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選擇、工資不平等與經濟發展

技術選擇、工資不平等與經濟發展

本書首先通過簡要評述經濟發展理論來梳理出其發展脈絡,勾勒出人們對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的認識的演變過程,並在此基礎上提出本書需要研究的問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技術選擇、工資不平等與經濟發展
  • 作 者:潘士遠
  • 出版時間:2009-9-1
  • 版 次:1
圖書概況:,編輯推薦,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圖書概況:

作 者:潘士遠 著出 版 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9-1
版 次:1頁 數:147字 數:168000
印刷時間:2009-9-1開 本:16開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I S B N:9787308070409包 裝:平裝

編輯推薦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為什麼除了東亞極少數的幾個國家和地區之外,絕大多數開發中國家和地區並沒有能夠縮小與已開發國家的人均收入差距?這主要根源於開發中國家錯誤地推行了趕超戰略,鼓勵企業引進或者模仿當時的世界前沿技術。本書試圖從技術選擇的角度切入構建模型來研究發展戰略與經濟發展的關係。

內容簡介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為什麼除了東亞極少數的幾個國家和地區之外,絕大多數開發中國家和地區並沒有能夠縮小與已開發國家的人均收入差距?這主要根源於開發中國家錯誤地推行了趕超戰略,鼓勵企業引進或者模仿當時的世界前沿技術。本書試圖從技術選擇的角度切入構建模型來研究發展戰略與經濟發展的關係。
文獻分析表明,雖然許多經濟發展理論試圖解釋為什麼只有東亞少數幾個經濟體縮小了與已開發國家的差距的現象,但都沒有一個統一的框架。林毅夫教授等提出了一個富有創造性的理論,在統一的框架內解釋了這一現象。但是,他們的理論並沒有很好地模型化。因此,本書的第2章、第3章和第4章想就模型化林毅夫教授等提出的理論作出初步的嘗試。
第2章假設經濟中只有一種產品,但有無數種不同的生產技術。基於這一假設,這一章在技術選擇模型的統一框架內研究發展戰略與自生能力、三位一體經濟體制之間的關係,在此基礎上,研究發展戰略、三位一體經濟體制對經濟收斂的影響。研究表明,一個經濟的最優技術結構是由其要素稟賦結構所內生決定的。因為開發中國家勞動力相對豐富,資本相對稀缺,所以如果其實施趕超戰略,選擇資本密集型技術,那么這些資本密集型企業沒有自生能力。因此,為了保護這些不具備自生能力的企業,內在地要求形成一套三位一體的經濟體制,即扭曲的巨觀價格體系、資源的計畫配置制度以及沒有自主權的微觀經營機制。三位一體的經濟體制導致了資源配置不當、微觀激勵不足等後果。這樣,開發中國家的經濟發展緩慢,收斂的目標不能實現。
一個國家總體的技術水平決定這一國家的總體經濟發展水平,知識吸收能力的大小決定了開發中國家利用已開發國家技術的效率。第3章和第4章分別在擴展Barro and Sala-i-Martin(1997)的模型和Acemoglu(2003)的模型基礎上,構建了兩個不同但聯繫緊密的模型來研究技術選擇對知識吸收能力和經濟成長的影響。研究結論表明,因為模仿技術的成本小於發明技術的成本,所以開發中國家可以通過模仿適宜技術而獲得比已開發國家快的經濟成長,最終實現收斂,成為新的已開發國家。但是,如果不模仿適宜技術而總是模仿當時的世界前沿技術,那么開發中國家的知識吸收能力會逐漸下降而趨於零,人均收入水平與已開發國家的差距會越來越大。這兩章的創新之處有:第一,與Barro and Sala-i-Martin(1997)和Acemoglu(2003)的不同,把知識吸收能力看做是一個內生變數,從而研究技術選擇對知識吸收能力和經濟成長的影響;第二,與Barro and Sala-i-Martin(1997)的不同,把勞動力分類為熟練勞動力和非熟練勞動力,得出更為豐富和有趣的結論。
許多經驗研究表明,近十幾年,大部分的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的工資不平等在逐漸上升。本書試圖在Acemoglu(2003)的模型基礎上,構建兩個考慮技術進步方向的內生經濟成長模型來研究有偏的學習效應和專利制度對工資不平等的影響。雖然第4章、第5章和第6章的模型都是基於Acemoglu(2003),但研究的側重點不同,第4章研究技術選擇和經濟收斂的問題,而第5章和第6章則主要關注技術進步方向和工資不平等的問題。
第5章構建了一個模型來研究貿易自由化對熟練勞動力與非熟練勞動力工資不平等的影響,從而解釋開發中國家工資不平等之謎。在貿易自由化之後,開發中國家接觸和學習到相對多的與熟練勞動力匹配的技術知識,因此,和生產與非熟練勞動力匹配的技術知識相比,生產與熟練勞動力匹配的技術知識的生產力水平上升相對較多。也就是說,學習效應是有偏的。因為技術知識的生產是熟練勞動力密集型的,所以學習效應會導致對熟練勞動力需求的增加,擴大工資不平等。同時,有偏的學習效應會使技術進步更偏向於技能密集型,從而進一步導致對熟練勞動力需求的增加,擴大工資不平等。
在第6章中,專利被分類為技能密集型產業的技術專利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技術專利,它們分別與熟練勞動力和非熟練勞動力匹配。研究結論表明,這兩類專利的最優寬度都是有限的,且受到勞動力稟賦結構的影響。當非熟練勞動力多於(少於)熟練勞動力時,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技術專利寬度寬於(窄於)技能密集型產業的技術專利。同時,研究結論也表明,勞動力稟賦結構可以通過影響最優專利制度來影響技術進步方向,從而對熟練勞動力與非熟練勞動力之間的工資不平等產生影響。

圖書目錄

1 經濟發展理論:文獻綜述
1.1 前言
1.2 新經濟成長理論
1.3 現代經濟發展理論
1.4 經濟發展理論的新發展:自生能力的角度
1.5 小結
2 技術選擇、制度與經濟發展
2.1 前言
2.2 發展戰略、自生能力與三位一體的經濟體制
2.3 發展戰略與經濟收斂
2.4 小結
3 技術選擇、知識吸收能力與經濟收斂
3.1 前言
3.2 技術選擇與知識吸收能力
3.3 技術選擇與經濟收斂
3.4 小結
4 技術選擇、模仿成本與經濟收斂
4.1 前言
4.2 模型的設定
4.3 模型的分析
4.4 小結
5 貿易自由化、有偏的學習效應與開發中國家的工資不平等
5.1 前言
5.2 模型的設定
5.3 模型的分析
5.4 小結
6 最優專利制度、技術進步方向與工資不平等
6.1 前言
6.2 模型的設定
6.3 模型的分析
6.4 專利制度、技術進步方向與工資不平等
6.5 小結
7 結語
7.1 結論與啟示
7.2 問題與方向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