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家茶座(第二輯)》是2004年由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社會文化圖書,作者是鐘永誠。
基本介紹
- 書名:批評家茶座第二輯
- 作者:鐘永誠
- ISBN:9787209033664
- 類別:社會文化
- 頁數:160
- 定價:10.00元
- 出版社:山東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4-1-1
- 裝幀:平裝(無盤)
內容介紹,媒體推薦,目錄,文摘,
內容介紹
本書是關於文化批評的文集,收錄文章有:說不盡的大學,大學的精神空間,文學與刑罰,我的電腦生活,我們置身其中的文化衝突等。
媒體推薦
書評
批評何為?
鐘永誠
寫下這個疑問,是在《批評家茶座》第二輯即將付印的時候。依然記得當日決定做這樣一本專事“批評”的小書之際的豪興,當又一次翻檢這些批評文字,卻無法迴避內心的叩視:我們做的批評究竟可以抵達何處?
第一輯出來後,許多學人對我們經營的這一方園地給予了關注和支持。王彬彬先生建議我們設立“民國舊事”和“舊書舊刊”兩個欄目,楊玉聖先生則指出為了更好成就自己的特色,應該更加側重學術批評或學理意義上的批評。
“難道對這人生的裹挾真的就不能有所警惕、有所反省?在這被裹挾的人生就真的不能有所駐足、有所流連?我們真的就不能在急忙之時還有些從容?在急智之外還有些智慧?在情急之中還有些清涼?”這是李書磊先生髮出的疑問,而收在這本小書里的這些文章,無論是對大學與現代教育制度的反思,還是對弗洛伊德意義的追問,都是對我們這個時代文化生活的一種可貴的“警惕”與“反省”,這樣的“駐足”與“流連”,透顯出了“從容”與“智慧”,終於在不無浮躁的喧囂中呈現出一片“清涼”。
余世存在閱讀了70年代學人的理論文字後,發出了這樣的感慨:“我們的知識在世界知識和現代理性的參照下,尚未能完成傳統知識結構向現代知識體制的更新,如前說,知識體制必須容納各方的知識創造,自由獨立是其標準也是目的。”而杜麗在她的日常生活中,從一個普通勞動婦女教育孩子的情景中看到的竟也是我們知識體系的缺憾:“‘知識’易學,而‘常識’難求——所以許多知識分子是有‘知識’,更有‘學歷’,但是沒‘文化’、沒‘常識’。”
如果列位看官能夠在“茶客”們的談笑風生中看到“知識”的缺陷,看到“常識”的可貴,讓我們的知識體系向著更健康更完備的方向前進一小步,這“批評”也就算多多少少有點意義了吧。
批評何為?
鐘永誠
寫下這個疑問,是在《批評家茶座》第二輯即將付印的時候。依然記得當日決定做這樣一本專事“批評”的小書之際的豪興,當又一次翻檢這些批評文字,卻無法迴避內心的叩視:我們做的批評究竟可以抵達何處?
第一輯出來後,許多學人對我們經營的這一方園地給予了關注和支持。王彬彬先生建議我們設立“民國舊事”和“舊書舊刊”兩個欄目,楊玉聖先生則指出為了更好成就自己的特色,應該更加側重學術批評或學理意義上的批評。
“難道對這人生的裹挾真的就不能有所警惕、有所反省?在這被裹挾的人生就真的不能有所駐足、有所流連?我們真的就不能在急忙之時還有些從容?在急智之外還有些智慧?在情急之中還有些清涼?”這是李書磊先生髮出的疑問,而收在這本小書里的這些文章,無論是對大學與現代教育制度的反思,還是對弗洛伊德意義的追問,都是對我們這個時代文化生活的一種可貴的“警惕”與“反省”,這樣的“駐足”與“流連”,透顯出了“從容”與“智慧”,終於在不無浮躁的喧囂中呈現出一片“清涼”。
余世存在閱讀了70年代學人的理論文字後,發出了這樣的感慨:“我們的知識在世界知識和現代理性的參照下,尚未能完成傳統知識結構向現代知識體制的更新,如前說,知識體制必須容納各方的知識創造,自由獨立是其標準也是目的。”而杜麗在她的日常生活中,從一個普通勞動婦女教育孩子的情景中看到的竟也是我們知識體系的缺憾:“‘知識’易學,而‘常識’難求——所以許多知識分子是有‘知識’,更有‘學歷’,但是沒‘文化’、沒‘常識’。”
如果列位看官能夠在“茶客”們的談笑風生中看到“知識”的缺陷,看到“常識”的可貴,讓我們的知識體系向著更健康更完備的方向前進一小步,這“批評”也就算多多少少有點意義了吧。
目錄
[卷首語]
鐘永誠 批評何為?
