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的返場

批評的返場

《批評的返場》是何平創作的文學理論著作,首次出版於2021年12月。

《批評的返場》分為“思潮”、“作家”與“現場”三輯,基於長時段文學史和大文學觀的整體性,以田野調查的方式勘探並重繪全景式的中國當代文學地圖,是一部文學現場的原生檔案。

2022年8月25日,《批評的返場》獲得第八屆魯迅文學獎文學理論評論獎。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批評的返場
  • 作者:何平
  • 創作年代:當代
  • 類別:文學理論著作
  • 首版時間:2021年12月
  • 字數:313千字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思想,作品影響,作品評價,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批評的返場》分為“思潮”、“作家”與“現場”三輯。“思潮”,是對改革開放時代,尤其是新世紀二十年中國文學的勘探和思考,涉及改革開放時代中國文學整體觀、文學和代際、文學和新傳媒、世界文學和中國經驗、青年寫作和公共生活、多民族文學共同體等文學議題。“作家”,是一輯作家作品評論。五個作家,從生於1959年的阿來,到生於1969年的邱華棟,均成名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年代,是寬泛意義上的“同時代作家”。他們曾被命名為“新生代”,至今依然是中國文學最有活力的部分。“現場”,是一份私人文學檔案。從2017到2021年,《花城關注》已做了五年,共三十期。這是一次實踐意義上的“批評的返場”,作者希望藉此重建學院批評和文學現場的對話,發現文學新生力量,讓中國當代文學的可能性和差異性浮出地表。

作品目錄

返場:重建對話和行動的文學批評
思潮
作家
現場
“只有這樣的地方,才有這樣的生活”
新世紀傳媒革命和70後作家的成長
二論網路文學就是網路文學
青年的思想、行動和寫作
生於1977—1987:更年輕世代作家長篇小說地理草圖
細語眾聲和文學的可能性
作為“文學共同體”的多民族中國當代文學
改革開放時代中國文學的命名、分期及其歷史邏輯
安魂,或卑微者的頌詩
從歷史拯救小說
重提困難的寫作,兼及超級現實主義小說的可能
“光明的文字划過黑暗,比流星更為神奇”
新生代:文學代際,或者1990年代的文學年輪
《花城關注》(2017—2021):一份中國文學現場的私人檔案
“文學策展”:讓文學刊物像一座座公共美術館
後記

