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姓,抄也作鈔,讀音作chāo(ㄔㄠ),得姓始祖是乞顏·雪尼惕、奈曼·抄思。抄氏是一個源出蒙古族的古老姓氏群體,今分漢族、蒙古族、滿族三支,同源不同宗,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兩千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一千零九十九位,多以遼西、河南、通遼為郡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抄姓
- 讀音:chāo
- 來源:蒙古族
- 屬性:以先祖名字漢化為氏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歷史名人,郡望堂號,郡望,堂號,家譜文獻,
基本介紹
抄[抄、鈔,讀音作chāo(ㄔㄠ)]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出自古老的蒙古乞牙惕系(乞顏部),屬於以先族名字漢化為氏。據史籍《忙豁倫·紐察·脫卜察安》(蒙古秘史)記載,抄氏,源於古老的蒙古乞顏部,出自成吉思汗六世祖海都的幼子抄真斡兒帖該,世居巴顏鄂隆。海都有三個兒子,分別為:伯升豁兒多黑申、察剌孩領忽、抄真斡兒帖該。抄真斡兒帖該共生有六個兒子,分別是:斡羅納兒、晃豁壇、阿魯剌惕、雪尼惕、合卜禿兒合思、格泥格思,這六個兒子後來各成為六個蒙古部族與姓氏的祖先,其中四子乞顏·雪尼惕建立了著名的蒙古雪尼惕部,亦稱蘇尼特部。在後來的蒙古雪尼惕部中,有族人在明朝中葉以先祖乞顏·鈔真斡兒帖該的名字為姓氏,稱抄斡德氏,通古斯語為“Tchaoud”,後來大部分族人在明朝中葉以後稱蘇尼特氏,亦稱雪尼特氏,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Sunit Hala。
在明朝中葉以後,一部分蒙古族抄斡德氏、蘇尼特氏族人取先祖名字的諧音漢字為漢化姓氏,稱抄氏、鈔氏、蘇氏等,皆世代相傳至今。
第二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出自蒙古汗國成吉思汗之部將抄思,屬於以先祖名字漢化為氏。抄氏始於元朝,出於蒙古族,始祖為元太祖成吉思汗時有部將抄思。抄思,公元1190~1234年,又號曰答祿,蒙古乃蠻部人,通古斯語讀音為Tcho'os。其先祖泰陽為乃蠻部首領,祖父曲書律,父親敞溫。元太祖成吉思汗舉兵征討不庭時,曲書律失其部落,敞溫逃奔契丹後逝世。當時抄思年齡尚幼,與其母跋涉間行,後歸於元太祖,奉為中宮旨侍宮掖。抄思年至二十五歲時,即跟從成吉思汗四處征伐,在宋嘉定八年(金貞祐三年,公元1215年)農曆9月進攻金國代、石二州的戰鬥中,他不避矢石,每先登焉。在雁門之戰中奮勇,屢捷。後元太宗窩闊台命拖雷平定金國,抄思執銳以從,與金兵作戰時所向無敵。壬辰(公元1052年),兵次鈞州,金兵壘於三峰山,抄思察其營壁不堅,半夜領精騎襲之,金兵驚擾,遂乘擊之,拔三峰山。拖雷將抄思之功報於元廷,窩闊台下旨以湯陰縣黃招撫等一百一十七戶賜之。當時抄思力辭不受,復賜以男女五十口,宅一區,黃金鞶帶、酒壺、杯盂各一。抄思推辭不了,乃受之。丁酉農曆7月,抄思奉旨調軍,得西京、大名、濱、棣、懷、孟、真定、河間、邢、名、磁、威、新、衛、保等府州軍四千六十餘人,統之。後移鎮潁州。抄思忠誠不二,驍勇善戰,率部征戰有大功,被元太宗封為萬戶,與內侍胡都虎、留乞簽起西京等處軍人征行及鎮守隨州。他努力招集民戶,每千人以官一員領之。後在宋端平元年(金天興三年,公元1234年)農曆1月病逝於大名府(今河北大名),終年四十四歲。
在奈曼·抄思的後裔子孫中,有以祖名的諧音漢字為姓氏者,稱抄氏,明朝中葉以後,該支抄氏族人融入漢族,主要分布在河南省;亦有仍為蒙古族之後裔,並以其稱號為姓氏者,稱答祿特氏、或達魯特氏,世居奈曼(今內蒙古通遼奈曼旗),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答氏、達氏、魯氏、祿氏等。
得姓始祖
乞顏·雪尼惕、奈曼·抄思。
遷徙分布
抄氏是一個源出蒙古族的古老姓氏群體,今分漢族、蒙古族、滿族三支,同源不同宗,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兩千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一千零九十九位,多以遼西、河南、通遼為郡望。
今河北省的邯鄲市,河南省的焦作市、修武縣李萬鄉抄平陵村,安徽省的桐城市抄家莊,湖北省的黃石市下陸區金星社區,內蒙古自治區的通遼氏、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台灣省,蒙古國達爾汗烏勒省一帶等地,均有抄氏族人分布。
歷史名人