[批評聚焦:大學與現代教育制度]
何中華 說不盡的大學
沈衛威 大學的精神空間
李良玉 匡亞明:大學的榮譽 大學的傷痛
張 生 相同的生活
[文化時評]
李 輝 底線——關於巴金贈書流失的隨感
艾曉明 從“男領導不能配女秘書”說開去
金 天 我們是否需要弗洛伊德?
王列生 後擠壓時代
張立憲 我的電腦生活
[談文齋]
張清華 文學與刑罰
林 舟 新聞視野里的文學
李敬澤 山上寧靜的積雪,多么令我神往!
余世存 我們的青春和學術的意義——70年代學人閱讀札記
[理論視點]
道·凱爾納 丁寧/譯 看香菸廣告
李文堂 我們置身其中的文化衝突
[影音精神]
崔衛平 張戰慶 一個DV人和一部DV作品的誕生
張子揚 電視音樂與音樂電視
史 航 回望《射鵰》處,千里暮雲平
劉海波 引無數英雄竟折腰一關於電影《英雄》及其評論
[捕書者說]
趙 琨 愛情里的存在哲學
唐岫敏 《哈里·波特》新集上市第一天——來自英國的報告
張志平 《圍城》與《洗澡》:人生困境的展示與超越
[書店街]
郁 文 我是一隻企鵝,但沒在南極洲
[回 眸]
楊 浪 一幅值得研究的日軍侵華軍用圖
[日常生活]
杜 麗 “知識”與“常識”
寶 華 清洗語言
鐘永誠 批評何為?
[批評聚焦:大學與現代教育制度]
何中華 說不盡的大學
沈衛威 大學的精神空間
李良玉 匡亞明:大學的榮譽 大學的傷痛
張 生 相同的生活
[文化時評]
李 輝 底線——關於巴金贈書流失的隨感
艾曉明 從“男領導不能配女秘書”說開去
金 天 我們是否需要弗洛伊德?
王列生 後擠壓時代
張立憲 我的電腦生活
[談文齋]
張清華 文學與刑罰
林 舟 新聞視野里的文學
李敬澤 山上寧靜的積雪,多么令我神往!
余世存 我們的青春和學術的意義——70年代學人閱讀札記
[理論視點]
道·凱爾納 丁寧/譯 看香菸廣告
李文堂 我們置身其中的文化衝突
[影音精神]
崔衛平 張戰慶 一個DV人和一部DV作品的誕生
張子揚 電視音樂與音樂電視
史 航 回望《射鵰》處,千里暮雲平
劉海波 引無數英雄竟折腰一關於電影《英雄》及其評論
[捕書者說]
趙 琨 愛情里的存在哲學
唐岫敏 《哈里·波特》新集上市第一天——來自英國的報告
張志平 《圍城》與《洗澡》:人生困境的展示與超越
[書店街]
郁 文 我是一隻企鵝,但沒在南極洲
[回 眸]
楊 浪 一幅值得研究的日軍侵華軍用圖
[日常生活]
杜 麗 “知識”與“常識”
寶 華 清洗語言
文摘
書摘
如果說極端擠壓時代承受的是封閉的痛苦體驗,那么後擠壓時代則承受的是開放的痛苦體驗,因為日常社會在伴隨著整個國家和社會的開放過程中,所帶來的變化並非都是肯定意義和積極意義,相反,還會在新的日常框架內形成新的矛盾焦點和新的可焦慮之處,由此形成後擠壓時代的日常擠壓。
後擠壓時代的’日常擠壓之所以不同於極端擠壓時代的日常擠壓,是因為這種擠壓並非是來自上層建築和意識形態的強制性壓迫,或者表述為—並未發生日常生活的邊際關係緊張和衝突,於是直接擠壓就轉化為間接擠壓,顯在擠壓轉化為隱性擠壓,意識形態擠壓轉化為文化擠壓,民族化擠壓轉化為全球化擠壓。
處在轉化時期和日常情境中的我們,還沒來得及清晰地反應以及尚未完全理解這世界究竟發生了什麼,就在不知不覺中潛移默化地沉入一種不可自持的個人生活危機之中。日常正在變形,生活正在變形,我們自己正在變形,、乃至社會和世界狀況也正在變形,而所有這一切都充分表現為被拋的無奈。這種被拋雖然與此前的受壓截然不同,然而卻都體現出日常性的消解和異化,所以我們仍然把這一新近狀況的日常變形視之為日常擠壓現象,並且為了語義表達的分異而稱之為後擠壓時代及後擠壓事態。
