲元朝,是由少數民族首領充任並世襲的官職。明史《土司傳》記載:“明踵元之故事,大為恢拓,分別司郡州縣,額以賦役,聽我驅調,而法始備矣。然其道在於羈縻,彼大姓相擅,世積威約,而必假我爵祿,寵之名號,乃易為統攝,故奔走惟命。”《清史稿》、《大清會典》等書記載,“以土官治土民”這種土司,在甘肅有大小42個,其中永登境內14個:指揮副使一、指揮同知七、指揮僉事二、土千戶一、副土千戶一、土百戶二。永登連城魯土司自明至民國凡19世、22個土司,還有其他魯姓、楊姓、何姓、海姓土司,當然也應有把姓土司。明朝在永登有多少土司?史無記載,但肯定比清朝多。《明史吳允誠傳》記:“永樂三年,元舊官平章把都帖木兒歸降宋晟,晟以招徠功,封西寧侯。自始降者益眾,邊境日安。”把都貼木兒賜漢姓吳名允誠。再如《明史》記載:“明興,諸番部懷太祖功績,多樂內附,賜姓授官職者不可勝紀。”但《明史卷三百十三》有記:“及承平久,文網周密,凡事必與太監撫、按、三司會議後行,動多掣肘,土官子孫承襲有積至二三十年不得職者。”或者因戰爭、革職、世襲勘奏延誤等原因、或者明亡而繼絕。明朝世官分流官和土官,土官就是土司。帖木兒以軍功獲武官總旗之職,又系蒙古族,故為土武官,其子把都升正千戶,其孫把榮升指揮同知,依次世襲達八世。八世後世襲中斷。把氏自明初定居永登,至今600餘年,成為永登土著。土著,指遊牧民族定居某地後不再遷徙者,亦稱土民,即本地人,與“客籍”相對。
二、世襲土司報批手續與把氏宗譜記載相一致。明朝時土司世襲制度已很完備。前期,世襲者本人須親到京城辦理手續,領取批准檔案及證狀、圖案等。天順(1457年)後漸鬆弛,可由地方相關部門勘奏報批。從永登把氏先祖襲職紅案記載考證,其報請授職程式都符合明政府的規定:首先,襲舍人即準予襲替時,一般由嫡長子孫承襲,無嫡長子孫的,以庶子庶孫承襲,無子孫者,以其弟或族人承襲,挨次進行,不得越序。永登把氏一輩帖木兒最初是軍戶,專職軍人,因其長子無嗣由次子把都承襲軍職。把都以戰功升所鎮撫,洪熙元年升副千戶,宣德三年升正千戶(從五品),可見軍功甚著。把都長子把榮襲正千戶,天順以功升指揮僉事,成化四年升指揮同知(正四品)。其次,由陝西行都司莊浪衛指揮使司具題(清朝為奏摺)並鈐印、具結(甘結保證書),附承襲者親供(申請書)、頂輩宗圖,以及朝廷頒發的“原敕印”等。武職經由兵部稽核審查無誤,題名準襲後,有王朝右軍都督府發文,頒發證印,如把榮即奉右軍都督府右字一千四百八十號和一千四百八十一號勘會內開升指揮僉事、指揮同知的。萬曆二十八年九月,把宗亮通過陝西行都司莊浪指揮使司報批承襲指揮同知。
三、兵事紀錄與明史記載相一致。永登把氏土司《世襲指揮印結圖》上註明的參戰功績,能夠與明史之記載一一核實。雅令闊之戰 據明史《李英傳》、《西域二一西番傳》和把氏《世襲指揮印結圖》記載:洪熙元年(1425年),朝廷派人出使西域,經安定、曲先衛時,被安定指揮哈三孫散哥,曲先指揮散去思搶掠駝馬金幣諸物,並殺死使者。仁宗皇帝大怒,責令李英與土官指揮康壽、魯賢等率部進討,把都亦率部參戰。李英,藏族,襲父李南哥西寧衛指揮僉事,永登魯土司軍事行動歸西寧李英調遣,把都屬魯土司統轄。李英率兵逾崑崙山,深入百里至雅令闊地,與安定劫賊激戰,大勝。屠斬一千一百餘人,獲馬牛等畜十四萬。“曲先劫賊聞風遠遁,安定王詣闕謝罪。”朝廷重獎並晉李英等官。此後,李英、魯賢奉詔進京受重賜。把都因此次作戰有功,升副千戶。平定滿俊民變 明初,元平涼萬戶把丹(蒙古族)降明,被授於平涼衛千戶,其部眾散居於開城縣等處,即現在六盤山東北、固原南部一帶,以畜牧、狩獵為生,號為“土達”。把丹之孫滿俊,平時扶危濟困,仗義疏財,在當地百姓中享有很高的威信。成化三年(1467年)春,滿俊為營救被官府捕拿的“土達”人張把腰,被官府一再敲詐勒索,激起民變。滿俊率眾占據地勢險要的石城堡,自稱招賢王,隊伍發展到數萬人,數次擊敗官軍,震動朝廷,明王朝多次撤換懲罰將領,均無奏效,最後調集京營及三邊(含永登魯家兵)八萬軍隊前來圍剿,包圍石城堡數月不能下,後改用收買內應誘捕滿俊。不久,石城堡被攻破,民變平定。此役中把榮隨魯鑒帶兵千餘人參戰。魯鑒負傷,後升都指揮同知,把榮升指揮同知。同兒水作戰 成化二十二年(1485年),魯土司五世魯麟與指揮同知把璽率土軍阻擊韃靼,保衛莊浪。先在青石峽展開阻擊戰,奮勇突入敵陣,斬數十人,後又追擊於同兒水,盡奪所掠牛羊、財務而歸。魯麟升都指揮僉事。西征平叛 明史記載:洪武十二年(1379年),洮州十八族番酋三副使等叛,據納麟七站之地。朝廷命令征西將軍沐英等討之,又命令 李文忠(曹國公)往籌軍事。沐英領兵至洮州舊城,叛軍逃遁,追斬其首領數人,盡獲畜產,遂於東籠山南川選地修築城池守御。