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啟學校

紅色旅遊景點之一。曾是宜章縣委縣政府所在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承啟學校
  • 外文名:chengqixuexiao
  • 創辦時間:清道光廿六年(1846年)
  • 知名校友:彭儒、彭曬、彭邦棟、彭旭、彭侃、吳仲廉、陳正人
  • 所屬地區:湖南省郴州市宜章縣迎春鄉碕石村
歷史沿革,碕石傳說,旅遊景點,地圖信息,

歷史沿革

宜章縣五大書院之一。位於湖南省宜章縣迎春鄉碕石村。 陳毅為學校的題聯:承先應知責任重,啟後當為國家謀。
承啟學校前身叫承啟書院。
始建於清道光廿六年(1846年),歷代輩出文人武將,是宜章縣五大書院之一。
1858年毀於兵火,後重建改為承啟學校。
1927年,宜章縣委轉移到承啟學校。
1928年1月12日,朱老總揭開湘南起義序幕。
1928年1月19日,碕石人民首先回響,舉行暴動。朱德陳毅親臨碕石指導鬥爭。當湘南起義軍上井崗山後,反動當局對碕石進行野蠻的燒殺搶劫,承啟學校被燒掉。
1992年,宜章縣政府就公布承啟學校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現在旁邊建有承啟希望國小。

碕石傳說

相傳古代有個文半仙趕著寶馬途經這裡,遇見觀音娘娘用竹籃挑水,無意間一句話,識破娘娘的局,竹籃里的水漏掉了。觀音娘娘很是生氣,伸出素手輕輕一指,文半仙的寶馬就地化成了石山,也將寶馬之靈氣留在了此地。石山從村子正面看似馬鞍,從學校側面看象烏紗帽,喚紗帽嶺。因其貌奇特,後來就稱這個村子為碕石。

旅遊景點

從承啟學校走出很多民族精英。辛亥革命先驅、彭邦棟。“國大代表”彭旭。著名教育家彭侃,著名革命家吳仲廉陳正人彭儒等。還有彭遂良、彭昭,彭曬、彭娟、彭良等57名革命烈士。
承啟學校二樓,由肖克將軍題寫的“碕石革命歷史紀念室”。
碕石大宗祠,曾經起義多次集會的地方,歷經燒毀,重修後依然完好,上面還掛著保存完好的原國民政府主席譚延闓題寫的匾,筆力遒勁雄渾,與宗祠相映成趣,不失為一大好人文景觀 。

地圖信息

地址:郴州市宜章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