抄新成:(公元1957~今),祖籍河南修武,生於湖北黃石。著名冶金地質工作者。今居湖北省黃石市下陸區金星社區。抄新成的祖籍在河南省修武縣李萬鄉抄平陵村。1956年,他的父親隨著河南省煤炭地質隊伍支援湖北建設,到了湖北黃石。第二年,抄新成在黃石市下陸區降生,長大後在湖北冶金地質勘探隊工作,現內退在家從事運輸。抄新成說,目前,他的弟弟、兩個妹妹及一個侄兒都在黃石。聽他的父親及叔叔講,老家抄平陵村有90%的村民皆姓抄,這個姓氏從古延續至今。至於姓氏來源,他們都不是很清楚。“因為我這個姓非常少見,經常鬧出誤解。”抄新成諧笑著說,在社會上幾乎所有第一次與他打交道的人,都不知道還有抄姓。有一回,他開車違章,交警在填寫處罰通知單時,將他的姓寫成“操”,他說錯了,這位交警於是改成“曹”,後來又改成“晁”,他只好明確地說“是抄家的抄”。
1974年,抄新成參與建設柯豬槽水庫時,住在東方山一個寺院裡,當時一名老和尚飽讀詩書,說天下所有姓氏都知道。當他說出“抄”時,老和尚擺頭不相信。他於是指著知青《下放證》姓名一欄,老和尚頓時目瞪口呆。據黃石市下陸區公安分局的戶籍民警稱,在公安局的戶籍網上查不到黃石抄氏居民的數量,但可以肯定這個姓氏在下陸區是非常罕見的。
郡望堂號
郡望
遼西郡:即以今遼寧省朝陽市為中心向西北延伸的一帶地區。戰國時期燕國初設遼西郡,秦朝時期將治所設在陽樂(今遼寧義縣),其時轄域在今河北遷西、樂亭,遼寧松嶺山以東、長城以南、大凌河以西地區。西漢時期屬幽州遼西郡,轄境漸小。東漢時期屬幽州遼西郡柳城縣。魏、晉兩朝屬昌黎郡。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前燕國、前秦國、後燕國時期屬昌黎郡,治所皆在龍城(今遼寧朝陽),前燕國曾移治於令支(今河北遷安);北燕國時期屬昌黎尹龍城,曾移治於肥如(今河北盧龍),北齊時期廢入北平郡,其後治所逐漸北遷,最後仍以龍城為中心。北魏時期屬營州昌黎郡龍城(和龍城)。東魏、北齊時期屬營州。隋朝時期屬柳城郡柳城縣,即今遼寧朝陽、義縣一帶。朝陽地區古代文化源遠流長,其境內的“鴿子洞”古人類遺址,證明早在十多萬年前朝陽大地已有人類祖先繁衍生息,其境內的“牛河梁遺址”更是證明早在五千五百年以前就存在一個具有國家雛型的原始文明社會,這一重大歷史發現,把中華民族的文明史提前了一千三百餘年,從此中華文明史即稱“上下六千三百年”,不再稱“上下五千年”。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下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一帶。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廢黜,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一直延續至今。
通 遼:民國七年(戊午,公元1918年),民國政府由吉林遼源縣析置通遼縣,取“通達遼東”之意命名。1949年哲里木盟人民政府駐通遼縣,轄通遼、開魯兩縣及扎魯特旗(駐魯北鎮)、科爾沁左翼中旗(駐巴彥塔拉)、科爾沁左翼後旗(駐吉爾嘎郎)、庫倫旗、奈曼旗(駐大沁他拉)等五旗。1951年由通遼縣析置通遼市,哲里木盟盟府駐通遼市,轄一市兩縣五旗。1953年哲里木盟所屬各旗、縣均由東部行政區直轄。1954年恢復哲里木盟,盟府駐通遼市,轄通遼市及通遼、開魯兩縣,扎魯特旗、科爾沁左翼中旗、科爾沁左翼後旗(遷甘旗卡)、庫倫旗、奈曼旗等五旗。1956年科爾沁左翼中旗由巴彥塔拉遷駐保康鎮。1958年撤銷通遼縣,併入通遼市,哲里木盟轄一市一縣五旗。1964年恢復通遼縣(駐通遼市),哲里木盟轄一市兩縣五旗。1965年原屬呼倫貝爾盟的科爾沁右翼中旗劃入哲里木盟,轄一市兩縣六旗。1969年將哲里木盟劃歸吉林省。1979年哲里木盟由吉林省劃入內蒙古自治區,轄通遼市及通遼(駐通遼市)、開魯兩縣,科爾沁左翼中旗(駐保康鎮)、科爾沁左翼後旗(駐甘旗卡)、庫倫旗、奈曼旗(駐大沁他拉)、扎魯特旗(駐魯北)、科爾沁右翼中旗(駐白音胡碩)等六旗。1985年11月9日國務院批准設立霍林浩特市,以扎魯特旗的霍林河辦事處為其行政區域,駐珠斯花鎮。1986年7月21日國務院批准撤銷通遼縣,併入通遼市。1999年1月13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9]5號)撤銷哲里木盟和縣級通遼市,設立地級通遼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科爾沁區。通遼市設立科爾沁區,以原縣級通遼市的行政區域為科爾沁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科爾沁大街102號。今通遼市轄原哲里木盟的科爾沁左翼中旗、科爾沁左翼後旗、庫侖旗、奈曼旗、扎魯特旗、開魯縣和新設立的科爾沁區。原哲里木盟的縣級霍林郭勒市由內蒙古自治區直轄。
堂號
遼西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通遼堂:以望立堂,亦稱遼源堂。
家譜文獻
河南焦作抄氏家譜,著者待考,清朝末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李萬鄉抄平陵村抄全喜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