作品思想

對話:“同時代的批評家”與變動的文學場
在《批評的返場》中,何平認為“批評家,尤其是年輕的批評家們要有理想和勇氣成為那些寫作冒犯者審美的庇護人、發現者和聲援者,做寫作者同時代的批評家。”對於“同時代的批評家”的呼喚,是出於一種對當下共同體的關切。“同時代的批評家”不會將文學現象區隔於自我的感受之外,不會將作家作品當作審視和辨別的對象,借用阿甘本的話來說,“同時代”意味著共同蘸取著時代的幽暗來寫作。何平對話題、文學空間或作家群的關注表現出一種同時代的問題意識。《批評的返場》重點評論的5位當代作家成名於1990年代,是寬泛意義上的“同時代作家”,且有一定的代表性。當談論文學與縣城時,他關注的是同時代作家中的張楚、黃孝陽、陳再見等。當論述地方性敘事時,他所思考的仍是共同生活的時代:“生活在全球化時代的新境遇里,地方日日新,我們的文學已然不是在福克納、馬爾克斯的時代敘述地方。當今時代文學如何敘述地方?”
針對批評家自覺參與文學現場能力退化的問題,何平提出“文學策展”的概念,策展人是聯絡者、促成者和分享者,而不是武斷的文學布道者,由是批評家才能發現中國當代文學新的生長點。正是在平等的視點下,何平指出新世紀媒體新變導致傳統文學媒體形成“泛文學”“亞文學”化的“文化媒體”特徵,這充分激發了散文的探索性、生長性文類潛能……當他思考網路文學,特別是資本化的網路文學時,他看到“‘再造網路文學’是從資本和讀者為王的時代進階到‘大神’為王的時代。‘大神’為王不只是經濟上的‘要價’,而是‘大神’對網路文學存有文學公益心,在和讀者的交際中兌現網路文學的文學理想,影響讀者,‘大神’可以成為某種文學風起、風格和風骨的被效仿者,也可以為現代文學傳統提供新的可能性……”
由此,面向變動的文學場,《批評的返場》踐行“同時代的批評家”的理念,以“策展”的理念進行平等、復調式的“對話”,一方面以專業的眼光促成新現象、新經驗成為新的文學生長點,另一方面,在新現象和新經驗中重新檢視文學的內與外、歷史的常與變。何平在該書序言中指出,當下裝飾性的文學交際、文學活動、文學會議等,是“假裝的對話”,並推陳“重建文學批評的對話性”。迎合和指摘都不是真正的“對話”,無意義的描述或是生硬的概念化也不是“對話”的外膜,這種文學批評對話性的重建,在本質上是共同面對“同時代”整個社會公共性、民族審美的相關問題而共同成就的“對話”。
行動:為“文學”賦予新義
當近些年諸多論述強調作為“動詞”的文學時,《批評的返場》以對文學現場變動充分的理解,跨界、跨圈的批評視野,反思“文學性”問題,與“同時代”文學經驗參與實踐性的“文學”,為“文學”賦予新義。
除了對新媒體文學、網路文學反應迅速,何平對各種邊緣性的、異質性的文學都予以關注,對所謂“文學”邊界進行全方位的反思。2017年和《花城》雜誌合作的“花城關注”,30期欄目包括30個專題。這些專題是何平為“文學”進行的邊界拓殖嘗試。“導演和小說的可能性”“搖滾與民謠”“散文的野外作業”“機器製造文學”“文學向其它藝術門類的擴張”……這些“文學”重新定義了我們習以為常的概念,並反向性地修改著文學理論。比如關於文學主體,何平指出“正是網路空間助長了‘多主語的重疊’文學時代的來臨,並使之成為現實”;通過戲仿式的“製造‘85後’”,何平試圖重現不能被連續的文學史所容納的“一個個孤獨的文學島嶼”;通過恢復曲、歌與文學之間的關係,何平不僅是要接續歌詩傳統,而是指出“搖滾詩歌和民謠,也許是雜音,甚至是噪音,但它們的現實意義不只是自身文學性的再認和辨識,更重要的是其精神立場的質樸和天真可以救濟今天文學的匱乏”……從重申多重文學主體,到指認文學的多元存在方式,從重新勾連文學與音樂、影視的關係到重構文學的和城市、鄉村、田野等空間的關係,何平重建的“文學”不是僵化的概念、死板的律令,而是一個與時代的蕪雜和豐富共生的“未完成”——“一個時代的文學是由無數不同的主體共同書寫的,參差重疊或眾聲喧譁”,文學主體如此,文學客體也應如此,要讓所有“幽微的存在”都被照亮……
圍繞此種文學觀,對於當代5位重要作家的評論,隱約滲透著重述中國當代文學的努力。遲子建、李洱、艾偉、邱華棟等幾位作家的寫作都併入了新世紀中國當代文學的延長線,成為其中最有活力的一部分。而何平對他們的批評,實際上也是對新世紀延長線上整箇中國當代文學的重新思考和重新敘事。何為當代?何為文學?從來都不是不言自明的存在,需要“同時代”的作家和批評家共同創造。
“來吧,讓我們一起到世界去”,“讓我們一起下山吧”,《批評的返場》中這樣的語句,表達著一次次文學突圍、破界。《批評的返場》中的“文學”不再是自我淨化的過濾器,“文學批評”成為有思想有溫度的“參與”。何平認為: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文學之所以能夠不斷向前推進,正是有一批人不滿足於既有的文學慣例、挑戰並冒犯文學慣例。不斷把自己打開,使自己變得敏銳。而《批評的返場》也正是何平對這一精神的實踐,是中國當代文學再出發的標識。

作品影響

  • 榮譽表彰
2022年8月25日,《新時代文學寫作景觀》獲得第八屆魯迅文學獎文學理論評論獎。

作品評價

作為一名行動派文學批評家,何平的行動性不止突出體現在為雜誌主持欄目和組織文學活動上,而是貫穿在他的整個批評寫作之中,因此在書中“思潮”和“作家”這兩大部分里,同樣保持著他對文學現場的介入意識和問題意識。比如他對文學地方敘述、網路文學、文學共同體等都能提出不同於人們慣常認知的真知灼見,就因為這些見解都是建立在他對大量文學媒體和文學活動的考察、比對的基礎之上的。何平說,批評家介入文學現場其實是中國現代文學的一個重要傳統。他把自己介入文學現場的行動看成是“向這一文學批評傳統的批評家前輩們致敬”。但不可否認,這一文學傳統逐漸被當下的批評界所忽略,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要極力推崇作為行動派批評家的何平以及他深度介入文學現場的《批評的返場》。(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文學評論家賀紹俊評)
讀完《批評的返場》,我個人的最大感受則在於,這是一部能看到批評家的理想和現實感的評論集。書中關於文學思潮的分析,對作家作品的解讀,還有“花城關注”欄目的總評,都可能看出何平對文學、批評、文學制度等許多方面的理念或理想。何平雖然對批評的學院化趨勢並不十分認同,但是他又並沒有完全反對學院批評。相反,他的批評試圖抵達學院批評所能達到的深度和高度。他認為寫作應是有難度的寫作,批評也應是有難度的批評。尤其是書中的“思潮”和“作家”這兩輯中的《重提困難的寫作,兼及超級現實主義小說的可能》《安魂,或卑微者的頌詩》等文章,都提倡並試圖踐行類似的理念。(廣州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青年評論家、專業作家李德南評)

出版信息

2021年12月,《新時代文學寫作景觀》由譯林出版社首次出版。
名稱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參考資料
《新時代文學寫作景觀》
2021年12月
譯林出版社
978-7-5447-8853-3

作者簡介

何平,江蘇海安人,評論家。現為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江蘇省評論家協會常務理事、江蘇省作家協會理事、南京市評論家協會副秘書長。負責南京師範大學江蘇當代作家省級研究基地的日常工作。
批評的返場
何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