後擠壓時代給開發中國家或者說全球化轉型事態中的國家不可避免地帶來日常性打擊,這種打擊突出地表現為資本化陷落和符號化陷落。日常生活無限制地陷落在資本化事態和符號化事態中以後,常人就很難以個人化的方式尋求其日常幸福目標,所有的日常幸福都將由資本狂歡和符號狂歡來決定。
在資本化陷落中,已開發國家以及所謂富裕的日常生活方式,總是給開發中國家以及追求富裕日常生活方式的人們以資本化的幸福美夢,例如一種“巧增長”描述就是典型的資本化社會的幸福案例,W.E.哈拉爾在其《新資本主義》一書中誘惑性地敘述道:“將來能夠引導我們通過這些無窮困境的主要標準是這種激進的思想:現代經濟的目標應該是把人類的福利增加到最大限度。由於承認增長的目的不是純粹的物質增加,而是增進人類的幸福,所以增長在將來是達到這個更高目標的一種手段。巧增長的概念把其他人提出的各種有關術語——‘有人情味的’增長、‘最佳狀態的’的增長、‘乾淨的’增長、‘軟’增長、‘生活質量’和‘少就是多’——統一起來,表明這些術語的中心意思都是明智地引導各方面的增長去滿足人類的需要。因此,巧增長把注意力從外部世界的物質進步轉移到‘人類經濟’這個內部世界的更有益和幾乎是無限的社會進步。”(W.E.哈拉爾:《新資本主義》,馮韻文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第2版,第120頁)而對於那些相信資本化幸福神話的開發中國家來說,不僅鐘情於被拋而且惟恐被拋之不足和滯緩,所以我們在赫爾南多?德?索托的《資本的秘密》一書中讀到“我們現在也許都在享受通訊革命所帶來的好處,有些人可以從埃及獅身人面像現在正盯著金字塔幾碼開外的麥當勞快餐店的金色拱門這一事實中看到進步。不過,200個國家中還是仍然只有25個國家能夠產生足夠的資本,在擴展的全球市場中充分享受勞動分工所帶來的好處。資本主義的活力源泉不是網際網路或者快餐店特許經營,而是資本。只有資本能夠提供必要的手段來支持擴大化市場中的專業化分工和資產的生產、交換。資本才正是日益提高的生產力的源泉,因此也是國家財富的源泉。”(赫爾南多?德?索托:《資本的秘密》,王曉冬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32頁)正是在這樣的形勢和心態之下,才出現了以資本為社會信仰中心的生存轉型。這種轉型既然已造成國家觀念層面和意識形態層面對中國的衝擊, 當然也就同樣會衝擊著我們常人所不得不依存的日常生活和日常價值結構,因而也就會給此日常情境中的個人和社會帶來新的生活問題,這些問題一方面與我們此前遭受的極端意識形態擠壓相去已遠,另一方面它們又現實地出現問題性的麻煩與糾纏,即日常性在一系列新的事態中不可避免地會受到新的意義襲擊,姑且不論這種襲擊有多少對日常生活有好處抑或有壞處。
在符號化陷落中,後現代性文化情境較之現代性文化情境走得更遠,也就是進一步使日常文化指代化、符號化和在場遊戲化。日常生活的個人化真實體驗不斷地幻化為泡沫,於是就有所謂生活平面化、人生遊戲化、時空虛擬化和文化符號化,日常生活狀態由此而被一陣又一陣的符號潮流所席捲和淹沒,以至我們常常在感覺到正在生活的同時卻抓不住任何實實在在的東西,一切細節甚至也因此而瞬息萬變,所以也就不可能有相對穩定的日常文化精神這一類可以依靠的日常支柱。
然而,“以往的經驗”失效了,《走進西藏》竟成了暢銷書,某種程度上因為這部書的刺激,“西藏”本身迅速成為重要的時尚文化元素,到2003年,在中國的城市;“西藏”成了飄揚在成功、金錢、欲望和迷茫之上的華美旗幡:誰不曾神往地談論西藏?誰不曾去過西藏或要去西藏?誰沒泡過西藏風格的酒吧?誰沒看過有關西藏的書或雜誌或電視?誰不曾在某個瞬間為對西藏一無所知而自卑?
