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理論的旅行:在審美與社會之間

批判理論的旅行:在審美與社會之間

《批判理論的旅行:在審美與社會之間》是一本2022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勇,塞繆爾·韋伯(Samuel Weber)。

基本介紹

  • 書名:批判理論的旅行:在審美與社會之間
  • 作者:趙勇,塞繆爾·韋伯(Samuel Weber)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2年6月
  • 頁數:480 頁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301330326
  • 叢書系列:文化詩學理論與實踐叢書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圍繞“批判理論“的專題論文集。“批判理論”是法蘭克福學派在1930年代提出的理論主張,亦是該學派第一代成員霍克海默、阿多諾、馬爾庫塞、洛文塔爾、本雅明等人奉行的指導思想。作為“西方馬克思主義”的重要一脈,該學派對現代社會特別是晚期資本主義社會、法西斯主義興起的歐洲、發達工業社會和大眾文化興盛的美國進行了哲學、美學、文學、藝術學、社會學等跨學科的綜合性研究和批判,廣泛涉及人的生存與活動、人與自然的關係、社會合理化等一系列問題。20世紀60年代末至今,“批判理論”開始了它的“旅行”,其思想不僅向歐洲各國、北美和東亞蔓延,而且廣泛滲透於人文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包括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解構思想、符號學和語言學理論、文化研究等。與此同時,批判理論也成為影響漢語學界哲學、社會學、美學、文藝學等領域的重要理論資源。
2019年9月,北京師範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以“審美、社會與批判理論的旅行”為題,召開了一個國際學術研討會,國內外一批優秀學者提交論文並在審美與社會之間,對批判理論本身、重要的批判理論家、批判理論與其他理論家的互動、批判理論的中國之旅等問題展開了深入研究。本書將在這些論文中精選出一批優秀之作,形成一本專題論集。

作者簡介

趙勇,北京師範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教授,曾兼任中心主任,在我社出版有《整合與顛覆:大眾文化的辯證法》《大眾媒介與文化變遷:中國當代媒介文化的散點透視》《法蘭克福學派內外:知識分子與大眾文化》等著作。
塞繆爾·韋伯(Samuel Weber),美國西北大學德語系、比較文學系教授,師從阿多諾,著有Return to Freud,The Legend of Freud : Expanded Edition等書。

