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的“純真之眼”

批評的“純真之眼”

《批評的“純真之眼”》是何英創作的文學評論集,首次出版於2017年11月。

該書系“剜爛蘋果·銳批評文叢”之一,收錄40餘篇文學評論。何英作為一名女性批評家在做文學批評時強調審美性,這讓她在做文學批評時總能發現作品中的美。做文學批評不僅要判斷作品的優劣,更是要把這種好講出道理,總結出“好的方法論”。在《當代新疆小說的敘事困境》中,她也指出西部文學表現出來的美學上的單一化和淺表化,倡導並期待其美學風格的多樣化和多元化。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批評的“純真之眼”
  • 作者:何英
  • 文學體裁:文學評論集
  • 字數:28萬字
  • 首版時間 :2017年11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成書過程,作品鑑賞,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由“我們·當代文學綜論”“她們·女作家作品論”“他們·男作家作品論”三部分構成,收錄了《當代文學的十個詞組》《理論的過剩與敘事的消融》《融合、轉化和生成中的中國批評》《批評的“八股”與“八卦”》《無情的文學》等文章。該書對當代文壇的惡習進行剖析和抨擊,對散文寫作的態度和對新疆小說存在的敘事困境都給與了深刻的分析,對於當代女性代表作家的作品和男性代表作家的作品都進行了細緻深刻的評判。

作品目錄

我們·當代文學綜論
她們·女作家作品論
他們·男作家作品論
當代文學的十個詞組
理論的過剩與敘事的消融
融合、轉化和生成中的中國批評
批評的“八股”與“八卦”
當敘事遭遇信息
無情的文學
疲勞的文學 疲勞的批評
散文寫作不當回事兒?
散文新動向
新疆當代文學生態掃描
新疆當代少數民族文學的求同與存異
當代新疆小說的敘事困境
拯救與自由:對兵團小說的一種印象
而知也無涯
才女何須福薄
閣樓上的瘋女人
張愛玲:千古恨事由此鋪開
王安憶與阿加莎·克里斯蒂
殘雪和她的城堡
嚴歌苓的“濃極而淡”
《陸犯焉識》:總是失敗的諸神
《媽閣是座城》:茉莉香片又續了水
《萬物花開》後的林白
葉爾克西:吹向漢語文學的草原清風
李娟:散文的意外
和《文學自由談》的二三事
喊話的人
莫言小說:感覺之外皆遊戲
《帶燈》面面觀
對《秦腔》評論的評論
閻連科:批判姿態的後面?
王者歸來?——從《牛鬼蛇神》看小說何為
周濤的精神譜系
《日夜書》:那些辯證出來的人和事
《一句頂一萬句》:半部書
劉亮程論
玩出自己
“妖獸”誕生記
阿拉提·阿斯木小說論
北野詩歌的聲音意義及詩學啟示
論“傳統小說”在當代新疆的“超穩定性結構”
“活的精彩,死的絢爛”——關於長篇小說《木壘河》的對話

成書過程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文藝創作迎來了新的春天,產生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同時,也不能否認,在文藝創作方面,也存在著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現象,存在著抄襲模仿、千篇一律的問題,存在著機械化生產、快餐式消費的問題。”“文藝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為什麼人的問題上發生偏差,否則文藝就沒有生命力。”文藝批評是文藝創作的鏡子。當文藝出現一定範圍內的亂象叢生、迷失方向而不自覺不自知時,就需要嚴肅的文藝批評及時站出來,發揮其引路導向、“剜爛蘋果”的重要功能。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提高當代文學批評的針對性、戰鬥性和原則性,營造講真話、講道理的文學批評氛圍,作家出版社於2017年11月推出“剜爛蘋果·銳批評文叢”,以對中國當代文學不良現象、思潮以及作家作品不足為研究內容,集中展示有力量、有風骨、敢說真話、敢於亮劍的文學批評著作。《批評的“純真之眼”》即該文叢中的一本。