所有這一切,我無意在此申說,那將是複雜、龐大的論題;我有興趣的是,馬麗華對此作何感想?
是的,馬麗華是善良的,她從來不忍傷害事物,:我相信她會像她曾經說過的那樣再說一遍:“國人渴望認識我們的西藏,並由此推進了民族間文化間的了解和交流總是好的;我心目中的西藏由此廣為人知並引起普遍的神往總是好的。”(同上)
但是;當西藏被論述和界定出某種化石般的文化本質,並因此成為一種消費品肘,馬麗華在想什麼?
在馬麗華的書中,一位美國女士在西藏“什麼也看不見,除了美麗”,這當然是她的自由,但西藏有義務永遠、徹底地向外人、向遊客表現它的“美麗”嗎?該女士還說,“干預和幫助之間的區別在於對方是否尋求”,話是不錯,但如果你看到的只有“美麗”,你又怎么能聽到對方是否尋求?當我們企圖把一種文化、一種活生生的民族生活從現代化進程中“保護”起來時,我們是否僅僅為了滿足我們的“美感”?我們難道通過這種方式將西藏在巨大的全球化體系中隔離在被觀賞的地位?
——這些問題很難有清晰的解答,但是,它們肯定暗自困擾著馬麗華。在《靈魂像風》中,馬麗華寫道:
在我回顧描述。了仍在延續酌傳統人生,記掛著那些
悠久歲月中的村莊和寺院,那些人影和音容時,一種憂鬱的心緒漫浸開來。我覺得心疼。覺得不忍和不堪。從什麼時候開始,一種不自覺的意念從腦海深處漸漸上升,漸漸明晰。浮現於海面,並漸漸強化起來。我凝視著它——這是對什麼的不以為然。
不是對於生活本身,人群本身,不是對於勞作者和歌舞者,甚至也不是對於宗教。
是對於靈魂和來世的質疑吧——是,或者也不盡然。
靈魂和來世的觀念盡可以存在,與基督和伊斯蘭的天堂地獄並存於觀念世界。
只是,靈魂和來世觀念如此深刻地影響了一個地區一個民族,如此左右著一個社會和世代人生,則令人展轉反側地憂慮不安。
——誰從中獲益?
——老百姓本來可以過得更好一些。
——人生,造物主恩賜於人的多么偉大、豐盛的貴重禮品,你其實只有一次生命。縱然果真有來世,也應該把今生看做是僅有的一次。
——缺乏的是一次人本主義的文藝復興。
在理論上提出和展開問題並非馬麗華所長,我完全可以逐條反駁她的疑問,而且我自信可以巧舌如簧,說得漂亮;但她的猶豫和誠懇使我感到虛弱:我知道我的巧辯是完全不負責任的,但馬麗華卻必須負責任,當她提出疑伺時,她是“西藏的馬麗華”,她已經把青春、把大部分生命交給了那片土地和人民,她的疑問也是針對自身的反詰。
《靈魂像風》因此成為這四部書中最具深度的一部,馬麗華揭開了西藏的光環之下真實的躁動和困境,在這部書中,她無意中呼應了先行者劉曼卿的聲音。
是的,老問題至今仍在,它被馬麗華從西藏的內部深切地體會著。
儘管取向不同,但第一次“發現”和第二次“發現”同樣源於我們的現代性衝動和焦慮,正是第一次引發了第二次,“西藏熱”在上世紀90年代的興起,只有在中國巨大的市場化浪潮的背景下才能被充分理解——這是我們在“進步”的道路上高歌猛進時對自己做出的文化補償,這種補償本就預設在現代精神之中。
那么,西藏呢y難道西藏應該成為這種文化上的補償品?