圖書目錄

批判理論:由分離來聯合
塞繆爾·韋伯著耿弘明譯高競聞校
從工具理性批判到技術批判曹衛東
“批判”應該繼續,“理論”必須旅行趙勇
批判理論再思考
啟蒙:西方世界的宏大敘事
——以康德、西美爾、阿多諾—霍克海默為例
阿蘭·米隆著趙天舒譯
從冥府到故鄉“還要多久”:批判理論的旅行和苦難
——紀念特奧多爾·W.阿多諾逝世50周年
塞繆爾·韋伯著高競聞譯姜皓月校
一、 為什麼是《奧德賽》?
二、 “故鄉”與“逃離”
三、 “廢除死亡”
四、 “荷馬史詩中的逃離法則”
五、 “很久以前”與“只此一次”
木偶和侏儒:本雅明《歷史哲學論綱》第一論綱簡釋楊俊傑
一、 從愛倫·坡到本雅明
二、 本雅明的轉拼
三、 加了引號的歷史唯物主義
四、 “勝無所榮”
阿多諾的生存論存在論批判
——基於阿多諾對海德格爾前期思想的批評羅松濤
奧德修斯的隱喻
——論法蘭克福學派的流亡情結張芳
一、 永恆的流亡:法蘭克福學派的歷史語境與理論語境
二、 匿名的奧德修斯:作為流亡知識分子的形象隱喻
三、 還鄉的奧德修斯:法蘭克福學派的回歸與分化
結語:“批判理論”從流亡到對話的跨文化之旅
批判理論的審美面向
阿多諾與審美升華說的辯證性
馬丁·傑伊著叢子鈺譯
一、 審美升華的文化可疑性
二、 後驗文化升華:壓抑與救贖的可能
社會事實何種程度上是藝術的一種特性?
——從阿多諾美學思想出發的一個考察
孫斌張艷芬
一、 作為生產的藝術
二、 作為產品的物
三、 藝術的雙重特性的辯證法
四、 走向反藝術
遊蕩與現代性經驗汪民安
本雅明論“左翼憂鬱”:有機的或傳統的知識分子劉劍
一、 “左翼憂鬱”的主體:左翼資產階級知識分子
二、 “左派憂鬱”的症候:用消極的寧靜取代積極的行動
三、 “左翼憂鬱”的寫作主旨:呼喚有機知識分子
四、 “左翼憂鬱”的批判悖論:走向傳統知識分子
電影與“走神”經驗
——魏瑪現代性中的克拉考爾(1921—1933)徐亞萍
一、 都市遊蕩者與理論學究、接受與本體:兩個克拉考爾
二、 走神經驗中的現代社會主體:墮落與救贖
三、 走神與復原真實存在的時間綿延
審美主義、主體與政治哲學:哈貝馬斯與列奧·施特勞斯的思想
對話汪堯翀
一、 審美主義批判
二、 主體性的危機
三、 現代性方案的政治意義
結語
在批判理論周邊
最小化的形上學:謝林的肯定哲學與批判理論的真理觀
安東尼·柯蒂斯·阿德勒著宋慧羚譯
一、 導言
二、 康德的批判哲學對符合真理的挑戰
三、 黑格爾精神現象學中的符合真理
四、 謝林《肯定哲學的基礎》
五、 結論
福柯與霍克海默和阿多諾的“不謀而合”郭軍
一、 話語:知識—真理與權威
二、 權力話語的運作機制:同一性或把能指變所指
三、 應對權力話語的對策:“知識考古學”與辯證唯物主義
社會、歷史和心理:精神分析與批判理論關係再探趙千帆
一、 批判理論:對科學的“判教”
二、 精神分析與歷史:批判理論的極限和臨界姿態
三、 精神分析與社會:無意識理論的自然歷史動因
四、 餘論:精神分析與美學理論
理論批判與現實冒險:薩義德與阿多諾的晚期交疊徐曉軍
一、 通往阿多諾的薩義德之路
二、 薩義德的阿多諾情結
三、 薩義德的意圖
批判理論與美國李進書馮密文
一、 美國之於批判理論:研究對象和論爭者
二、 批判理論之於美國:合作者和理論資源
三、 廣義的批判理論:美國與批判理論之親和力
本雅明與中國
“深契於道”:瓦爾特·本雅明的革命觀念
彼得·芬沃思著李莎譯
一、 從決定行為和行動者之知到“言外之物”
二、 經“第二技術”,從摹仿到革命
無人之徑:本雅明、無為與資本主義批判
吳子欣著舒翔何嫄譯
一、 作為哲學研究工具的中國
二、 作為宗教的資本主義
三、 無人之為
四、 友善
經由相似之道:論本雅明對辯證法的道家式復興
鄭慈恩著高競聞楊雯譯
Aura和氣韻
——試論本雅明的美學觀念會通中國藝術之靈李莎
一、 迷幻之觀
二、 “純然容納”之“靈”
三、 Aura:“氣韻”如閃
餘緒:照現於我的海岱山
批判理論的中國之旅
“自然的人化”:一個美學概念的中國旅行劉成紀
一、 “自然的人化”概念的形成
二、 開放的“自然人化”
三、 “自然的人化”理論的諸維度
“批判”話語的中國旅程姚文放
一、 “批判”話語中國旅程的發軔
二、 “批判”話語的政治化轉向
三、 “批判”話語的學理性回歸
四、 “批判”話語學理性回歸的補偏救弊作用
否定性的批判實踐
——論文化研究與文化批評的分立周志強
一、 文化批評的兩個思想傳統
二、 如何理解文化的解放性問題
三、 文化批評的否定性
四、 餘論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大陸流行歌曲的傳播與接受
——以鄧麗君為個案的研究陶東風
緣起
一、 轉型期流行歌曲的三種傳播方式
二、 另一種啟蒙
三、 僭越的快感
四、 文化工業理論之外的大眾文化經驗
精英文學和大眾文化中的審美和非審美程正民
一、 審美的歷史命運和在當代面臨的挑戰
二、 傳統精英文學中審美和非審美的關係
三、 在大眾文化和日常生活審美活動中的審美和非審美
四、 如何看待審美內涵和形式的變化
走向一種批判詩學
——從法蘭克福學派的視角看中國當代文化詩學
趙勇
一、 “審美中心論”的主要問題
二、 走向批判詩學的必要性與可能性
三、 在“文學介入”與“藝術自主”之間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