《沐英傳》:“經洮州,獲其長阿昌失納,築城東籠山,擊擒酋長三副使癭嗉子等,平朶甘納兒七站,拓地數千里,俘男女二萬、雜畜二十餘萬,乃搬師。”據查,曹國公李文忠逝於洪武17年,在此前,他多北征,戰功卓著,西線作戰只有在洪武十二年上半年統率沐英等將領削平洮州十八番族叛亂,七月回京。所以,永登把氏祖宗貼木兒所謂“蒙曹國公選充馬軍”,只能在洪武十二年,而《世襲指揮印結圖》上標註的參戰時間記為“洪武三十二年”系抄寫之誤。李文忠的兒子李景隆亦襲稱曹國公,但李景隆在洪武三十二年,即建文一年(1399年)開始,到建文四年,一直忙於與燕王朱棣在中原對峙大戰,不可能西來甘肅,因此,印結圖上所記的曹國公一定不是李景隆而是其父李文忠。為此,民國27年(1938年)把連科撰修的《把氏源流譜序》已做了修正,改為“洪武十二年”。
姓氏來源
把[把、弝,讀音作bā(ㄅㄚ),亦可讀作bà(ㄅㄚˋ)或bǎ(ㄅㄚˇ),滿語為“Ba”]
源流一
源於職業,出自古代制弓工匠弝人,屬於以職業稱謂為氏。弝人,是古代製做弓弩的工匠,為重要的軍工兵種之一,實際上就是製作弓體的工匠,特長是做弝之工序。“弝”,就是執弓之處,即弓背中央的握手。一般人多是左手執弓,右手控弦射箭,因此“弝”大多要製作得適合將士們左手執握,當然也有少數右握“弝”。在古代,諸侯國之間爭戰頻乃,因此“弝”字在許多方面與“把”字相同,因此,“弝人”亦稱“把人”,其官稱就是弝人氏、或把人氏。這在典籍《正韻》中有記載:“把,音霸。與弝通。”在典籍《禮·曲禮》中也記載:“把,左手承弣。疏:弣,弓把也。”在典籍《釋文》中亦說明:“把,音霸。手執處也。”
在弝人氏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職業稱謂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弝氏、亦稱把氏,世代相傳至今,正確的姓氏讀音作bà(ㄅㄚˋ)。
源流二
源於姒姓,出自春秋時期杞國君主東樓公之後,屬於避難改姓以為氏。杞國,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古老的諸侯國,自商王朝到戰國初年的一個諸侯國,國祚延綿一千多年,國君為姒姓,禹的後裔。杞國建國於商朝,其間時斷時續,具體事跡已不可考。在杞國滅亡之後,王族貴胄和國民四散遷逃至其他國家,在其開國君主杞東樓公的後裔子孫們之中,有以故國名為姓氏者,稱杞氏,世代相傳。一直到了東漢靈帝劉宏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權臣董卓掌控了東漢朝政,專橫跋扈,殘酷暴虐,濫殺異己。有杞東樓公的後裔名叫杞康,為避董卓之難,改姓氏為把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把氏正宗。
把氏族人大多尊奉東樓公為得姓始祖,正確的姓氏讀音作bā(ㄅㄚ)。
源流三
源於古羌族,出自羌族分支党項族把利部族,屬於以部族名稱漢化為氏。把利氏,是唐朝時期党項民族中一個部落族人的姓氏。党項族是古羌族的一個分支,在唐朝時期逐漸興盛。據史籍《新唐書·党項傳》中的記載:“慶州有破氏族三,野利氏族五,把利氏族一,與吐蕃姻援,贊普悉王之,因是擾邊凡十年”。唐代宗李豫執政時期(公元762~779年在位),西北地區發生了原唐軍將領、鐵勒族人仆固·懷恩的叛亂事件。
党項族的把利氏部落被唐朝政府遷居於定州地區(博陵郡),其部落族人被分散於安喜、北平、鼓城、恆陽、新樂、義豐、望都、無極、唐昌、深澤、陘邑十一個縣,後來逐漸融入漢族的過程中,把利氏族人大多改為漢字單姓把氏、巴氏、利氏、李氏等,世代相傳至今,其中把氏的正確姓氏讀音作bǎ(ㄅㄚˇ)。
源流四
源於維吾爾族,出自元朝時期高昌回鶻王國貴族,屬於以先祖名字漢化為氏。唐朝時期,有一古高昌回鶻王國,始建於唐朝時期,故址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吐魯番盆地一帶。
該支源出高昌回鶻維吾爾族的漢化把氏族人,正確的姓氏讀音作bā(ㄅㄚ),族人遍布今現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溧陽市、無錫市宜興市、鎮江市丹陽市等地。
源流五
源於女真族,出自金國時期女真族世居地把忽嶺,屬於以居邑名稱漢化為氏。把忽嶺,古代山名,滿語為“bahuAla”,為海西女真族世居地,即今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境內的老爺嶺,隸屬於長白山山脈的東段支脈。在史籍《金史》中記載:東北有山名把忽嶺,女真人一支以此山首字為姓,稱把氏,屬於女真白姓,滿語為Ba Hala。在金國歷史上,出現了一些出自把忽嶺地區的女真族著名人物,他們以山名為姓氏,漢化稱把氏,形成把氏一族,諸如把胡魯、把德固、把思忠、把九斤等等。