西藏一直是孤獨的,馬麗華也是孤獨的。這個以漂泊為歸宿的人最終發現,即使在西藏,人也無法安頓自己的靈魂:
深夜擁被獨坐。腦海和心懷一派空虛。突然間,一個念頭不期而至——
你何時才能結束心靈的流浪?(《靈魂像風》)
——這時,她是否看出了我們所有的人:嚮往西藏的人、前往西藏的旅遊者和跪拜者,我們心中深藏的不可救藥的空虛和自欺?
於是——
西藏的高山和山谷深深地吸引了我,我決定不久就去遊覽。我定過許多計畫,打算過許多次旅行,其中一想起來就使我高興的就是準備去遊歷西藏的名湖瑪旁雍錯和附近積雪的岡仁欽波山。這是18年前的事了。直到現在我始終沒有去過這兩個地方。甚至西藏我儘管嚮往也一直沒有去成。我忙於工作、賺錢、看電視以及生兒育女,走不開。我用日復一日的生活代替爬山渡海以滿足我的遊歷熱。可是我仍然定計畫,這是一種雖然在日常生活中也沒有人能禁止的快樂。我常常夢想有那么一天,我漫遊喜馬拉雅山,越過這大山去看望我所嚮往的山和湖,然而年齡不斷增加,青年變成中年,中年以後的時代更壞。有時我想到也許我將要衰老得不能去看
岡仁欽波和瑪旁雍錯了。這種旅行即使走不到目的地也是值得一試的。
這些高山出現在我的心頭。
山雖然危險,染上了玫瑰的晚霞,多么美麗。
山上寧靜的積雪,多么令我神往!
如果說極端擠壓時代承受的是封閉的痛苦體驗,那么後擠壓時代則承受的是開放的痛苦體驗,因為日常社會在伴隨著整個國家和社會的開放過程中,所帶來的變化並非都是肯定意義和積極意義,相反,還會在新的日常框架內形成新的矛盾焦點和新的可焦慮之處,由此形成後擠壓時代的日常擠壓。
後擠壓時代的’日常擠壓之所以不同於極端擠壓時代的日常擠壓,是因為這種擠壓並非是來自上層建築和意識形態的強制性壓迫,或者表述為—並未發生日常生活的邊際關係緊張和衝突,於是直接擠壓就轉化為間接擠壓,顯在擠壓轉化為隱性擠壓,意識形態擠壓轉化為文化擠壓,民族化擠壓轉化為全球化擠壓。
處在轉化時期和日常情境中的我們,還沒來得及清晰地反應以及尚未完全理解這世界究竟發生了什麼,就在不知不覺中潛移默化地沉入一種不可自持的個人生活危機之中。日常正在變形,生活正在變形,我們自己正在變形,、乃至社會和世界狀況也正在變形,而所有這一切都充分表現為被拋的無奈。這種被拋雖然與此前的受壓截然不同,然而卻都體現出日常性的消解和異化,所以我們仍然把這一新近狀況的日常變形視之為日常擠壓現象,並且為了語義表達的分異而稱之為後擠壓時代及後擠壓事態。
後擠壓時代給開發中國家或者說全球化轉型事態中的國家不可避免地帶來日常性打擊,這種打擊突出地表現為資本化陷落和符號化陷落。日常生活無限制地陷落在資本化事態和符號化事態中以後,常人就很難以個人化的方式尋求其日常幸福目標,所有的日常幸福都將由資本狂歡和符號狂歡來決定。
在資本化陷落中,已開發國家以及所謂富裕的日常生活方式,總是給開發中國家以及追求富裕日常生活方式的人們以資本化的幸福美夢,例如一種“巧增長”描述就是典型的資本化社會的幸福案例,W.E.哈拉爾在其《新資本主義》一書中誘惑性地敘述道:“將來能夠引導我們通過這些無窮困境的主要標準是這種激進的思想:現代經濟的目標應該是把人類的福利增加到最大限度。由於承認增長的目的不是純粹的物質增加,而是增進人類的幸福,所以增長在將來是達到這個更高目標的一種手段。巧增長的概念把其他人提出的各種有關術語——‘有人情味的’增長、‘最佳狀態的’的增長、‘乾淨的’增長、‘軟’增長、‘生活質量’和‘少就是多’——統一起來,表明這些術語的中心意思都是明智地引導各方面的增長去滿足人類的需要。