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壟斷資本主義

技術壟斷資本主義是寡頭經濟在21世紀以後的典型特徵。隨著科技進步對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呈現出周期越來越短、顛覆性越來越大的特性,技術的革新對於經濟乃至社會的影響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高效的套用和市場化的跟進效率使得核心技術的突破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形成巨大的產業效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技術壟斷資本主義
  • 外文名:Technological Monopoly Capitalism
  • 屬性:經濟術語
介紹,發展階段,

介紹

在各種資本要素的配置當中,核心科技成為絕對核心,這使得資金、土地、勞動力都圍繞著核心技術進行配置。這個時代,金錢唯一買不到的是顛覆性技術。過去以金融資本為頂層結構設計的金融壟斷資本主義也將讓位於以核心技術為頂層設計的技術壟斷資本主義。
2015年,元石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冷玉文首次在公開場合提出技術壟斷資本主義(Technological Monopoly Capitalism)概念。他認為,進入到21世紀20年代以後,對核心技術的研發爭奪將達到白熱化的程度,全社會將前所未有地重視科學技術。

發展階段

  • 自由競爭資本主義(1640-1871)
這一階段是資本主義的上升時期,在這一時期發生了以蒸汽機發明和套用為標誌的第一次科技革命。近代機器製造業的蓬勃興起和交通運輸業的革命性變革,使人類從工廠手工業進入機器大工業時期,歐美已開發國家普遍確立了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這一時期的經濟特徵主要表現為:自由競爭占據主導地位,工業資本占統治地位,商品輸出是對外輸出的主要形式,對殖民地進行經濟掠奪的同時,也開始瓜分並占領世界領土。
  • 私人壟斷資本主義(1872-1945)
這一階段發生了以電機發明和電力的套用為標誌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類從蒸汽時代進入電氣時代,內燃機、化學工業等獲得了突破性進展,極大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
這一時期的經濟特徵主要表現為:生產力出現飛躍性發展;市場機制被壟斷組織操縱,壟斷取代了自由競爭,私人壟斷成為社會經濟結構的主體;資本社會化程度提高,大量的資本輸出促進了生產和資本國際化;世界領土被帝國主義列強瓜分完畢,形成了以殖民體系為基礎的國際經濟關係格局。
  •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1946-1974)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發生了以原子能的利用、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和廣泛套用為標誌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電子化時代,生產的自動化和專業化程度大大提高。
這一時期的經濟特徵主要表現為:壟斷資本同國家政權結合在一起,國家干預經濟的部門以保障壟斷資本的最大利潤。國家通過訂貨、收購、津貼、利息等方式使壟斷集團的利潤成倍增長;生產過剩的周期性經濟危機,已經由此引起的政治危機依然存在。
  • 國際金融壟斷資本主義(1975-)
1975年西方出現“滯脹”經濟危機後,英、美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拋棄了凱恩斯主義,轉而實行新自由主義的理論。新自由主義的興起,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開始了從傳統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的轉變,計算機的不斷普及,全球網際網路的出現,通訊和計算機技術的“數位化”,信息產業的迅猛發展,促進了經濟的全球化。
在信息化、全球化過程中,金融壟斷資本的統治地位或者支配地位獲得了巨大的發展。從微觀層面看,非金融企業通過銀行借貸 、證券市場等籌集的金融業資本總量在金融資本內部趕超產業資本並占據優勢地位,企業利潤來源越來越以金融業資本為主;從巨觀層面看,金融部門相對於實體經濟部門膨脹,金融業利潤在利潤總量中比重上升甚至超過產業資本利潤。
隨著全球化的推進,金融壟斷資本在全球範圍內大肆擴張,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進入新的歷史階段,即國際金融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其特徵是:資本的金融化、虛擬化,金融的支配性地位,以及金融的全球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