到了明朝時期,女真族把氏大多改為巴氏,遷布於東北、山東諸地,正確姓氏讀音作bǎ(ㄅㄚˇ)。
源流六
源於蒙古族,出自河北保定蒙古族人巴爾功,屬於帝王賜改姓為氏。巴爾功、巴爾寬兄弟,蒙古巴爾虎部畢喇爾氏族人,元朝末期河北保定人。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初年(元順帝孛兒只斤·妥鏷貼睦爾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畢喇爾·巴爾功起初為明軍中的一個把總(轄五十兵,相當於明朝蕃制總旗、今軍制排長),後跟隨時為明軍征南左副將軍的回族悍將藍玉征雲南,因屢立戰功,由一個小小的把總晉升為副總兵(副將)。明太祖朱元璋在得知雲貴地區平定後大喜,御覽軍功奏章之時,有感於畢喇爾·巴爾功、畢喇爾·巴爾寬兄弟倆由“微職起家,位至專閫,平滇之役,戰功尤偉”,遂在其名字上御筆加朱“扌”,賜改其姓氏為“把”,以示提升恩賞。
從此,畢喇爾·巴爾功、畢喇爾·巴爾寬兄弟倆改稱“把爾功”、“把爾寬”,後領軍鎮撫崧盟一帶(今雲南昆明嵩明),其後裔子孫世代稱把氏,廣泛分布於雲南、貴州等地,正確的姓氏讀音作bā(ㄅㄚ)。
源流七
源於蒙古族,出自明朝初期蒙古族人帖木兒,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明軍曹國公李文忠部下有個蒙古族小兵,名叫巴魯剌斯·帖木兒,源出蒙古察合台汗國的巴魯剌思部,祖上為虎牙思人(今新疆伊犁霍爾果斯口岸),他隨曹國公大軍西徵到甘肅地區後,被安置轉入著名的連城魯土司孛兒只斤·脫歡之子、百戶孛兒只斤·鞏卜失傑的地方軍隊中,後跟隨孛兒只斤·鞏卜失傑在涼州沙子溝捉賊,將達民脫脫卜花解官有功,選充總旗官(轄五十兵,相當於明朝軍制把總、今軍制排長)。
該支把氏一族後裔逐漸融入漢族,定居於永登地區,到了清朝時期,竟稱其為“土著”,正確姓氏讀音作bǎ(ㄅㄚˇ)。
源流八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回族、壯族、土族、藏族、彝族、苗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把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把氏,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姒東樓(杞東樓公)、仆固·把把、巴爾功、巴爾寬、巴魯剌斯·把都。
遷徙分布
把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三種主要來源的把氏在姓氏讀音上有三種不同聲調,這在音韻學上稱之為“同韻不同調”,把氏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灣省也名列第八百五十一位,全國把氏人口僅有兩萬餘人,多以金城、京兆、溧陽為郡望。
今甘肅省的蘭州市紅固區、永登縣、張掖市民樂縣,江蘇省的南京市、常州市溧陽市、宜興市、鎮江市丹陽市、宿遷市泗陽縣、徐州市,上海市,青海省的海東地區樂都縣,雲南省的昆明市嵩明縣、曲靖市陸良縣,安徽省的合肥市、亳州市、滁州市定遠縣、三河集、梅市、明光市、六安市壽縣,黑龍江省的哈爾濱市呼蘭市,台灣省,美國等地,均有把氏族人分布。安徽梅家市(村級)一脈南遷到上海普陀區金湯路有把勇一脈;另一脈南遷到南京有把良、把正、把安等幾家;三河集有把漢國、把漢文等多家後人。這幾家輩分是:錦、漢、大、光、明、保、安、家、慶,人、壽、年、豐。他們都是回族。
郡望堂號
郡望
金城郡:即今甘肅生中部地區,郡治即今蘭州市。蘭州市位於甘肅省中部,隴海、包蘭、蘭新、蘭青等鐵路交點。為甘肅省省會,全省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自古以來是中原通往西北地區的交通要衝。蘭州是我國的古老城市之一,漢朝時期為全城郡,隋朝時期改為蘭州治,清朝時期為蘭州府治,民國三十年(辛巳,公元1941年)設市,一直沿用至今。