因此,巧增長把注意力從外部世界的物質進步轉移到‘人類經濟’這個內部世界的更有益和幾乎是無限的社會進步。”(W.E.哈拉爾:《新資本主義》,馮韻文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第2版,第120頁)而對於那些相信資本化幸福神話的開發中國家來說,不僅鐘情於被拋而且惟恐被拋之不足和滯緩,所以我們在赫爾南多?德?索托的《資本的秘密》一書中讀到“我們現在也許都在享受通訊革命所帶來的好處,有些人可以從埃及獅身人面像現在正盯著金字塔幾碼開外的麥當勞快餐店的金色拱門這一事實中看到進步。不過,200個國家中還是仍然只有25個國家能夠產生足夠的資本,在擴展的全球市場中充分享受勞動分工所帶來的好處。資本主義的活力源泉不是網際網路或者快餐店特許經營,而是資本。只有資本能夠提供必要的手段來支持擴大化市場中的專業化分工和資產的生產、交換。資本才正是日益提高的生產力的源泉,因此也是國家財富的源泉。”(赫爾南多?德?索托:《資本的秘密》,王曉冬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32頁)正是在這樣的形勢和心態之下,才出現了以資本為社會信仰中心的生存轉型。這種轉型既然已造成國家觀念層面和意識形態層面對中國的衝擊, 當然也就同樣會衝擊著我們常人所不得不依存的日常生活和日常價值結構,因而也就會給此日常情境中的個人和社會帶來新的生活問題,這些問題一方面與我們此前遭受的極端意識形態擠壓相去已遠,另一方面它們又現實地出現問題性的麻煩與糾纏,即日常性在一系列新的事態中不可避免地會受到新的意義襲擊,姑且不論這種襲擊有多少對日常生活有好處抑或有壞處。
在符號化陷落中,後現代性文化情境較之現代性文化情境走得更遠,也就是進一步使日常文化指代化、符號化和在場遊戲化。日常生活的個人化真實體驗不斷地幻化為泡沫,於是就有所謂生活平面化、人生遊戲化、時空虛擬化和文化符號化,日常生活狀態由此而被一陣又一陣的符號潮流所席捲和淹沒,以至我們常常在感覺到正在生活的同時卻抓不住任何實實在在的東西,一切細節甚至也因此而瞬息萬變,所以也就不可能有相對穩定的日常文化精神這一類可以依靠的日常支柱。
然而,“以往的經驗”失效了,《走進西藏》竟成了暢銷書,某種程度上因為這部書的刺激,“西藏”本身迅速成為重要的時尚文化元素,到2003年,在中國的城市;“西藏”成了飄揚在成功、金錢、欲望和迷茫之上的華美旗幡:誰不曾神往地談論西藏?誰不曾去過西藏或要去西藏?誰沒泡過西藏風格的酒吧?誰沒看過有關西藏的書或雜誌或電視?誰不曾在某個瞬間為對西藏一無所知而自卑?
所有這一切,我無意在此申說,那將是複雜、龐大的論題;我有興趣的是,馬麗華對此作何感想?
是的,馬麗華是善良的,她從來不忍傷害事物,:我相信她會像她曾經說過的那樣再說一遍:“國人渴望認識我們的西藏,並由此推進了民族間文化間的了解和交流總是好的;我心目中的西藏由此廣為人知並引起普遍的神往總是好的。”(同上)
但是;當西藏被論述和界定出某種化石般的文化本質,並因此成為一種消費品肘,馬麗華在想什麼?
在馬麗華的書中,一位美國女士在西藏“什麼也看不見,除了美麗”,這當然是她的自由,但西藏有義務永遠、徹底地向外人、向遊客表現它的“美麗”嗎?該女士還說,“干預和幫助之間的區別在於對方是否尋求”,話是不錯,但如果你看到的只有“美麗”,你又怎么能聽到對方是否尋求?當我們企圖把一種文化、一種活生生的民族生活從現代化進程中“保護”起來時,我們是否僅僅為了滿足我們的“美感”?我們難道通過這種方式將西藏在巨大的全球化體系中隔離在被觀賞的地位?
