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南王國

扶南王國

高棉古代國家﹐又稱夫南﹑跋南﹐為古吉蔑語Bnam(Vnam)的音譯﹐意為“聖山”﹐扶南國即山國的意思。舊說扶南乃中國命名﹐意為“扶掖南方”。本土在湄公河中下游。最初的都城名谷特洛﹐意為特洛大陸﹐即中國古書譯稱的特牧城﹐位於今波蘿勉省的巴普農縣。其原始居民是肯姆臘人﹐或稱高棉(古譯吉蔑)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扶南國
  • 外文名:Bnam(Vnam)
  • 地理位置:中南半島
  • 所屬國家:高棉
公元1世紀﹐女王柳葉治理扶南﹐後與來自印度建志(今康志維南)的混填結婚。混填與柳葉生子分王七邑﹐建立父子相承的“家天下”。公元3世紀盤況以計謀攻並諸邑﹐另派自己的子孫分治各地﹐盤況死﹐立中子盤盤為王﹐國事委大將范蔓(又稱范師蔓)﹐盤盤死後﹐范蔓自立稱王﹐號“扶南大王”。范蔓智勇多謀﹐征服鄰近各國﹐又遠征馬來半島的屈都昆(都軍)﹑九稚(九離)典孫(頓遜)等十多國。范蔓在位期間﹐生產力也有明顯發展﹐已有文字﹐人民交納貢賦﹐國家已經形成。後范蔓病危時﹐其外甥范誘殺太子金生﹐篡位自立。3世紀中葉﹐范蔓幼子長殺復仇。但長又被部將范尋所殺。於是范尋自立為王。
約4世紀末﹐有一印度婆羅門﹐名憍陳如二世﹐假託神語“應王扶南”。他登上扶南王位之後﹐“復改制度﹐用天竺法”。倡導婆羅門教﹐把都城谷特洛改用梵名“毗耶陀普拉”。憍陳如二世之後﹐繼位的是持梨陀跋摩和憍陳如?闍耶跋摩。
514年憍陳如·闍耶跋摩“庶子律陀羅跋摩殺其嫡弟自立”,國內紛爭內訌,扶南逐漸衰微,各屬國紛紛脫離羈絆,中國唐貞觀年間真臘完全吞併扶南。高棉歷史由此進入了真臘時代。
扶南四季氣候調和,盛產稻米,有金、銀、銅、錫、金剛石等礦產,還有沉香木、象牙、孔雀、五色鸚鵡石以及林木等物產。扶南地扼東西方海上交通要衝,海外貿易和航海業相當發達。扶南大舶頻繁來往於中國、印度和地中海沿岸之間。五色鸚鵡石以及林木等物產。扶南地扼東西方海上交通要衝,海外貿易和航海業相當發達。扶南大舶頻繁來往於中國、印度和地中海沿岸之間。
扶南人把來自印度的文化同本國的傳統相結合,形成了扶南文化。扶南的佛教、婆羅門教、塞迦歷、文字等,都源於印度。
225年(中國三國吳黃武四年),扶南首次遣使訪問中國的孫吳政權。243年(吳赤烏六年),范旃又遣使聘問。吳大帝孫權也遣朱應、康泰到扶南訪問。504年(中國梁天監三年),梁武帝授扶南國王憍陳如·闍耶跋摩以安南將軍、扶南王之號。扶南樂在三國時傳入中國,隋代和唐初被列為九部樂之一。南北朝時期,扶南僧人來華在扶南館等處譯經,番禺的佛寺中曾供有扶南國所造石像。6世紀下半期,真臘崛起,扶南的都城南徙,與中國的來往漸稀。225年(中國三國吳黃武四年),扶南首次遣使訪問中國的孫吳政權。243年(吳赤烏六年),范旃又遣使聘問。吳大帝孫權也遣朱應、康泰到扶南訪問。504年(中國梁天監三年),梁武帝授扶南國王憍陳如·闍耶跋摩以安南將軍、扶南王之號。扶南樂在三國時傳入中國,隋代和唐初被列為九部樂之一。南北朝時期,扶南僧人來華在扶南館等處譯經,番禺的佛寺中曾供有扶南國所造石像。6世紀下半期,真臘崛起,扶南的都城南徙,與中國的來往漸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