京 兆:亦稱京兆郡、京兆尹,實際上“京兆”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稱謂,“尹”為其太守。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內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三國曹魏文帝黃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為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曹魏黃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禮為秦公,以京兆郡為秦國,曹魏黃初三年又改名為京兆國。魏明帝青龍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為秦王,改京兆國為秦國。齊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為京兆郡,今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內。西晉時仍置京兆郡於長安,轄區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前趙、前秦和後秦、西魏、北周相繼建都長安(後秦稱常安),均在此設定京兆郡(或尹)。隋、唐兩朝均都長安,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大興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隋、唐兩朝均設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為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唐改為萬年)等二十餘縣。唐朝以後,長安城不復為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金、元兩朝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北洋政府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之稱。
溧陽郡:始建於楚、漢之際,西漢朝時期定為郡,後或為郡,或為縣,其時轄地包括今江蘇省常州市、溧陽市、丹陽市、宜興市、安徽省郎溪、廣德、浙江省長興等一帶地區。宋朝時期轄地曾一度擴展至整個太湖及無錫地區。由於地處山區,歷年戰禍動亂,該地區均為人們避難之地。今僅為常州市下屬縣級市,位於蘇、浙、皖三省交界之地,有著名的天目湖風景區。
堂號
金城堂:以望立堂,亦稱蘭州堂、永登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溧陽堂:以望立堂。
家譜文獻
甘肅永登把氏廣譜五十八卷,著者待考,清朝末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十八冊。現被收藏在甘肅省蘭州市《甘肅省法官協會》秘書長把志先處。
甘肅秦川野泉把氏分支家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甘肅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上川鎮下古山村把多智處。
江蘇溧陽把氏九修祀譜記源,(現代)把立軍主編,2007年九修計算機排印本。原稿收藏在江蘇省常州市溧陽市把立軍處。
字輩排行
甘肅永登把氏字輩:“聚德多餘發起強玉振金生頌克祥海延河清天保定錦然世澤渙文章”。
甘肅河橋把氏字輩:“祖多餘德發其祥玉振金聲道可尚海宴河清天保定錦然世澤煥文章”。
甘肅三和把氏字輩:“仕錦(金)漢大光明保全家慶人壽年”。
甘肅紅古把氏字輩:“二建三有生存奉祖多餘德發其祥玉振金聲道可尚海宴河清天保定錦然世澤煥文章”。
甘肅野泉把氏字輩:“祖多餘德發”。
江蘇徐州把氏字輩:“翰大光明……”註:該支把氏為回族。
安徽定遠三河把氏字輩:錦、漢大光明,人壽年豐,都是回族。
把姓宗祠通用聯
七言通用聯
西序文明從此始,東樓世澤至今存:清道光八年陝西舉行戊子科鄉試,考官見到來自莊浪衛的一個考生叫把先瑋,因此對其姓“把”頗為詫異,暫不予登記。之後再三考察,終於在典籍《廣韻》中查到了把氏的古淵源:“把姓本杞東樓公後,杞康避董卓亂,改姓把,西魏有襄州刺史把秀。東樓公系後周武王封杞地的夏禹之後裔。”考官這才認定把氏“淵源有自,並非貿貿為也”。為此,當時有一位著名文人就贈給把先瑋這幅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