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戒尺”還給老師,要把握好力度、更要賦予溫度》是廣播訪談項目。
2019年11月,獲第二十九屆中國新聞獎三等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把“戒尺”還給老師,要把握好力度、更要賦予溫度
- 所獲榮譽:2019年11月1日,榮獲第二十九屆中國新聞獎三等獎
- 項目:廣播訪談
- 作者:陳蕾
- 編輯:陳蕾
- 報送單位:中廣聯合會
- 刊播單位/發布平台:北京廣播電視台
- 榮譽:2019年11月1日,榮獲第二十九屆中國新聞獎三等獎
作品簡介,推薦理由,初評評語,
作品簡介
本期節目聚焦的話題是:把“戒尺”還給老師。熊孩子調皮搗蛋,老師“想管”卻不敢“嚴管”,是教育遭遇的尷尬問題。江蘇常州局前街國小試圖打破這種狀況,該校校長指出:“對學生過度保護、家長過度干預、老師失去管教的權力,因此,必須把戒尺還給老師”,學校還舉辦聽證會,引發強烈熱議。這一新聞事件具備成為新聞訪談話題的多個元素:家校矛盾突出、市民密切關注、觀點碰撞激烈、新聞價值顯著。節目對“戒尺”概念的釐清,對“家校共育”邊界把握的建議,於普通家長和教育工作者都具有重要的引導價值。
節目首先明確了“戒尺”的概念:“戒尺”的本質含義是“教育懲戒權”,不是“體罰”。其次,分析了重要性:“教育懲戒”是 “方向盤”、是“車剎”,通過“把握住方向、控制好速度”來規範孩子的行為;“教育懲戒”和“鼓勵賞識”同樣重要,是教育孩子不可缺少的環節,是老師“本身的責任和義務”。
再次,節目通過對具體“懲戒對象和懲戒方式”的討論,確認了“教育懲戒”的邊界。雖然兩位專家對具體條款有些許爭論,但是在最關鍵的“邊界”問題上達成一致,認為“教育懲戒”有兩個邊界不可突破:一是絕對不可以體罰、必須合法;二是只能罰過失、不能罰尊嚴,必須避免人格。
最後,節目還對“如何把握教育懲戒的度”進行了討論,兩位嘉賓給出建議:第一、尺在手中、度在心中,老師要掌握好火候,對不同孩子具體對待;第二、家長要明確認識,正確看待懲戒的作用,幫助孩子建立規範意識;第三、對於教育懲戒,“愛與智慧”必須並行,要把握好力度,更要賦予溫度。基於前面的紮實討論,這三個尺度的提出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社會環境在變、家校關係在變,節目重新審視了當下 “教育懲戒”的價值,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對於形成和諧的“家校共育”理念有重要的啟發意義。
節目播出後,有聽眾評價:“有理、有據、有情的分析了教育懲戒的作用,對教育孩子時正確把握賞罰力度,有很大的啟發意義”;有聽評專家指出:“在人們多提倡賞識教育的時候,提醒‘教育懲戒’回歸本位,可以說是當下‘有顛覆意義’的教育理念的跟進。”因此,能夠引發聽眾共鳴、深度思考、觀念的改變,對構建和諧的“家校關係”做出點滴貢獻,這是本期節目最大的收穫。
推薦理由
本期節目直面教育矛盾最集中的“家校共育”領域,直擊“家校關係異化”的痛點,透過“一把小小的戒尺”,站在學校、老師和家長各自不同的立場,以情感人、以理服人,通過全方位分析,闡釋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
初評評語
教育話題豐富而敏感,需要找到小切角,挖掘大意義。在今天複雜的社會形態下,談話類節目找到社會熱點,同時推動公眾冷靜思考、並實現正向推動相當不容易。本期節目邀請的教育嘉賓詮釋了懲戒權歸屬教師權力的必然合理性,在討論教育懲戒的同時旗幟鮮明的反對體罰學生,使得爭議話題保持了正確的方向。主持人成功控制並保持了節目熱度,在節目中合理分配了嘉賓話語量,讓嘉賓相互之間的碰撞引導聽眾對教育懲戒進行理解和判斷。整場討論圍繞中心主題“戒尺還給老師”展開,推進對“教育懲戒”的邊界限定,最後再追問到尺度把握的細節建議,實現了張弛有度、流暢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