——這些問題很難有清晰的解答,但是,它們肯定暗自困擾著馬麗華。在《靈魂像風》中,馬麗華寫道:
在我回顧描述。了仍在延續酌傳統人生,記掛著那些
悠久歲月中的村莊和寺院,那些人影和音容時,一種憂鬱的心緒漫浸開來。我覺得心疼。覺得不忍和不堪。從什麼時候開始,一種不自覺的意念從腦海深處漸漸上升,漸漸明晰。浮現於海面,並漸漸強化起來。我凝視著它——這是對什麼的不以為然。
不是對於生活本身,人群本身,不是對於勞作者和歌舞者,甚至也不是對於宗教。
是對於靈魂和來世的質疑吧——是,或者也不盡然。
靈魂和來世的觀念盡可以存在,與基督和伊斯蘭的天堂地獄並存於觀念世界。
只是,靈魂和來世觀念如此深刻地影響了一個地區一個民族,如此左右著一個社會和世代人生,則令人展轉反側地憂慮不安。
——誰從中獲益?
——老百姓本來可以過得更好一些。
——人生,造物主恩賜於人的多么偉大、豐盛的貴重禮品,你其實只有一次生命。縱然果真有來世,也應該把今生看做是僅有的一次。
——缺乏的是一次人本主義的文藝復興。
在理論上提出和展開問題並非馬麗華所長,我完全可以逐條反駁她的疑問,而且我自信可以巧舌如簧,說得漂亮;但她的猶豫和誠懇使我感到虛弱:我知道我的巧辯是完全不負責任的,但馬麗華卻必須負責任,當她提出疑伺時,她是“西藏的馬麗華”,她已經把青春、把大部分生命交給了那片土地和人民,她的疑問也是針對自身的反詰。
《靈魂像風》因此成為這四部書中最具深度的一部,馬麗華揭開了西藏的光環之下真實的躁動和困境,在這部書中,她無意中呼應了先行者劉曼卿的聲音。
是的,老問題至今仍在,它被馬麗華從西藏的內部深切地體會著。
儘管取向不同,但第一次“發現”和第二次“發現”同樣源於我們的現代性衝動和焦慮,正是第一次引發了第二次,“西藏熱”在上世紀90年代的興起,只有在中國巨大的市場化浪潮的背景下才能被充分理解——這是我們在“進步”的道路上高歌猛進時對自己做出的文化補償,這種補償本就預設在現代精神之中。
那么,西藏呢y難道西藏應該成為這種文化上的補償品?
西藏一直是孤獨的,馬麗華也是孤獨的。這個以漂泊為歸宿的人最終發現,即使在西藏,人也無法安頓自己的靈魂:
深夜擁被獨坐。腦海和心懷一派空虛。突然間,一個念頭不期而至——
你何時才能結束心靈的流浪?(《靈魂像風》)
——這時,她是否看出了我們所有的人:嚮往西藏的人、前往西藏的旅遊者和跪拜者,我們心中深藏的不可救藥的空虛和自欺?
於是——
西藏的高山和山谷深深地吸引了我,我決定不久就去遊覽。我定過許多計畫,打算過許多次旅行,其中一想起來就使我高興的就是準備去遊歷西藏的名湖瑪旁雍錯和附近積雪的岡仁欽波山。這是18年前的事了。直到現在我始終沒有去過這兩個地方。甚至西藏我儘管嚮往也一直沒有去成。我忙於工作、賺錢、看電視以及生兒育女,走不開。我用日復一日的生活代替爬山渡海以滿足我的遊歷熱。可是我仍然定計畫,這是一種雖然在日常生活中也沒有人能禁止的快樂。我常常夢想有那么一天,我漫遊喜馬拉雅山,越過這大山去看望我所嚮往的山和湖,然而年齡不斷增加,青年變成中年,中年以後的時代更壞。有時我想到也許我將要衰老得不能去看
岡仁欽波和瑪旁雍錯了。這種旅行即使走不到目的地也是值得一試的。
這些高山出現在我的心頭。
山雖然危險,染上了玫瑰的晚霞,多么美麗。
山上寧靜的積雪,多么令我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