作品鑑賞

《批評的“純真之眼”》體現出何英文學批評的問題意識。她的問題意識首先是源自於細緻的文本細讀,“我沒辦法做到不讀或者粗讀作品,就動筆寫批評。沒有那個信心和霸氣。除此之外,還要把相關的能找到的所有評論都看一遍”。做文學評論的前提就是要細讀文本,做一個漫長的積累才能對作家及其作品有深刻的理解,當然也需要看別人的評論。但是她要強調的是閱讀別人的評論同時一定要獨立思考,地處邊疆似乎幫助她在獨立思考方面做得更好,在這裡遠離了別人嘈雜的討論,她更能夠靜下心來慢慢思索直到找到問題的切入口,在《對〈秦腔〉評論的評論》中她直言“眾多的評論者似乎都長著一個腦袋”,這就是在批評中喪失獨立思考能力的典型,讓自己隨波逐流。她也講過在當代難以出現讓人眼前一亮的評論的原因,“當代文學批評難出公認的精品,在於自覺囿於門戶之見的專業藩籬之內,人為地局限了批評家的視野與胸懷,批評也成為一種‘思想的形式’,更有甚者成為某一專門理論的試驗場”。所以在批評中她倡導的是以理論作為支撐但不被理論綁架才是恰當的尺度,如果沒有對於理論知識的深刻理解和融會貫通能力,批評家很容易陷入繁複難解的理論漩渦。問題意識是重要的,也是大多數人所缺乏的,人云亦云就是缺乏問題意識的表現,問題意識亦是在每一次對作家及其作品進行細讀的基礎上萌發出來的。比如在研究韓寒的作品時,她直言自己為此抓耳撓腮一番才有了評論的出口,從進入韓寒的作品她就坦言從進入就是艱難的,但是不進入又是不行的,在發現路徑的錯誤之後她改變途徑在網上搜尋評論,這一次才終於有了頭緒。
其次,靈感的激發也是重要因素。何英認為“除了天賦、勤奮與好學,不被知識淹沒的靈見才是靈魂性因素”。所以,她說寫批評是一種“敘述的冒險”是一場可遇不可求的邂逅,這個詩意的靈見成為了問題意識的靈魂點綴,成為了一篇批評的內在神韻,文學評論在問題意識之上有了詩意的靈見便有了精氣神,這樣的碰撞才使文學批評有了與眾不同的升華。
最後,她的問題意識還源自她對於文學的熱愛和內心的強烈使命感。這是一種對於寫作者的殷切盼望,盼望評論者講出的真話能夠被寫作者看到、理解然後吸收,能夠讓作家得到寫作上的啟示,然後有所超越、突破,進而為文學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她深切地明白假若評論者與寫作者保持一種合宜的緊張關係是可以激發寫作者的創作才能的。黃桂元在《職業閱讀、邊地想像與批評氣場——何英文學批評的一種觀感》中寫道“批評對象越強大越渾厚,就越能激發批評家的靈感與才華,好的批評家與好的作家之間,應該是兩個獨特生命體的較量和博弈”。何英也說“藝術家和知識分子要為國民群體創造民族的歷史形象和故事,在這其中,沒有批評的介入,怎么能想像有創新呢”。所以在文學批評中她始終肩負著文學創新的使命而前行。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批評的“純真之眼”》
2017年11月
作家出版社
978-7-5063-9647-9

作者簡介

何英,新疆文聯文藝理論研究室副主任,新疆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第五屆魯迅文學獎評審、第一屆和第二屆惠生·施耐庵文學獎評審。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訪問學者。2006年獲新疆第二屆“天山文藝獎”文學評論獎,2013年獲《文學報·新批評》新人獎以及新疆社科基金課題《新疆當代文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同年入選新疆“四個一批”人才,2016年獲首屆茅盾文學新人獎等。在《當代作家評論》《小說評論》《南方文壇》《文學自由談》《文藝報》《文學報》《中國文化報》《中華讀書報》等多家報刊發表約100萬字評論作品。著有評論集《呈現新疆》《深處的秘密》,隨筆集《閣樓上的瘋女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