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增長與發展:一個激發創新的視角

技術、增長與發展:一個激發創新的視角

《技術、增長與發展:一個激發創新的視角》是2023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技術、增長與發展:一個激發創新的視角
  • 作者:弗農·W.拉坦
  • 出版時間:2023年9月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522702971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膠訂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以現代增長理論為基礎,獨特地呈現了技術和變革的複雜性。作者展示了現代研究型大學和工業實驗室中競爭性資金和制度創新的變化如何激發技術變革的速度和方向;反過來,技術變革也成為制度變革的重要源泉。
全書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生產率和經濟成長,闡釋了20世紀最後25年美國和其他主要工業國家生產力增長減緩的具體原因;第二部分技術變革的根源,考察影響發明和創新的一系列經濟因素、制度變革的速度和方向,以及技術的採用、擴散和轉移;第三部分技術創新與產業變革,追溯農業、電力、化學、計算機和生物技術五個具有戰略意義的重要行業技術變革的來源和影響;第四部分技術政策,評估技術變革在國際競爭中的影響、科學和技術在環境中的作用,以及美國科學和技術政策的演變。該書整合了現代增長理論和微觀經濟層面技術創新過程的詳細研究,對於化工、農業技術及其他領域的廣泛探討為誘導創新的研究提供了實證基礎。

圖書目錄

第一篇 生產率與經濟成長
第一章 經濟成長可持續嗎?
第一節“末日論者”和“興旺論者”
第二節 沉悶科學
第三節 發展的局限
第四節 生產率提高
第五節 本書框架
第二章 追趕與落後
第一節 關於“趨同”的論戰
第二節 增長經濟學
第三節 經濟成長的原因
第四節 落後
第五節 觀點透視
第二篇 技術變革的根源
第三章 發明與創新的進程
第一節 發明與創新
第二節 累積合成模型:三個案例
第三節 科學與技術的聯繫
第四節 研究機構
第五節 乾中學,用中學
第六節 觀點透視
第四章 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
第一節 技術變革的根源
第二節 制度創新的根源
第三節 誘導性創新模型
第五章 技術的採用、擴散與轉移
第一節 傳統研究的融合
第二節 農業技術擴散
第三節 工業技術擴散
第四節 新理論和新方法
第五節 產品周期與國際貿易
第六節 內生增長與技術轉移
第七節 技術轉移的成本
第八節 技術抵制
第九節 觀點透視
第三篇 技術創新與產業變革
第六章 技術變革與農業發展
第一節 農業發展模式
第二節 農業的誘導性技術變革
第三節 科學和技術限制
第四節 資源和環境限制
第五節 農業研究體系
第六節 從經驗中汲取教訓
第七章 照明、動力與能源
第一節 電流之戰
第二節 工業能源使用的轉型
第三節 重大石油危機
第四節 規模耗盡
第五節 制度創新
第六節 可替代能源的發展
第七節 觀點透視
第八章 化工行業的技術變革
第一節 發明者、發明及技術變革
第二節 化學工程和石油化工革命
第三節 國際擴散
第四節 走向成熟
第五節 觀點透視
第九章 計算機產業與半導體產業
第一節 從計算器到計算機
第二節 IBM設立大型主機標準
第三節 電晶體革命
第四節 小型計算機和微型計算機
第五節 軟體業
第六節 國際擴散
第七節 產業政策
第八節 計算機與經濟成長
第九節 計算機與社會
第十章 生物技術產業
第一節 從生物的技術到生物技術
第二節 分子生物學與生物技術
第三節 產學結合
第四節 制度創新
第五節 商用生物技術
第六節 市場結構
第七節 產業政策與國際競爭
第八節 生物技術與食品產業
第九節 21世紀的生物技術
第四篇 技術政策
第十一章 三種體系的技術創新
第一節 美國技術創新體系
第二節 日本技術創新體系
第三節 德國技術創新體系
第四節 技術創新體系
第五節 技術、貿易與競爭力
第六節 觀點透視
第十二章 技術、資源與環境
第一節 三股關注熱潮
第二節 資源經濟學
第三節 環境經濟學
第四節 生態經濟學
第五節 生產對環境的影響
第六節 消費對環境的影響
第七節 排放權交易
第八節 全球氣候變化
第九節 觀點透視
第十三章 科學政策與技術政策
第一節 科學和技術政策的原則
第二節 專利制度
第三節 軍事採購
第四節 科學技術政策的政治運作
第五節 科技政策問題
第六節 公共投資的經驗
第七節 觀點透視
第十四章 向可持續性發展過渡
第一節 我們學到了什麼?
第二節 可持續性批判
第三節 塑造未來
第四節 可持續性轉變
第五節 知識挑戰
第六節 觀點透視
附錄A 對技術革新與生產率增長的一些簡單分析
第一節 指數和生產函式
第二節 生產率測定產生偏差的原因
附錄B 分子生物學和生物技術相關術語
參考文獻
索引詞中英對照

作者簡介

弗農·W.拉坦(Vernon W. Ruttan)(1924—2008),發展經濟學家,美國人文科學院院士,明尼蘇達大學農業與套用經濟系教授。生於美國維吉尼亞州布坎南,1948年獲耶魯大學學士學位,1950年和1952年獲芝加哥大學碩士和博士學位。研究領域包括農業發展、誘導創新、技術變革和生產力增長、制度、發展援助政策等。曾與日本農業經濟學家速水佑次郎長期合作,提出了著名的農業發展模型——“誘導的技術與制度發展模型”。該模型將技術和制度的變革看作是由要素稟賦的相對稀缺性誘導的。二人合著《農業發展:國際視角》(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1971)被認為是該領域的經典之作。著作還包括:《1954—1980年對灌溉面積的經濟需求》(1965)、《種植科學:世界作物導論》(合著)(1969)、《農業研究政策》(1982)等。2010年6月18日,明尼蘇達大學將聖保羅校區的教學樓更名為Ruttan Hall,以紀念他的傑出貢獻。付凌琳,重慶師範大學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翻譯與文化、文學翻譯、翻譯教學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